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金叶制造”树立“黄金标准”

2017-06-08来源:东方烟草报

  走进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厂区内“操守百年正道 回归做烟本质”十二个大字分外醒目。

  河南中烟人认为,烟草企业要秉持匠心,把每一支烟当做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早在2011年,河南中烟党组就部署了打造“金叶制造”这一重点任务,旨在让“金叶制造”成为质量过硬和信誉可靠的代名词。

  “为消费者提供更打动人心的产品,让产品更有生命力,经得起市场检验和推敲。近年来,‘黄金叶’品牌发展的底气来源于品质的提升,来自于坚实的制造基础。”河南中烟总经理杨自业说。

  一对多的产能优化

  3月16日,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的制丝车间,每小时8000公斤的制丝线满负荷运转。一箱片烟流过一连串设备和工序,变成金黄的烟丝。

  “我们的生产实现了统一制丝、分别卷包的模式。这些烟丝除了许昌卷烟厂使用外,还供应南阳和安阳等地的卷烟厂。”制丝车间主任范守华说。

  几家烟厂共用一个制丝车间?

  对。这是河南中烟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优化生产产能而进行的异地供丝模式探索。

  由于历史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河南中烟所属烟厂较多,资源配置较散,工艺装备各异。近年来,随着公司品牌规格逐步集中,提高生产制造均质化水平成为河南中烟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异地供丝是河南中烟进一步完善公司卷烟生产力布局的一个方面。本着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先进产能的原则,河南中烟在原料、计划、设备等资源分配上进一步打破原有框架,不断优化生产计划资源配置,按照打造集约化金叶制造平台的总体要求,将优势资源逐步向“金叶制造”绩效好的卷烟厂倾斜。

  实现异地供丝的不仅仅是许昌卷烟厂,还有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2014年技改后,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的制丝设备年产能达到150万箱,配备了叶丝加料、分段式干燥等核心工艺设备,综合实力水平远超其他几家烟厂。但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自身计划量不足,存在“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实现异地供丝后,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几家卷烟厂的制丝任务,承担河南中烟90%以上的一二类烟供丝任务,这样一来,不但实现了资源利用、成本节约最大化,还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制丝质量。据悉,“黄金叶”品牌质量曾连续34个月消费者投诉为零。

  目前,河南中烟正逐步推进异地供丝,异地膨胀烟丝年供应量800吨左右,成品烟丝年供应量1750吨左右。

  多对一的基层创新

  在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的“金丝创客空间”,试验实践区和头脑风暴区尤为引人注目。

  这个“金丝创客空间”名不虚传。制丝车间“金丝创客空间”领头人于红丽介绍说,目前试验实践区内可开展各类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设计试验操作、车间常用零部件的内部结构展示和拆装练习操作。而头脑风暴区放置了车间所有设备技术资料和图纸,为成员开展培训和头脑风暴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金丝创客空间”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一对多”是其主要操作模式。

  “创客空间搞了‘揭榜’,遇到问题,面向全车间甚至全厂公开悬赏招聘能工巧匠。我们实行项目制,一题一队,一事一结。”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制丝车间副主任王建伟说。

  这种“揭榜”的模式,有利于打破部门、专业、人员等条框的限制,大家集思广益,效果不错。据悉,自2016年成立以来,“金丝创客空间”共立项、揭榜课题48项,76人次参与课题揭榜,170人次参与课题攻关。目前已完成项目验收课题30项,输出科技论文8篇,申报专利16项。

  信息化让生产一线实现了更大范围上的“一对多”。

  在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卷包车间,每台设备上都挂着一个印有二维码标签的牌子。在一个标有“切丝B02”的设备前,王建伟用专用点检设备对准二维码进行扫码。轻轻一扫,点检设备上就出现了设备的信息和点检内容、步骤和上次点检人员姓名及反馈等。王建伟告诉记者,点检人员进行检查时,每完成一项点检任务,就在点检设备上进行确认,确保点检全程电子化、信息化。

  借助二维码进行设备巡检和点检是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开展精益管理的一项举措。据悉,借助设备维保APP系统,设备检查实现了痕迹化和电子化,大大节省了维修点检人员工作时间。而在河南中烟看来,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可以让他们集思广益,快速提高生产技术和精益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生产制造“质的飞跃”。

  制造的精髓在于人与机器的磨合与融合。河南中烟认为,所谓匠人,就是“人机合一”,而“人机合一”的关键在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河南中烟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金叶制造平台、企业资产管理(三期)信息化系统建设,做好需求调研和框架设计,完成相关功能模块开发。目前,项目管理系统(二期)已上线试运行。

  大对小的精益求精

  在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放大镜是“黄金叶”(天叶)专线卷烟机组的标配。

  每换一盘料,每三分钟一次自检,操作工都要用放大镜检查牌号。尽管是16倍放大,生产线上的产品依然没有瑕疵。

  将细节放大,把问题缩小。

  现代化工厂,仅仅依靠放大镜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精密的机器设备做支撑。

  设备是精益生产的基础。近年来,河南中烟深入推进设备状态监控,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卷烟厂更加关注设备状态监控成效,由“点检”生成维修实施记录比例达到60%以上,推动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转变。同时,强化设备进站式保养、轮保工作,组织开展主要机型设备保养标准研究,推进设备换牌标准化建设,设备换牌效率持续提高。

  “精益设备管理,不仅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还应该为企业柔性化生产和快速响应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河南中烟生产制造部部长贾会志说。

  细支烟是近年来卷烟市场的热点。为确保“黄金叶”(天叶)的高端品质,在黄金叶制造中心卷包车间,质量工艺人员创造性地为一个单牌号出台了一整套标准化作业流程和内控质量标准。通过多次试验,他们将国标23的质量标偏缩减到了20以内,将吸阻50Pa的浮动精确到38Pa以内。

  而为实现“黄金叶”细支烟产品的精益求精,车间一线反复试验,从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烙铁温度,到把握烟丝温湿度前、中、后最优参数指标,从做好20mm封签的高精度调整到84mm烟支水松纸的圆周控制,精益改进,不厌其烦。

  术至于极者,几近于道。

  哪些产地的烟叶搭配起来吸味最醇厚?温度相差0.1摄氏度香气损益多少……千百次的试验,千百次的验证,他们把精益求精的信念完全倾注于产品,渗透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河南中烟人力求以严苛的工艺标准、精细的参数控制,使得“金叶制造”不仅仅局限于加工生产领域,更扩展到产品研发、原料选材、质量控制和市场营销各个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