郑州卷烟总厂:科技花开分外艳

2006-03-28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李红娜
  “QC小组活动事关企业发展全局,开展好QC小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增加社会效益。”河南郑州卷烟总厂厂长邵富根前不久在对2005年全厂QC小组活动进行总结时意味深长地说,“QC小组活动成果是企业创名牌产品的基础,是企业实现健康平稳发展的铺垫。”
 
  郑烟总厂引进QC小组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活动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已经从企业的生产质量、产品质量延伸到企业人才管理、产品研发、安全卫生、后勤保障、销售服务等方面,成为一项名副其实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活动。
 
    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
 
  为提高员工对QC小组活动的重视程度,郑烟总厂厂长亲自出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指导督促QC小组活动。目前,该厂已经形成了上至厂领导,下到部门负责人及QC小组的三级跟踪考核管理体系,每半个月对QC小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全面成果发布交流会,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QC小组活动成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培训工作是推动QC小组活动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郑烟总厂把“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作为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自2003年郑州卷烟总厂成立以来,企业先后组织QC小组知识培训班10余次,内容涉及到QC活动程序、统计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等QC小组专业基础知识及烟草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培训不但提高了大家对该项活动的认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了一批懂质量管理理论、能指导开展QC小组活动、会评价QC小组活动成果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熟练掌握开展QC小组活动的管理技术骨干队伍。该厂还先后为QC小组活动成员购买了《QC小组活动指南》、《QC小组基础教材》等书籍200多册,增添电脑10余台。
 
    科学创新 攻克难关
 
  近年来,在审视自身发展的同时,企业多次选派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级、省级相关培训活动,在吸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对比分析,归纳出设备过于陈旧以及组织不规范等弊病。
 
  2005年,郑烟总厂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十五”末技术改造一期制丝车间部分的投产运行,使企业硬件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车间领导开始从现场发现的问题着手,运用现代化数理统计分析工具,使QC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新制丝车间引进的SP31膨胀机组,其膨胀介质是一种人工合成、低毒、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且价格昂贵。然而设备在试生产初期,介质损耗居高不下,特别是1号机组,严重时消耗达23-26kg/批,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设备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降低SP31膨胀介质消耗这一课题确立后,该车间12名QC小组成员放弃了大部分休息时间,以厂为家,认真测量、计算,分析研究对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降低SP31膨胀介质消耗”小组在对其他设备使用厂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最终将消耗降低到10kg/批以下,达到了新版《卷烟》国标要求。然后,他们又通过提高车间维修人员的维护和操作技能,一举解决了全部机组介质降耗难的问题。
 
  随着这一难题的成功破解,车间也相继完成了十几个小范围的技术革新。比如,针对卷烟烘丝机出丝不匀的现象,技术人员尝试着在烟丝出口处安装了被职工称为“导流板”的工具后,轻松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保证了烟丝质量。
  
    成绩斐然 花开郑烟
 
  目前,郑烟总厂已有26个QC小组,480多人参与活动。这些QC小组分为攻关型、创新型、管理型等,具有参与部门多、制作水平高、总体效果好等特点。各小组针对制丝、卷接包工序中影响产品质量的12个难题逐一进行攻关,最终使烟丝品质不稳、烟支虚实不稳、烟支起皱等质量隐患基本得到解决。
 
  深入开展QC活动,不仅解决了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难题,保证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还培养了职工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革新的进程。
 
  随着QC活动的深入推进,企业内部也形成了一种比创新、比发明、比质量的良好氛围,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精英。目前,该厂已有3名技术工人通过了国家级QC诊断师资格认证。在2005年首届河南烟草行业技能比武大赛中,郑烟总厂的员工获得了2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和1个第三名的好成绩。技术决定产品品质。2005年,郑烟总厂和漯河分厂的产品优质品率月均达70%以上,二级站以上统检、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