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循环经济之帆 走绿色物流之路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开展物流循环经济建设工作纪实

2017-11-28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李林珈 施艾君

  一支从烟草公司出发的卷烟包装箱队伍,历经跋涉最终到达了行程的终点——云南中烟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卷烟厂。在这里,它们被赋予新的“身份标识”后,将再次踏上征程。

  与此同时,在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无数只原料片烟箱、薄片包装箱,以及大量的木托架在经历了回收流程的“洗礼”之后,也将重返“岗位”,完成循环再利用的使命。

  这些场景,正是红塔集团开展物流循环经济建设的真实写照。建设具有红塔特色的物流循环经济体系,既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新起点上树立新目标

  近年来,卷烟包装箱循环利用工作在推动行业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节约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行业绿色物流建设的先行者,早在2013年,红塔集团就拉开了卷烟包装箱循环利用工作序幕。到2015年,红塔集团建立了以玉溪、楚雄、大理、昭通四厂为中心,辐射6省68个地市级局(公司)的循环网络。

  开展卷烟包装箱循环利用工作,使红塔集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截止到今年8月,红塔集团循环利用卷烟包装箱1126.4万只,相当于节约用纸1.13万吨,节约用水22.53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4万吨,节约采购费用8186.03万元,实现经济效益4576.36万元。

  “成绩固然可喜,但更应该立足现有资源,思考更大范围的价值创新。”红塔集团物流中心经理杨勇表示,要从多维度、多层面拓展循环空间,为企业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树立责任型、节约型企业形象,传播行业绿色发展的正能量。

  经过精细测算和反复论证,红塔集团把目光聚焦在片烟箱、草席、麻袋、木托架等烟草包装物的循环利用上。以片烟箱为例,集团每年投料会产生大约30万套片烟箱,如能实现循环利用,必将大有可为。

  以建设具有红塔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目标为引领,一条价值提升、成本节约、绿色环保的内生发展道路由此开启。

  新探索中取得新成效

  在总结卷烟包装箱循环利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红塔集团物流中心首先选取了回收价值较高的片烟箱作为循环目标。

  2016年,物流中心尝试推动片烟箱循环利用,但一年下来仅循环利用了425套片烟箱。

  问题出在哪儿?在杨勇看来,看似简单的片烟箱循环利用,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协同。

  为此,红塔集团全面统筹谋划,逐层分解目标任务,建立了从集团到部门、工厂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物流中心作为“第一责任人”,统筹协调相关部门;财务部、工艺质量部和经济运行部分别负责成本、标准、绩效考核指标的配套修订;生产制造部门负责回收箱的装箱试验及复烤设备的调试改造;原料部制定片烟箱排产计划;物资部根据片烟箱回收情况平衡新纸箱的采购。

  红塔集团物流中心首先认真梳理了分类拆箱、清洁整理、分类堆码、建立台账等关键节点的工作、管理要求,制定《回收片烟箱标准作业流程SOPS》,为分拣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抓手。

  片烟箱重量大、体积大、硬度不够,容易堵塞、上机适应性差,封箱机改造起来较为困难。

  为此,复烤车间技术人员对吸盘、台板、气路、电路进行了技术改进,经过反复调试,解决了片烟回收箱上机适应性差的问题。物流中心积极配合,加强培训,提高分拣人员技能,让片烟箱循环利用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举一反三,物流中心对其他包装物进行二次加工,使其实现循环利用。如经过拆分、改料、装订,回收木托架变为标准尺寸,更好地适应新片烟箱的堆码要求,避免了浪费;麻袋、草席经过缝补翻新提升了适应性,“生命”得以延续。

  截至今年8月底,红塔集团累计回收片烟箱78854套,复烤循环利用片烟箱64756套;二次加工改变形态后循环利用木托架10.12万个;循环利用草席64.38万床、麻袋15.79万只。

  随着循环利用的深入开展,红塔集团建立了以“1物3流7要素”为主线的循环经济模式,即紧紧围绕一个循环主体,管理好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收集分析并监控好任务、部门、地点、时间、依据、载体、成本七要素,再通过建立《红塔集团包装物循环利用操作手册》《红塔集团循环包装物整理标准》,让成果得到进一步固化。

  如今,红塔循环经济理念的种子在上下游供应商间生根发芽。今年4月,中烟施伟策公司主动联系红塔集团,提出回收利用薄片烟箱的需求,为循环经济的纵向拓展开了个好头。

  一次次的循环利用,都将聚沙成塔、汇流成河,凝聚成巨大推动力,让红塔循环经济大船扬帆远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