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烟“三变”现象解析

2006-02-14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李然 黎根 毕庆文
    商家说,武烟是一匹“黑马”;
    经济学家说,武烟创造了一个奇迹;
    谋略家说,武烟人擅于权变之术……

    短短的几年间,武烟人以卧薪尝胆、精卫填海之志谋求“三变”之策,实现了武烟由量变到质变的惊人跨越:“18变1”(省内18家烟厂合并成1家)、“200变3”(品牌数量由原来的200多个到现在的“黄金龙”“红金龙”“黄鹤楼”低、中、高三个品牌)、“20变100”(由1997年工商利税20.8亿元到2005年超过100亿元)。

   “谁道崤山千古险,回头只见一泥丸。”触摸“三变”表里,让我们感受武烟人求新求变的发展观念和志在超越的企业精神。
 
一变:“18”如何变“1”?
 
    2005年10月8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三楼会议室。武汉市政府、恩施州政府、省烟草专卖局、省中烟公司负责人在武烟与清江烟厂联合重组协议上签字完毕,会场掌声骤起,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一个让湖北烟草界难以忘怀的日子。至此,全省18家烟厂终于整合为武烟集团1家,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实现。

    “这其中的艰难,完全可以写一本书。”从汉江防汛一线匆匆赶回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感慨万千。
 
    解码之一: 看准了的路,就要走到底
 
    烟草业的整合是一条披荆斩棘的艰难之旅。

    在全国烟草行业中,湖北素来有“两烟大省”之称,即烟叶产量高、卷烟计划指标多。但历史上由于资源配置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20世纪末,全省有18家烟厂,200多个卷烟品牌。武烟在全国36家重点卷烟企业中排在10名之外。

    进入新世纪,国内烟草业联合重组风起云涌,群雄并起,湖北卷烟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谋一席之地,唯有整合。

    最简单的道理恰恰最难于为实践所接受,一提整合,马上就有算不清的账、绕不尽的圈、补不完的窟窿、扯不完的皮。软磨硬抗者有之,相互串通者有之,有的到上面“搬兵”,有的在下面“点火”……

   “要站在全省卷烟工业不被打垮的高度,站在财政不被拖垮的高度,加大卷烟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力度,要用强有力的政治推动和有效的经济手段,加快卷烟工业调整。”省委书记俞正声的话掷地有声。

   “举全省之力支持武烟集团兼并重组省内烟草企业,使其尽快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品牌的卷烟企业。”省长罗清泉态度鲜明。

    看准了的路,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也要往前走。省委、省政府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扎实稳健的步伐,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推动烟草企业走上整合之路。
 
    解码之二: 逐步合并同类项
 
    全省18家烟厂,点多面广,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整合到一起呢?

    一刀切,全部“休克”,然后重新“洗牌”,当然是痛快淋漓,然而,欲速则不达。

    湖北省烟草业整合,走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道路,用省中烟公司改革发展部副部长马鹏程的话说:“从‘小括号’到‘中括号’,逐步合并同类项。”

    市州是“小括号”,全省是“中括号”。1997年,因长阳烟厂一直亏损,宜昌市政府决定将其关停,这是湖北首家关停的小烟厂。1998年,宜昌市在三峡烟厂和当阳烟厂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三峡烟草公司。这样,在宜昌市,“小括号”内的同类项合并完毕。

    2001年,襄樊烟厂和枣阳烟厂整合,襄樊市的“小括号”合并工作画上了句号。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恩施:2001年,恩施、咸丰、建始烟厂关停;2002年,来凤和利川两家烟厂联合重组为清江烟厂;2004年,巴东烟厂关停。恩施州的6家烟厂实现了“6变1”。

    在此期间,“小括号”和“中括号”之间的“算术”也在交叉进行。2000年,在省政府的指导下,武烟与三峡烟草公司联合重组,首开“中括号”合并“小括号”之先河。随后,江陵烟厂、大悟烟厂、郧阳烟厂顺利关停,广水烟厂、红安烟厂并入武烟。

