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红河集团新老员工融合之道

2015-11-13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辛亚洁

  十月的一天夜里,云南会泽县城东郊,皓月当空。

  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泽卷烟厂厂区,刚下夜班的卷烟机操作工任泓宇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但它转瞬即逝,再难捕捉,因为有一股更为浓烈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2014年7月,任泓宇第一次走进会泽卷烟厂,闻到了这“听说是烟叶发酵后的香气”。而如今,同2013年以来入职红云红河集团的其他新员工一样,这个味道已经作为一个烙印,能迅速唤起他脑海中关于车间的一切:雪白的烟支,高速运转的传送带,零件咬合时咔嗒咔嗒的轻响以及井然有序的机器运转声……

  对于任泓宇而言,所有人聚集在红云红河集团大教室里参加培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训导还言犹在耳。而今,他们在不同的发展轨道上取得了共同的成长进步。

“新手”成长群像

  2013年7月,21岁的邹凯融进入昆明卷烟厂。看到现代化的操作车间后,高大帅气的他觉得作为一名工人“蛮有荣誉感”。现在,他已成长为滤棒成型机的主操作手。英语专业出身又擅长播音主持的邹凯融是一个标准的“话唠”,思维活跃,擅长插科打诨。这样的他,怎么应付一成不变的工作?

  邹凯融工作的滤棒车间里恒温恒湿,白天黑夜都一样,且没有手机信号。工作时间,他基本与外界断了联系。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他学会了适应:“总不能对着机器说话吧?还是要跟老师傅们多交流。”回望过去的两年,他说自己“第一年是适应,第二年是积累”。这几乎是所有新进员工的心路历程。

  7月16日下午2点半,曲靖卷烟厂卷烟机操作工邵敬峰赶着去参加修理工培训班。同年入厂、同为卷烟机操作工的高宇与邵敬峰的想法如出一辙。“大家每天上下班,工作内容都一样,几年以后,我们的区别就在于谁在业余时间下的功夫多。”高宇说,“掌握设备操作技巧必须要下一番苦功。”正因如此,在同年入厂的员工中,高宇以第一名的考核成绩获得第一批上机的机会。

  不过对于任泓宇而言,操作机器就不那么简单了,作为一个“文科男”,他对机器并不“感冒”。2014年7月,接受完集团培训进入会泽卷烟厂后,任泓宇才发现,操作机器并非想象中按按开关那么简单。不仅如此,那些机器还会“欺负”他。“只要师傅一离开,烟支就到处乱飞。”这是这个21岁的青年对车间锻炼的初体验。也许言语略显夸张,但他的师傅去卫生间前要先找人看好机器,却是真的。

  2014年7月肖源进入新疆卷烟厂。他从小在新疆卷烟厂长大,对厂区环境不可谓不熟悉。但真正进入到生产车间之后,他以前对烟厂的认识也被刷新了。参加生产之后,他才体会到生产一线的艰苦:“一支烟凝聚着众多一线工人的心血和汗水。”

  建水姑娘廖颖波于2013年夏天进入红河卷烟厂。刚与机器会面时,那一台台轰鸣的庞然大物让她感觉“极其恐怖”:“速度太快了,感觉我手伸进去就会被夹到。”进入生产区,人仿佛坠入一张纵横交织的网里,所有的机器一起转动,盘纸转动的嗡嗡声、各个零件咬合的咔嗒声……这些细碎的动静传进廖颖波的耳朵里,全是“速度”。这“速度”让她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不过,她并没有被吓倒,而是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如今已经成长为红河卷烟厂卷包部27号机机长。

“团对团”师带徒

  对于近几年企业新员工培养模式的改变,曲靖卷烟厂卷包车间主任杨剑锋深有感触。“以前的新员工培养模式类似于拜师学艺,师傅的水平甚至能决定徒弟的一生。”后来,企业改变了思路,由“一对一师徒制”改变为“团对团师徒制”。“从电、气、理论、实操等每个方面挑出2名优秀师傅,从知识到实践再到经验,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

  模式的改变,带来的是成才效率的大幅提升。从前,将一名新员工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操作工需要2到3年;现在,这个时间大大缩短了,只要两三个月。

