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总经理杨自业谈精益管理

2015-08-18来源:东方烟草报

  近年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全员智慧,不断强化精益管理,实现了企业和“黄金叶”品牌异军突起。近日,笔者采访了河南中烟总经理杨自业,听其解读河南中烟的精益管理密码。

  遵循精益理念 推进顶层设计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一切围绕客户需求,加快市场响应,追求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杨自业说。

  基于这种认识,河南中烟严格遵循精益的思想和理念,提出“12235”精益管理推进架构。

  “1”,一个导向,即向管理要效益。坚持客户为本,树立精益思想,推进全员改善,注重适时适量,消除各种浪费,逐步实现全价值链优化,充分释放管理红利。

  “2”,两个模式,即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市场运作模式和以满足下道工序需求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模式。

  “2”,两个效率,即企业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3”,三项改革,即“市场化”改革、“集约化”改革、“专业化”改革。

  “5”,五个专题,即以品牌战略、物流管理、资金流管理、营销队伍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构建公司发展战略体系、生产力布局与供应链优化体系、内控制度体系、营销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

  “新阶段,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公司新一轮改革。”杨自业说,2014年以来,公司以“五个专题”为突破口,以问题倒逼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推进发展。

  推进“市场化”改革 提高运行效率

  “在由管理向经营转型、卷烟厂由法人向非法人转型,实施‘人财物、产供销’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过程中,公司存在审批环节多、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杨自业说。

  在体制方面,着力完善“一本部﹢四中心﹢生产厂”管理体制,打造高效运行体系。把公司本部改革的方向定位为“小机关、大服务”,集中精力抓好战略、监管和服务;把营销、技术、生产、物流四个中心改革的方向定位为“事业部、创造性”,全面把握市场、对接市场、满足市场;把生产厂改革的方向定位为 “重执行、高效率”,努力打造精益管理、精准控制、优质低耗的质量保障和成本控制单元。

  在机制方面,着力完善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工厂“资源存折”管理、营销分中心建设、物流分中心建设等,探索推进财务、物资采购、物流、装备投资等授权管理,下移管理重心、下放审批权限。

  在考核方面,着力完善基于市场的考核体系,对外以适应和满足市场为标准强化考核,对内以适应和满足下道工序为标准强化考核,逐步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管理闭环。

  现在,河南中烟本部各部门初步从过去具体繁琐的事务中解脱了出来,各单位具体业务操作更加迅速及时有效,较好实现了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战术的统一。

  推进“集约化”改革 提高资源利用率

  杨自业认为,精益管理的重点就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按照这一思路,河南中烟大力推进“集约化”改革。

  在计划管理方面,积极改进卷烟厂生产计划定额分配模式,建立生产计划激励机制,计划分配上实行“打擂台”竞争机制,引导卷烟厂更加关注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

  在产能配置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产能资源,特别是新建重点技改项目的规模、技术优势,积极推进集中生产,稳步推进异地供丝,加快释放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红利。

  同时,结合市场实际,强化工厂分类管理,统筹实施产品定点生产和区域投放,积极释放产能边际红利。

  “公司‘集约化’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整合了资源,明确了资源配置方向,大大提升了精益管理水平。”杨自业深有体会地说。

  推进“专业化”改革 盘活用好人力资源

  “精益管理就是按照精益思想的要求,选取适合的精益工具方法,持之以恒开展精益改善,建立形成精益文化。这中间,始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各级队伍‘专业化’改革。”杨自业说。

  在技能人才建设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五懂”“四会”高技能人才胜任特质模型,即:懂工艺、懂国标、懂原理、懂结构、懂管理,会干、会想、会写、会讲,并量化形成评价标准。开展专家工作室创建,聘任首席技师,让人才在河南中烟有尊严和荣耀。

  在管理人才建设上,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办优秀青年干部系列培训班,为公司发展储备人才。创新人员交流互动机制,推进干部“基层上挂、公司下派”,促进公司本部、四中心和卷烟厂之间的横向互动交流。

  在专业人才建设上,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技术人才成长通道,聘请郑州烟草研究院和河南农业大学4名专家到公司任职。

  精益管理的推进,助推了河南中烟的发展。2015年上半年,公司对标指标排名提升15个,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指标13个,提升速度高于平均水平指标15个。“黄金叶”品牌商业销售同比增长3.57%,商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18%。拥有行业级各类技术委员会委员11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累计达到120人。

  “新常态下,面对明显增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改革调整压力、持续发展压力,我们要一手抓市场建设,努力增量扩销,一手抓精益管理,实现发展转型,以新思维新姿态推动新发展。”杨自业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