    从“小括号”到“中括号”,从“18变3”到“3变1”,湖北烟草业整合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总结这段历程,副省长任世茂说,“产业整合,既要有坚定的决心,又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有序操作,化繁为简,才能减少阻力,快速推进。”
 
    解码之三: 多个利益主体变为利益共同体
 
    小烟厂合并为什么存在困难?归根到底是利益的牵制。

    一家小烟厂对一个县、一个地区来说,是财政的支柱,凡有小烟厂的地方,便有“烟财政”之说。湖北的小烟厂大都建在老少边穷地区,本身就是作为扶贫项目上马的,这些地方大多靠“烟财政”吃饭。

    省委、省政府深知其中的难处,在推进整合的过程中,坚持利益兼顾的原则,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省委副书记、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的陈训秋表示,武汉作为全省的龙头,甘愿为烟草工业调整付出“改革成本”,胸怀大度,确保被关停企业地方的合法利益。

    实际操作中,实行一厂一策。对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关停,以关停前3年最高年份的利益为基数,以划税的形式统一划转。红安、广水、三峡烟厂,以重组前3年中最高年份的利益为基数,按每年增长3%的速度增长,3年封顶。清江、襄樊两家烟厂,以同样的标准核定基数,与武烟集团的利税增长幅度“同增同减”。

    这样,烟厂所在地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愿意肩负起净化市场、帮助武烟做大做强的责任。18个利益主体变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解码之四: 替代产业带来再就业机会
 
    1997年,全省18家烟厂共有员工2.2万多人。企业关停重组,人往哪里去?

    烟厂大都是当地最好的企业,职工福利令人羡慕。转眼间,这么一个“金饭碗”忽然消失了,职工难以接受。

    改革伴随着剧烈的阵痛。一时间,上访、静坐等事件接连发生。最严重时,几百人把省烟草专卖局围了几天几夜。

    职工是通情达理的。道理讲清了,政策落实了,一批批卷烟工人理解了改革的意义,告别了心爱的岗位,走出了烟厂。职工作出了牺牲,但不能把他们简单地推向社会。一个新的思路应运而生:大力发展替代产业,为职工创造再就业的机会。

    按照这条思路,两座彩色印刷厂分别在大悟和广水建设投产,由武烟按能力配置一定印务量。在江陵投资建立骏马纸业,武烟优先使用其产品。在巴东,武烟无偿投资1000万元与雨润集团联合办起屠宰厂。在恩施,由武烟投资再上一个烟叶复烤厂。一个个新项目,给地方带来新的财源,也给下岗职工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目前,全省烟草工业从业人员减至9000人,人均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二变:“200”如何变“3”?
 
    2005年的秋天似乎特别钟情于武烟。这一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双双拥抱了红金龙。这一年,红金龙销量过百万箱,成为全国第四个过百万箱的品牌。
 
    三大品牌供给消费群体
    关键词: “通吃”
  
    伴随着全省烟草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品牌整合势在必行。

  曾几何时,全省卷烟品牌处在“战国时代”。省中烟公司经济运行部副部长王康说:“企业整合之前,全省卷烟品牌杂、乱、多的毛病一个都不少。”

  18家烟厂犹如18个诸侯,各自为政。你推出一个“红金龙”,我打出一个“龙乡”,他再生产一个“好运”,接着又有一个“云利”冒出来……牌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蛋糕就那么大,大家“窝里斗”,结果都做不大。于是,再换新的牌子,开始新一轮“牌号比拼”。一些烟厂的领导变动频繁,新官不理旧牌,一上任便创新牌子。

  到1998年,全省卷烟品牌达200多个,产品规格300多个。仅三峡卷烟厂一家,当年就有22个卷烟品牌、70多个产品规格。厂里的业务员说,“牌子多得连自己都叫不上来。”

  整合企业,首先就要整合品牌。2003年,武烟集团董事长彭明权甫一上任,便提出要全力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

  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武烟果断提出要提高品牌集中度,集中资源打造三大知名品牌:做精黄鹤楼,做强红金龙,做大黄金龙。三大品牌,定位明确,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从低档到高档,“通吃”整个消费群体。
 
