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塔:登上梅里雪山之巅

2006-02-09来源:沈阳日报作者:傅淞岩
  烟草“春秋时代”,辽宁烟草走向春天
 
  “‘大生产’曾陪伴我们50年,陪伴志愿军进入过战场。彻底地告别它们,真的有些舍不得。”2月6日,红塔辽宁公司的一个老职工深情地说。 
 
  情感归情感,面对中国烟草的大势,辽宁烟草行业却带着复杂的情感在改组。2003年12月,云南的红塔集团与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营口卷烟厂、沈阳卷烟厂进行了股份制重组,成立了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人一度耳熟能详的“古瓷”、“蓝翎”等香烟品牌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对年产不足百万箱烟草的省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中国烟草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由140多个锐减到57个,卷烟牌号由2000多个减少到200多个。在这场号称中国烟草业“春秋时代”的洗牌中,年产量不足50万箱的辽宁烟草业提前起飞,不但躲开了“出局”的命运,而且赢得了生机。 
 
  从梅里雪山之巅俯视,红塔集团为辽宁带来了什么?“加入了红塔集团,完成了辽宁烟草业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德贤说,红塔集团的品牌、技术、原料和资金优势,使辽宁烟草工业有了新的发展,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红塔集团向红辽公司输出了“红梅”、“恭贺新禧”等几个品牌,两年生产近20万箱。 
 
  与此同时,在红塔集团的资金、原料和技术支持下,2004年4月,沈阳卷烟厂制丝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完工投产;筹划了三年之久的营口卷烟厂“十五”末期技术改造工程破土动工,将于今年竣工投产。“人民大会堂”香烟更是在全国烟草业“升堂入室”,成为全省惟一的全国网上交易牌号,多次在全国卷烟产品质量统检中,与“中华”、“玉溪”一起名列前三名。 
 
  辽宁烟草业跳出了纠缠了辽宁许多年小行业、小品牌的“品牌情结”,实现了巨大的突破。2003年,营口、沈阳两个卷烟厂,分别进入省市税利大户排序较前名次;2004年,红辽公司首次完成全部计划43.5万箱的指标,扭转了11年来完不成计划的被动局面。2005年,两厂实现产值28.5亿元,实现税利15.3亿元。 
 
  烟草“战国时代”,“大红塔”战略形成 
 
  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宛如鼎立三足,稳稳站立。近年来,国家烟草局已经提出了做大十个大企业集团,做大十大品牌的目标,中国烟草进入了竞争更加激烈的“战国时代”。 
 
  春节前,在红塔集团的库区,空气清新、绿树环绕。“这里‘沉睡’着60亿元的烟叶。”红塔集团董事长柳万东说。这些天下闻名的云烟烟叶将“沉睡”两年,以提醇烟叶。红塔凭借国内独一无二的库存等手段,精心培育着红塔集团的各个品牌。 
 
  在红塔文化中,高高的梅里雪峰,象征着“山高人为峰”的理念,更象征着其不断进取,鸟瞰天下的胸襟。56年以来,这家来自云南玉溪小山沟里的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卷烟企业。红塔集团的主要品牌,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的第一品牌。红塔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中国民族工业不断求新图变、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演进史。 
 
  “一统天下”时代,带来红塔与辽宁的双赢
 
  经历“春秋”到“战国”的升级,中国烟草行业已从2000年的1000亿元税利,达到了2005年的2400亿元。中国烟草最终将“一统”成一个强大的合力,与巨大的世界烟草工业抗衡。 
 
  2004年年底,中国已取消了外国香烟进入中国的“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世界烟草巨头进入中国已经没有了任何界限。以世界烟业“老大”美国菲莫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万宝路”品牌,1775万箱的年产量远高于红塔集团,“万宝路”挟带着强大的资金、技术流,在世界各地“鲸吞”了180个分厂,并在2005年12月取得了在中国生产的许可。 
 
  2005年12月26日,红塔集团与辽宁省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做大红塔”与“做强辽宁烟草工业”战略口号的提出,将成就辽宁省与红塔的双赢时代。辽宁省有着年卷烟消费130万箱的大市场,将培育出“世纪红塔山”等大品牌。而红塔集团与辽宁烟草在工业乃至商业、农业的合作必将更加深入。红塔集团在辽宁凤城建立了烟草种植基地,年收购烤烟20万担,受其影响,上海、武汉等大烟草品牌,也纷纷进入了辽宁发展。 
 
  2006年是个起步,几年后,辽宁省将与红塔集团共同打造“红塔山”、“红梅”、“恭贺新禧”等几大品牌。辽宁烟草工业抓住了历史中稍纵即逝的机遇,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