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集团运行首月推扁平化管理

2006-01-18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周斌
     2005年11月8日,由原昆明卷烟厂和曲靖卷烟厂重组形成的红云集团,在昆明挂牌成立。今年起,红云集团进入正式运行。作为烟草行业首家由工厂制转变为公司制的试点单位,红云集团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重组凸显资源优势
 
    随着联合重组步伐的加快及《百牌号目录》的实施,我国卷烟生产和品牌集中度迅速提高。目前,工业企业已整合到44家,卷烟品牌年底将缩减为230个左右,规模过百万箱的品牌将有6个。以红塔、红云和红河为核心的“方阵”,以京津沪烟草企业整合成的“方阵”,以长沙、常德为代表的“方阵”,形成了较大的主力阵容。组建烟草大企业、大集团还将提速,市场竞争已由单体企业转向群体企业间的竞争,由产品转向品牌的竞争。今后的市场是大企业的对话,大品牌的角逐,要在新的竞争中胜出,必须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实现“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红云集团总裁朱绍明认为,从红云集团的情况看,昆曲两厂通过强强合并改制,已经出现了难得机遇,一是规模优势,240多万箱的计划资源列全国第二,近300万箱的品牌市场规模列全国第一,进一步拓展了集团发展空间;二是品牌优势,集团拥有10个“百牌号”产品,单品牌产销量有三个过50万箱,两个过40万箱,这些品牌具备了成长为大品牌的基本条件;三是原料优势,集团烟叶基地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整合后原料资源保障能力将明显提升。
 
    由工厂制转向公司制
 
    红云集团认识到,重组不一定就等于进步、等于发展,企业规模与其效益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
 
    2006年,红云集团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为,生产卷烟243.5万箱,品牌市场规模要达到300万箱,实现税利要在2005年153亿元的基础上同比增长8%。
 
    红云集团把2006年的工作重点总结为“四个确保”和“五项增强”。即立足科学发展,确保集团平稳持续增长;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提升集团执行力;着力自主创新,确保集团发展有新的增长点;加强内部监管,确保集团运行规范高效;高度关注市场,增强营销保障能力;优化原料资源,增强烟叶保障能力;整合生产要素,增强质量保障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才保障能力;推进文明建设,增强构建“和谐红云”的保障能力。
 
    从开始运行起,红云集团内部改革就亮点纷呈。他们以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为契机,变金字塔状的层级组织结构为扁平化结构。党政分开、结构简化、人员精干。在扁平化管理的基础上,红云集团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内部审计和内部监督,解决管理幅度增加和对下授权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在扁平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跨部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如安全生产委员会、宣传策划领导小组、招投标领导小组、薪酬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资源整合配置与业务协同之间的有机结合。
 
    同时,红云集团主项目———昆烟易地技改工程自奠基后各项工作正按照“一流品牌、一流管理、一流技术”的要求稳步推进。
 
    到2008年技改基本完成后,昆烟新厂区的产能将达到150万箱,贯穿其中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工艺技术等一系列现代科技和理念的新成果,将促使红云集团的竞争实力得到质的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