    鱼和熊掌两者兼得
    关键词: 置换
 
  从200多个品牌过渡到3大品牌,市场认不认账呢?卷烟的消费有一定的传承和习俗。过去的小烟厂,尽管品牌杂乱,但毕竟“统领”了当地的市场,培养了一批相对忠诚的消费者。整合品牌,意味着原有的品牌将被替代,就可能造成消费群体的流失。

  要取代品牌,更要取代市场。鱼和熊掌,两者必须兼得,武烟的决策者抱定了这样的信念。“200变3,武烟走的是一条稳妥的品牌置换之路。”王康这样说。销量小的品牌直接停产,用武烟的产品替代;有一定规模的品牌,如年销量在5~10万箱的,则采取逐渐减量的办法,让其慢慢退出市场;对于规模较大的品牌,则尊重消费者的传统口味和吸食习惯,开发出相应替代产品,力保不失消费群体。

  并入武烟前,三峡卷烟厂的“三峡”、“关公”两个卷烟品牌已生产了几十年,年销量都在10万箱以上。如何置换?武烟经过反复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吸收了三峡烟厂原有配方,研制出适应当地消费者吸食口味的产品,在统一品牌中保留了不同的口味和风格。

  既要适应市场,也要引领市场。红金龙、黄鹤楼、黄金龙通过品牌规格的系列化,向不同的消费群体延伸,使市场空间不断拓展。
 
    稳健的市场运作模式
    关键词: 控量
 
  吸取“永光倒牌”的教训,武烟人变得聪明起来。黄鹤楼1916因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尽管如此,他们坚持不扩产。今年,红金龙本可以产销120万箱,武烟却将生产计划死死定在100万箱。16万箱订货缺口怎么办?武烟的经营者兵分几路,远赴外省,一路上向别人说好话、赔不是。

  按照常规,供不应求,就应该扩大生产。武烟为何作出不扩大生产的决策?对此,他们有自己的解释,品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还可能“败走麦城”。

  2004年春节前夕,国内某烟厂一知名品牌供不应求,贸然决定扩大生产2万箱。结果,没过多久,销量降低,商业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大打折扣。武烟集团企管部副部长程庆华分析:生产高档烟的烟叶原料,要么进口,要么来自国内烟叶基地,总量基本稳定。受烟叶的限制,高档烟的生产量不可能太大。如果寅吃卯粮,结果必然是后劲不足,或者以次充好,质量下滑,导致产品倒牌。

  黄鹤楼立足于“做精”。在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每年仅以增长1~2万箱的速度发展。目前,它与中华、玉溪、芙蓉王一起,并称为中国高档烟的“华溪楼王”。红金龙与红梅、红河、白沙、哈德门、黄果树并称为“三红一白一黄一门”。2004年,武烟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市场投诉率低于150万分之一。控量限速、稳定质量的市场运作法则,使武烟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变:“20”如何变“100”?
 
    数据显示,湖北省烟草业在整合前的1997年,工商利税仅20.8亿元。2003年,这一数据攀升至63亿元,2004年达到81亿元,2005年全省烟草行业创利税110亿元。

  20.8亿元是怎样变成110亿元的?武烟的同志算了几笔看似简单的加减法。
 
    加法之一:生产规模从180万箱上升到224.5万箱
 
  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经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国家计委给湖北确定的卷烟年生产计划原为216万箱,并按这一计划分解到18家烟厂,18家烟厂分属各地。为扶持本地的烟厂,各地都搞市场封锁,限制外地烟进入。本省进不了,便往外省市场“拱”。但由于18家烟厂分属18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品牌又过于杂乱,因而缺乏整体竞争力,时不时还闹点“内讧”。

  省内市场容量有限,省外市场难分一杯羹,减少生产量便成了必然的选择。这样,一些烟厂便转让用不完的计划指标。1998年,湖北省转让给外省的指标达36万箱,省内生产指标只剩下180万箱。

