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探索制丝生产运营新模式纪实

2017-03-09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杜星霖 彭涛

  制丝线生产效能提升超过24.39%,综合出丝率上升了接近4个百分点,故障停机率下降近45%……三年时间里,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制丝线水、电、气、汽等消耗指标下降明显,其中单吨水耗量减少70%,制丝部门人均夜班生产时间缩短1.5个小时。

  这样的变化,始于昆明卷烟厂对制丝生产运营新模式的探索。

  立足于《基于拉动式生产的制丝生产运营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这一研究课题,昆明卷烟厂对整个核心价值流程进行全面诊断,通过构建准时化、自动化、人才队伍三大体系,系统识别过程浪费,真正做到了用“一流的设备”和“一流的管理”创“一流的绩效”。该课题也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烟草行业“精益十佳”课题。

  找准生产“节奏”,踏准生产“节拍”

  易地技改后,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能力无法保障卷包8400箱的产量,加班成了“家常便饭”。而现在,相比其他生产部门,负责制丝工作的生产二部每周减少了一个夜班。

  “这是我们采用‘标准工时’的结果。同样的时间,在设备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能力提升了近四分之一。”生产二部主任王齐文感慨道。

  事实上,王齐文口中的“标准工时”,对应的是生产“节奏”,也是“准时化”生产的核心所在,包括“生产过程标准工时”和“岗位标准工时”,主要发挥计划排布、作业指导、人员行为规范和综合效率评价的作用。

  在制丝车间的公示栏上,各工艺段和工序的过程得到规范,换批换牌、外供烟生产、新品牌测试等特定生产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也被固化下来。每个生产小组当天生产的综合效率均被列出,超出时间的部分被红线标注并写明原因。

  “以前生产计划比较粗放,职工只知道自己在8小时内要完成多少总量,但具体生产安排随意,导致同一工序、同一品牌不同生产班所用的时间各不相同,等待浪费随处可见。”生产二部工艺质量室副主任邓艳告诉记者,采取“生产过程标准工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时间这一客观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价值的不间断流动。

  “生产过程标准工时”帮助昆明卷烟厂解决了“什么时间做什么”的问题,“岗位标准工时”则是在SOPS(标准作业程序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利用TWI(一线主管技能培训)中工作指导的方法把优秀操作人员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而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库存模型的建立。伴随着小批量、多品种需求的不断增加,制丝与卷包车间“步伐”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为此,生产二部积极对卷包、丝库、混丝柜、叶房、叶库等存量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围绕客户定义价值建立库存模型,保证产品的流动顺畅有序,使箱式储丝技术真正成为高效生产流动的“蓄水池”。

  打通生产“脉络”,盘活有效资源

  《基于拉动式生产的制丝生产运营模式的构建与运用》课题构建的另一项重要体系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体系。

  许仁杰是制丝车间“自动化”体系构建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以前,各个加料点、加香点和掺配点的HMI(人机交互界面)不显示加料、加香、掺配的精度和比例,中控工需要人工计算,虽然并不复杂,但准确度必然受到影响,也在无形中给员工增加了工作量。”为此,生产二部在系统中增加了“实时比例和精度显示”,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加料精度自动化纠偏控制”,加料系统运行稳定后,操作人员无需时刻紧盯屏幕,当精度出现偏差时,设备自动纠偏控制。如果遇到控制失效,设备将自动停机并发出预警,提示修理人员尽快维修,并能够在重启后自动断料补偿。

  对于昆明卷烟厂制丝车间的员工而言,“自动化”带来的改善更多的是“点”上的变化,而一个个微小的改变最终汇聚成为精益改善的巨大成效。

  这样的改善,是以质量保障为核心,在人防的基础上,建立技防的外部保障,通过利用防差错、SPC(统计过程控制)等工具和方法,运用自动化预警、自动化停机、自动化诊断、自动化纠偏四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自动发现异常,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下道工序。

  这样的改善,大大降低了设备对人的依赖性,实现人机作业的有效分离,可将操作人员从简单的监视机器运转中解放出来,在自动运行周期的时间内完成其他增值工作,真正意义上释放动的价值、实现人的增值。

  “给机器赋予更高的‘智慧’,给员工带来更大的‘空间’。”昆明卷烟厂企业管理部部长石涛说,“自动化”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打通了生产的“脉络”,更盘活了各项资源。

  激发人员活力,释放管理红利

  边学、边想、边看、边做、边改——这是王齐文对制丝车间精益团队工作方法的提炼。

  在生产二部,有10名六西格玛黑带、21名六西格玛绿带,他们是精益团队的中坚力量。“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带头人典型示范的作用。”生产二部综合业务室副主任张袁发告诉记者,在先进人物的带领下,随着越来越多的精益成果显现,很多员工对提升自身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结合自身实际,生产二部把从2013年年底至今部门推行精益管理以来所应用的诊断系统、选用的精益工具、采取的具体措施都固化为书面报告,使精益管理推广工作不再受人员流动制约。

  为了进一步挖掘人的价值,形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良好氛围,生产线27个HMI站点的功能和人员被集中到中控室,人的价值再一次提升,一岗多能人才不断增加,部门的管理工作更具灵活性。与此同时,依托“标准工时”,以“时间”为量化指标,通过异常管理控制,生产二部打破了制丝生产“吃大锅饭”的局面,让制丝生产也可以像卷包生产一样按产能分配绩效,并着手建立岗位价值评价模型。

  人才体系的建设,让“点”的活力得以释放。

  作为生产二部负责中控的人员,王涛发现生产过程中用笤帚清扫输送带时,笤帚上掉的毛容易混入在线产品,存在较大质量隐患。于是,他制作了专用白色棉质防护套,杜绝了笤帚毛掉落的情况,确保了产品质量。

  在制丝车间,类似的小改善不胜枚举:设备阀门旁增加扳手,以照顾力气小的女员工;蒸汽膨胀单元使用落料罩耙钉,解决了烟垢清理的问题;落料口交汇的地方安装不锈钢板,减少了扬尘……

  “点”的改善,“面”的突破。三大体系的构建,梳理了流程,盘活了资源,实现了“人的解放”。这样的精益之路,必然能够越走越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