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烟:精品研发 以质取胜

2017-03-30来源:东方烟草报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充足、优质的烟叶原料库存。来自烟叶王国津巴布韦、中国各大精品烟区的每一片烟叶,都经历过层层精挑细选。

  经过长达3年的醇化后,它们才能正式走上生产线,被加工成卷烟,走向市场,与消费者见面。

  烟叶,是“牌”。

  安徽中烟手里不缺“好牌”,但如何排兵布阵,凸显风格特色?如何利用系统化设计,发挥辅材、工艺等作用,增强短支烟“集团战斗力”?

  安徽中烟人给出的答案是——系统的精品研发。

  多年来,围绕短支烟的特点,安徽中烟依托高精尖团队,深耕叶组配方、辅助材料、工艺加工等研究,开展精品研发工程,深挖烟叶潜力,精进品质,塑造品牌。

  缕缕清风徐来,安徽中烟荡开了短支烟发展的一池春水。

  精进研究 求得高端品质

  “二楼是我们的配方研究室,三楼是我们的产品实验室。”3月22日,记者在安徽中烟技术中心产品研发室主任牛勇带领下,参观了技术中心。

  配方研究室里,整齐摆放着多个产地、不同生产时间的烟丝样品,技术人员在这里担任着“厨师”角色,将不同的烟丝进行配比,研制配方。而在三楼的实验室里,则摆放着各种现代化仪器,通过对产品烟气等方面的数据化分析,辅助配方研究。

  “这些仪器在行业内都是先进的,比起原来算是‘鸟枪换炮’了。”从事产品研发20多年的牛勇感慨道,“我们没有理由不研制出好烟。”

  近年来,安徽中烟一方面加强先进设备的配置,引进全二维—飞行时间质谱仪、裂解—气质联用仪、JC—OR人工嗅辨仪等设备,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员工配置,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目前,安徽中烟技术中心拥有博士13名。

  此外,安徽中烟为各个规格找到“保姆”,实现专项队伍的专业维护与研究,也为稳定、优秀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在配方研究室里,记者见到了短支烟系列专职产品开发工程师张李明,他正在和团队成员进行产品的香味特点设计实验。

  在他看来,专业化的分工模式具备两方面的优势:一是让队伍更加专业。各团队的研究方向不同,大家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更为细致地研究,集中精力解决难点问题。二是效率更高。正是得益于“专”,团队目标明确,高效协调、无缝对接,“船小好调头”。

  “一寸短更需一寸精。”张李明介绍说,“短支烟与常规烟支不同,在保证‘焦甜香’风格的基础上,要兼顾舒适性与满足感。”

  首先,之前在常规卷烟中积累的经验对短支烟适应性不高,必须重新摸索与研究,找到烟叶、叶组与材料的“黄金配比”,并进行固化。

  其次,正因为短,对“三纸一棒”的设计就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既要保证消费者良好的吸食感受,又要照顾与吸味的配合。

  两个看似困难的“选择”,正是得益于专业化队伍的研究,实现了突破。

  以“三纸一棒”研究为例,团队技术人员尝试在嘴棒通风方面实现突破,经过反复研究后,最终确定、固化了通风参数,实现了既定目标。

  “短支烟‘黄山’(记忆)的研发历时仅8个月。”牛勇介绍说,在专业“保姆”的悉心照顾下,研发时间比预计缩短了4个月。

  精进,让安徽中烟人在短支烟研发中找到了高端品质的“密码”。

  精心维护 实现螺旋提升

  一个新规格推向市场后,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有两个重点问题需要解决:适应市场,根据信息反馈适时调整配方设计,让卷烟品质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保证产品的均质化,也就是口感的一致性。

  解决这些问题,要善于应变。

  安徽中烟注重市场调研,形成了一套“311”市场调研体系,即3个标准化手册(操作手册、工具手册、指标手册)、1支队伍(经过培训的具有市场调研技能的技术人员队伍)和1个“由点及面”的市场覆盖体系(在全国筛选了12个重点城市作为市场调研定点市场,形成以点带面的市场覆盖体系),将看似简单的调研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同时,为避免出现因为理解问题造成产品研发、维护、改进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安徽中烟技术中心梳理制作了消费者评价常用语言、卷烟品吸师常用语言和两种语言彼此对应关系三张表,实现了两套语言的互通。

  比方说,在市场调研中,有的消费者会说卷烟“呛”,但这个“呛”在产品评价体系中,并没有明确的对应指标。现在,如果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走访人员就会对应专业术语,对相关环节进行调整。

  这一个“善于应变”实质上是“应市而变”,而另一个“善于应变”,则体现在短支烟叶组配方的微调、拓展上,实质上是技术升级。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牛勇介绍说,“受阳光、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份、生长在同一地区的烟叶品质、物理参数会有区别。”

  这就要求技术中心人员找准这种“不同”,对叶组配方进行合理的调配,变的是原料、不变的是产品品质。比方说,同一产地不同年份生产出的同一等级烟叶可能存在品质差异,它在配方中的使用视其品质差异性进行调整,才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吸食感受,从而保证产品感官上的一致性。

  随着卷烟生产量的不断增长,配方核心产区烟叶原料的安全保障问题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安徽中烟技术人员根据烟叶库存情况,开展配方用烟拓展的研究,寻找能堪大任的“替补队员”。他们对所有“适龄队员”进行筛查,通过科学细致的数据比对,找到“一上场就出彩”的替代者。

  以变应变,让安徽中烟人在短支烟的研发中掌握了主动权。“市场反馈的信息显示,我们的产品过硬,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牛勇笑着说,“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成绩,做产品就要埋下头、沉住气,和产品较劲儿,向困难宣战。”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彰显出了安徽中烟人的工匠品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