  企业的新陈代谢,决定了年轻人终将走向舞台中央。如何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企业,将人手尽快培养为人才,这是所有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个新员工来到厂里,头3年是最重要的,如果他们在这3年里不能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注,他们的激情就会消失。”红河卷烟厂副厂长张云飞深知,企业的任务就是给新员工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怀着更包容的心去接纳他们,把他们身上好的品质激发出来,加以强化,不好的加以剔除、改正。”

  新员工能更好更快融入企业,与企业建立的培养体系密不可分。

  同其他几个生产厂一样,乌兰浩特卷烟厂也有不少社团。2014年入厂的高鲲鹏觉得业余生活就像回到了大学一样,在新员工融入企业的过程中,社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就像是大学生活的延伸,在我们还不能从工作中获得自信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2014年4月,红河卷烟厂设立青工机组,同一机台上三个不同工段的班组人员全部是新员工,并由新员工直接担任机长。在此背景下,青年员工刘颖加入青工机组。

  第一个青工机组设立在卷包二车间,卷包部副部长梅云俊顶着巨大的压力:“新员工上机消耗大,速度、质量都提不上来。”青工机组投入生产之初,车间里不少人抱怨青工机组效率不好。梅云俊一边说服大家给予青工机组最大信任,一边从管理上和技术上给予青工机组最大支持。经过努力,机组所有的指标排名不断靠前,老师傅们转变了态度:“感觉你们28号机可以啊!”

进步没有终点

  被信任,对于新员工而言,是最大的鼓励。

  2014年7月,进入会泽卷烟厂仅一年的刘加高转正,并被任命为包装机主操作工。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的刘加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迅速与机器“熟络”了。去年9月,他两次打破包装机的单日生产纪录,将原纪录由320件“加高”到了338件。

  今年2月份,高宇发现用来卷裹烟草的白色盘纸频繁断纸。正常情况下,在用盘纸纸量过低时,备用盘纸会加速转动,完成与在用盘纸的拼接。高宇判断,拼接时两个盘纸轮流发生断纸,应该不是盘纸刹车的问题。带着自己的判断,高宇顺着盘纸的穿入路径一路检查,最后发现问题出在盘纸的拼接部位,橡胶辊上 “多”了一片双面胶,“橡胶辊是转动的,如果拼接的瞬间胶刚好转在黏合面,就会断纸。”

  在与各种故障的较量中,邵敬峰发现自己悄然改变,从一开始遇到问题立马找修理工,到后来自己琢磨着解决。这个变化除了减少停机时间保证效率之外,还给他带来了成就感。

  除了使自己成长,有些新员工还肩负着带领“新新人”的责任。

  2014年7月加入青工机组的刘颖,承担起带领2014届机组成员的重任,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的机长。这让她实实在在感受到“责任”二字的分量。从原先只对自己负责,到现在要对整个机组负责,她必须比之前更加了解设备的稳定性,了解设备的各种故障和应对之道,不仅要懂操作还要会协调。“当了机长,我成长得更快。”

  李哲宇是红河卷烟厂“新带新”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师徒制’让新员工把机器开起来,而‘新带新’让我们在探索中去熟悉机器、熟悉生产、熟悉厂里的运作模式。”他说,在实践中自我摸索,让新员工成长得更快。

开放思维创新

  张云飞颇有感触:“在很多课题中,老员工出经验,新员工出办法。”老员工经验丰富,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而新员工经过统一培训,操作更标准化。梅云俊曾特地观察过几个青工机组的机长,认为他们的操作习惯更加规范,而且思路很清晰,遇到故障时判断时间较长,但修理时间很短。

  很多情况下,老员工们依赖经验,这些经验通常只作用于个体本身;新员工则有更好的方法,这些方法更为标准化,更适应企业的标准化生产。

  7月15日,天下着小雨,会泽卷烟厂变电站班组的白媛萍在技改新厂区动力车间值班。一名员工打着伞小跑而来,隔着门问了一句:“配电柜有没有送电?”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来人又踩着雨水匆匆离开。变电站班组的一级配电柜里有300多个开关,分别对应着300多台二级配电柜。那么,她是如何确认哪个开关对应哪个配电柜的呢?

