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网”理念在生产车间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8-24来源:常德卷烟厂作者:段枫

  以往较为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车间生产现场点多、线长、面广且设备机型复杂,繁重的生产任务,三班倒的生产运转方式,再加上员工文化结构的差异和安全生产意识的参差不齐,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根据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卷烟厂的实践经验,将“网格化”与“网络化”结合的“双网”理念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明晰安全责任主体,简明安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效益,从而确保车间安全生产。

  “网格化”与安全责任

  安全责任区域网格化强调的是精细化管理,重点解决的是横到边、纵到底的问题,逐层逐级落实车间各责任单元的安全责任。工作原则是核心职责全覆盖、无盲区,各项管理职责可追溯、可还原。安全网格化的实施分为“分田到户”“大扫除”和“精细耕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田到户”依据物理区域、设备设施、管理职责或业务工作类别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以“车间—班组—工序”为纬线,以“车间管理层—班组管理层—岗位操作层”为经线,建立一个全覆盖式的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明晰每个安全网格内的安全一、二级责任主体、安全职责、安全预防预控内容等,推进安全监管的动态管理。

  第二、三阶段“大扫除”和“精细耕作”的目的是严格落实车间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细化梳理岗位安全职责,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识别各网格责任区域安全风险点,突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监控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

  通过实施安全责任区域网格化监管方式,车间形成了“明责、履责、查责、问责”的良性安全管理机制。车间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考核和激励相结合,促进班组和岗位安全职责执行到位,强化现场作业人员“一岗双责”的落实。现场每一处都有责任划分、有专人进行安全检查,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网络化”与安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主要是利用检查表法、经验法等对生产现场安全隐患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存在信息杂乱、问题跟踪不便、事后统计困难等缺陷。安全管理人员的精力集中在资料整理上,对安全隐患的跟踪处理有一定程度的滞后。

  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车间生产安全管理,在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防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可比拟的优势。为此,在建立网格化责任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常德卷烟厂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是从简化车间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监管的实效性出发,创建安全管理微信平台。各网格化安全责任人对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以图文、视频的方式及时上传到车间安全管理微信平台,直接传达至相关责任人,车间安全管理人员也利用平台实时监控整改情况,避免了以往繁琐的上传下达程序。配套建立车间安全管理“微积分”激励机制,提高全员自主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自创建车间安全微信平台以来,车间隐患排查参与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空前提升。通过把身边的不规范行为和隐患及时曝光于微信平台,生产车间现场人员不规范行为有效减少,极大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

  二是从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有效性出发,完成网格化责任区域安全信息的网络化转换。把各网格化安全责任区域的安全信息(危险源、劳动防护等)微信H5课件转换成二维码,并将二维码粘贴在各责任区域和岗位,员工扫描二维码能够快捷地获取安全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车间安全培训教育微信公众号,归类整理车间通用及岗位安全网络培训教材,并定期向车间全员普及宣贯车间安全理念、安全知识等。开展“身边隐患随时拍”活动,将班组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制作成H5等网络培训课件,将安全培训教育生动化,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双网”安全管理的提升方向

  网格化安全管理实施,避免了扯皮和推诿,安全责任分清你我他,使车间形成一套立体、完整的安全管理架构,做实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工作。以往车间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往往是采取电话等方式来回沟通,管理效益不高,宣传广度有限。随着网络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现场问题的图文、视频让车间管理者一目了然,若查出的问题不明晰或责任划分不清、整改不到位、未限期整改,相关人员可立即在微信平台进行沟通,真正实现动态化安全管控。

  但是,“双网”模式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年纪大的员工不会使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还需培养其使用习惯;车间安全责任区域较广,各网格化区域的安全信息差别较大,安全网络化信息转化相对笼统,未能达到个性化、参数化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这也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