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添动力 上烟再腾飞

2015-05-28来源:中国烟草

  2015年4月22日,在全国烟草行业人事工作会议上,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分别被授予优秀省级工业公司营销中心、技术中心标兵单位称号,成为行业第一批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卷烟工业企业中,营销中心与技术中心处于品牌销售与产品研发的“两头”,是工业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与终点,通过开展基层创优工作,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各方面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助力上海烟草集团再次腾飞。

  营销中心:“精准营销”现成效

  好比谈品牌必谈“中华”,说起上海烟草集团的营销工作,就不能不提“精准营销”。以高度关注品牌市场状态的“精准营销”工作方法,不但促进“中华”品牌提前实现“百万千亿”的发展目标,也保证上海烟草集团各品牌均实现快速发展。而在2012至2014年的3年中,“精准营销”更发挥出巨大作用。

  3年时间里,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显现和相关政策的执行,为“中华”品牌发展带来种种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品牌的市场表现,但也有部分消费从‘天价烟’回归的趋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也拉动着‘中华’品牌的发展。因此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复杂环境下,真正开展好卷烟营销工作,努力创建优秀省级工业公司营销中心,要求我们明辨发展形势,继续坚持‘精准营销’的发展策略。”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推进“精准营销”落地,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改变传统的“节日市场集中消费”发展模式,转而追求月度间品牌实现均衡发展。“这就是要辨析出真实的市场消费,抓住消费者消费趋势转移的机会,通过有效供应满足市场,同时根据近年来‘中华’品牌在婚庆活动中使用量增加的趋势,着力满足真实需求。” 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相关负责人,“牢牢抓住这部分‘刚需’,对于促进品牌更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满足“刚需”的同时,上海烟草集团还主动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在2015年行业卷烟销售工作会议上,国家局领导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村市场潜力。的确,近年来行业卷烟营销工作中更多关注城市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县级卷烟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不断增长,广袤的县级卷烟市场必将成为‘中华’品牌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此我们将精准营销平台从地市级市场深化至县级卷烟市场,将市场信息采集点扩大至县级市场,同时积极与商业企业沟通,按照‘县级状态定策略、过程协同定总量、动态调整讲速度、工商协同讲到位’的具体方式,深化‘精准营销’策略落实。”该负责人介绍道。

  但再优秀的工作机制,都是要由具体人员落实到位。针对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人员由京、津、沪三地企业共同构成,人员结构年轻,工作分布广泛等实际特点,借开展创建优秀省级工业企业营销中心的契机,上海烟草集团营销中心着力加强“心本管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六必谈、六必访”工作机制,给予基层员工更多关心与慰问,激发其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团队更好发展。

  当前,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已经成为行业营销工作中的“热点”,上海烟草集团同样积极参与其中。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与“精准营销”的本意,都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选择品牌。“我们积极参与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但关注点不仅限于‘存销比’,而是要将‘精准营销’的多维度立体指标融入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中,促进品牌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这些有效做法,助力“中华”品牌年销量从2012年的110.8万箱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42.8万箱。而且“精准营销”不但为“中华”品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也促进上海烟草集团“1+3”品牌实现共同发展。更为关键的是,上海烟草集团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行业近年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局局长凌成兴盛赞上海烟草集团“为行业实现税利总额跨越一万亿元大台阶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该负责人谦虚地表示:“通过开展基层创优工作,我们有效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同心力和战斗力,在品牌发展等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为上海烟草集团乃至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市场保障。”

  技术中心:勤思慎行提“价值”

  作为嗜好性消费品,卷烟产品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其独特的吸食口感。以“中华”为代表的上海烟草集团旗下品牌在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功不可没。“建设优秀省级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品牌发展的技术含量、改进卷烟产品吸食口感,努力促进品牌自身‘价值’的提升,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实现提升品牌“价值”的目标,必须使科研人员具有科学的精神、责任的态度,并在技术中心内部营造包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探索出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许多单位新员工“即来即用”不同,技术中心所挑选的新员工要在上海烟草集团统一安排下在基层岗位锻炼一年后,集中脱产进行100学时的烟草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再统一在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化学实验室进行为期1年的实习,才会根据之前的学历背景和实习阶段情况分配到技术中心各部门。

  “脱产学习可以为新员工搭建起清晰、明确的行业科技研发知识体系;烟草化学是行业科研工作的基础,在化学实验室的实习,对我们科研人员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而‘科学的精神、责任的态度’也在培养过程中逐步建立。”谈到“严苛”的培养计划,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解释。

  产品研发是工业企业技术中心的核心工作,多由专业人员负责,但上海烟草集团技术中心原料室配方员戴泽国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本是研究烟叶原料“行家里手”的他,目前作为项目经理,带领团队为一款即将上市的产品做最后冲刺。这段“神奇”的经历,还要从技术中心的“项目经理制”说起。

  为了营造出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技术中心改变传统的“项目负责人”制度,创建出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项目经理制”,具体说来便是根据研究方向将所有项目分为应用基础、应用技术和产品三大类别,并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将项目分为三级,由科研人员公开竞争“项目经理”,并依据不同的项目方向和程度区别考核。“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打破了以往根据领域、级别划分项目的界限,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为科研工作注入新动力,并且营造出‘包容失败’的氛围。项目在实际运作中也培养了科研人员多方面能力,促进我们的科研人员向‘一专多能’转变。”该负责人介绍说。

  “科学的精神、责任的态度与包容开放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上海烟草集团各品牌实现快速发展。3年的时间里,“中华”品牌实现了“分组加工”的技术突破,拓宽原料适用范围、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为支持“中华”品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红双喜”品牌继续坚持年轻、低焦、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市场表现稳中有升;“恒大(烟魁1903)”、“中南海(超一流)”、“熊猫(硬经典)”等新型高端产品取得良好市场反响,高端产品集群效应显现;而“牡丹”等补充品牌也实现快速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创建优秀省级工业公司营销中心、技术中心活动,有力促进了上海烟草集团腾飞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上海烟草集团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行业实现上缴税利总额超过万亿元年度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