  在白媛萍之前,老师傅们靠的是经验,靠对设备的熟悉程度。白媛萍则动了点心思。今年年初,在师傅的指导下,她将班组所辖配电柜的所有开关与二级配电柜做了梳理,整理成一个表格。已经确认开关名称与实际使用柜对应无误的,在表格中都做标红处理;对应有误的,则在表格中做相应更改。这个表格,是她能快速确认某个柜是否已经送电的保障,也是整个班组快速回应设备使用部门供电要求的保障。

  新员工进厂,除了带来更活泛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改变”本身。这个“变”,除了改变企业的人员结构外,更促进企业为应对这种变化而做出制度上的革新。红云红河集团团委负责人表示,目前,80后、90后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推动集团发展的生力军,他们身上有着这个时代赋予的鲜明特征:文化水平高、竞争意识强、思想活跃,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和很大的发展潜力。企业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精心呵护新员工的创造性思维。

百炼方能成钢

  邵敬峰说:“曲烟让我认清了自己,让我知道我应该这样做,还可以那样做。”进厂两年,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彻底转化成一个职业人,思考能力、全局思维、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而这些都来源于工作中的耳濡目染。

  曾经,邵敬峰开机时忘了打开胶桶的开关,导致烟条无法成型,不得不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后,车间领导没有过多批评,而是叫他思考原因何在。事后,他想起了厂里的“优秀操作法”。这个操作法汇集了车间里所有的优秀经验,目的就是让新员工少走弯路。自此,邵敬峰养成了一个习惯,开机前一定在脑海中回想一遍“优秀操作法”,按步骤操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邵敬峰逐渐认识到:“任何一个工序都需要大家的配合,不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肖源的工作内容是弥补机器的不足——手动拣除机器无法剔除的杂质。在这道工序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人也是机器的一个“零件”。作为机器的延展,人的因素在机器的运行中占有重要分量,二者相辅相成。设备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力,使得他们得以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反之,人又可以成为机器的补充,总有一些事,机器是无法代替人的。

  操作机器,需要的是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还有人与机器之间的。这个过程对于高鲲鹏而言,就像与不同脾气的人打交道。熟悉了不同机器的“脾气”,就好比号准了它们的“脉搏”。实习期间,高鲲鹏是卷包车间的电工,与不同的卷烟机打过交道。“比如上盘纸时,有些机器的要求很‘严格’,双面胶的位置稍有偏差就会断纸;有些机器则比较‘宽容’,只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都不会有事。”去年12月,高鲲鹏调岗到物流科,负责信息软件的维护。现在,他正致力于摸清手中这套“物流系统”的脾性。

流动才会出新

  处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正在努力革新自己以紧随潮流,当需要由“人手”变为“人才”时,选拔经过系统学习、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开放思维的技术型、专业型年轻人才入厂几乎是“顺理成章”。同时,年轻人身上具有的“改变”天性正在积极地推动企业革新。

  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给予新员工方便,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投身生产,并产生效率。张云飞说:“近年来,红河卷烟厂人力资源部门的压力很大,环境逼着我们去想办法,让新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合格的工人。”而青工机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6月份,曲靖卷烟厂技改指挥部竞聘,杨剑锋所在的部门去了5个人。他认为,在车间外,工人们可以根据个人所长有所发挥;在车间内,他们也能走上职能、管理岗位,这才是理想的职业通道。如果没有大量新员工加入,企业也无法做到如此“花样百出”。

  多年来,张云飞们的思维被“师徒制”限定。但新员工带来了冲击,企业开始思考:称职的师傅有多少?每个师傅教的内容是否全面?类似于学校教育的 “团对团师徒制”开始取代“一对一师徒制”。“老员工年龄大,与新员工之间交流会有代沟,思想交流很难做到无障碍,但新员工之间可以。”

  这个看似有风险的模式,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员工的心理上。

  新鲜、活力,是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新员工们或许并不清楚,他们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已经给老师傅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危机感。他们活跃在每一个角落,也激发出老员工们曾经的热情与激情。

  除了本职工作,年轻人的热情更体现在一切可以“表现”的地方。曲靖卷烟厂制造一部党总支书记尹峻说:“2013年、2014年的新员工进厂后,制造一部在厂里的行政、党务、质检、文体等工作中全是第一,年轻人担了主力。”

  高宇会吹萨克斯、葫芦丝,还会指挥乐队;邵敬峰会拍摄,也会剪辑;高鲲鹏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线生产的主力。

  保尔·柯察金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或许让这些年轻人在红云红河集团找到归属感的,正是这种在将来回首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的实干精神与奉献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