  全省烟草行业结构调整的快速推进,这种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伴随着全省市场的统一和省外市场的开拓,武烟生产量快速增长。

  “18变1”后的武烟实行“一厂三牌”战略,其中红金龙和黄金龙均将过百万箱,黄鹤楼和中美的目标则分别为20万箱、5万箱。这样一来,不但没有指标往外转让,自己还不够用。

    王康说,“经过努力争取,国家烟草局给武烟增加了一点计划,今年可达到224.5万箱。”他算了笔账,过去转让计划指标只能得到很少的转让费,现在自己组织生产,每箱利税可增加1000多元,仅此一项,全年利税指标就往上升了一大截。
 
    加法之二:单箱销售收入从不到3000元上升到6500多元
 
  如果说,前一道加法对烟草行业利税增长的贡献有限的话,那么,这一道加法则具有根本性意义。过去,由于全省卷烟企业恶性竞争,主导品牌没有做大,烟厂经营困难。为了争取多销,各烟厂主要生产低档次卷烟,结构效益比较低。2000年,全省卷烟企业每箱销售收入不到3000元。随着结构调整的推进,恶性竞争的局面逐步改观,产品结构不断改善,2002年每箱销售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

  2003年,全省烟草结构调整局势趋于明朗。烟草行业开始有了“一盘棋”的思想,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成为共识。武烟随之提出:做精黄鹤楼,做强红金龙。作为高档烟的黄鹤楼,单条售价在150元以上,2002年销量仅有3.5万箱,2003年增至5.7万箱,2004年达到8万箱。尽管产量还不高,但已经牢固地占领了市场,对武烟的效益贡献率达到60%。作为中档烟的红金龙,依靠新的形象,大步走向省内外市场,对武烟效益的贡献率也大幅提升。红金龙2005年销量超过100万大箱,规模效益日益明显。在这两大品牌牵引下,全省卷烟工业的产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单箱收入达到6500多元。

  据统计,2005年1~9月份,全省烟草工业省内销售单箱收入7399元,同比增加1040元;省外销售单箱收入5088元,同比增加706元。
 
    减法之一: 从业人员从2.2万降至9000
 
  1997年,全省18家烟厂共有职工2.2万人,按216万箱的计划指标,每人每年生产量还不足100箱,劳动生产率居全国末流。劳动生产率过低,严重影响烟草行业的效益。整合烟草业,必须走减员增效的道路。根据国家政策,有关部门制定了稳妥的措施。职工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实行多渠道分流,实现主辅分离。

  1997年到2002年,长阳、江陵、建始等烟厂相继关停,枣阳与襄樊烟厂合并,共减少员工近6000人。2003年,全省卷烟结构调整“提速”,减员增效压力剧增。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有关部门严格把握政策,推动减员增效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大悟、郧阳、巴东、咸宁等烟厂陆续关停,武烟合并红安、广水、襄樊、清江等厂,这一下又减员7000人。
  
    减法之二: 各项成本大幅降低
 
  “过去18家烟厂,厂厂冒烟,如今只有6个生产点。这冒烟点一减,效果可大不一样。”省中烟公司物资采购部部长侯初说。所有生产点原材料统一采购,单项材料的采购量汇集在一起,产生规模效应。2003年组织6次招投标,仅此就降低采购成本10%。同时,对烟叶、库存统一调拨,保证了黄鹤楼高档烟叶的供给。

  生产点大幅度减少,人力成本、营运成本、管理成本也随之降低。过去全国一年开两次订货会,18家企业都要参加,也都要花掉一笔不菲的营销费用。现在,只有武烟一家,费用大大降低。

  品牌整合后,武烟集中精力做好三大品牌。过去各厂每年都要拿出成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去吆喝上百个品牌,效果还不理想。现在集中宣传“红金龙”,一年节约的宣传费用高达五六千万元,效果反而比过去显著得多。

  目前,原各家企业的技术、销售人员全部整合到武烟,充实了武烟的技术和销售力量。省中烟公司总经理、武烟集团董事长彭明权说:“18个拳头捏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更有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