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烟:消费与技术要形成“共鸣”

2014-08-21来源:东方烟草报

  “‘敞开门做技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强化这样的观念。”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舒俊生告诉记者。

  舒俊生认为,能否“敞开门”,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技术本位”还是“市场本位”的问题。也就是说,市场消费,左右了品牌建设的两个端口:其一为起点,品牌与品类的研发与维护选择什么样的“焦点”,必然筑基于市场与消费;其二为终点,研发和维护的水平怎么样,必然最终要接受真实的消费检验。

  而真正实现技术与市场、生产与消费密切结合,并非易事。

  比如,以往历次市场调研,安徽中烟技术中心注意到,大多数消费者品吸卷烟,只讲“味儿”,不讲“香”;比如,有多年习惯的消费者尤其重视吸“第一口烟”的体验,而品吸师却因烟头密度和燃烧稳定性问题,要吐掉“第一口”;比如,消费者说卷烟“呛”或“辣”等等,在品吸师的评价中,却并无明确与之对应的指标。

  梳理和总结此类问题,带给舒俊生和同事们颠覆性的冲击。他们意识到,技术语言与消费评价语言间存在“壁垒”,顽固而且复杂;而“敞开门做技术”,必须打破这层壁垒。

  从品牌建设的实际看,有三套“语言体系”与之相关,即消费者评价语言、专家评价语言和技术语言;后者与前两者之间存在“呼应关系”----评价语言反映问题,技术语言则负责找到对应指标、做出一定调整,如此,品牌建设才构成“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提升。

  问题在于,经过多年磨合,专家评价语言与技术体语言的“互译互通”已经建立,其语言共性是精确、系统、稳定;而消费者评价语言的具体表达则往往含糊、笼统,存在“同义不同词、同词不同义”等复杂情况,标准化、专业化的评价体系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形成。

  因此,“敞开门做技术”,关键一点就是界定和厘清消费者评价语言,促成其与专家评价语言间的“互译互通”,进而彻底打破从评价到技术的壁垒。

  达成这一目标,专家首先得换位思考。“以前市场调研中,常有技术人员埋怨消费者不懂品吸。”安徽中烟技术中心员工程剑说,产品好不好,技术研发人员说了不算,消费者才是权威,“消费者的评价虽然有模糊性,但其体验客观真实。你只有切身理解其评价,才能感受其体验,才能将找到与之相关的技术和工艺指标”。

  消费者评价语言之所以模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复合性”。比如,消费者讲“味儿”,其实就是专家评价语言中的香气质、香气量和香韵;消费者说“劲儿大小”,其实就是说香气量的大小、烟气浓度的高低等。

  基于这一实际,安徽中烟技术中心做了三张表。第一张是消费者评价常用语言,第二张是专家评价常用语言,第三张是两种语言彼此的对应关系。根据这三张表,安徽中烟技术中心做成一套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词典”,旨在打通消费语言和技术语言两套评价体系。

  从架构设计上,“互译词典”将品牌品质描述划分成三大类,即香气特征、烟气特征和口感特征;专家评价常用语和消费者评价常用语,便统摄于这一大纲下。比如,消费者所说吸味“醇厚”,有三个基本要素,有劲、不辣、持久,分别对应了专家评价语言中的刺激性、浓度、劲头、余味等,就归类于烟气特征和口感特征。

  而为了更科学地反映整个市场的状况,在消费者评价语言的调研布局上,目前,安徽中烟在销区中选择了16个重点城市,其中北京、青岛、广州、成都、深圳作为固定调研城市。这几个城市有北方的,也有南方的,有东部沿海的,还有西南内陆的,市场需求覆盖面较广。

  “如果选点缺乏布局考虑,就难以触摸到整个市场的脉搏。”程剑解释。以广州和深圳为例,虽然二者地理位置接近,都是人口密集的“超级市场”,但选点布局还是将两个城市同时纳入,是因为二者本身的差异性----广州本地人居多,深圳则以移民为主,且两地人口年龄、文化构成不同。这样的差异性,必然使两地成为接受度和包容度不一样的两类卷烟消费市场。

  “敞开门做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技术与需求的“共鸣”。而在安徽中烟技术中心看来,这会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经济环境在变,人口结构在变,社会文化在变,消费心理在变,基于此,市场对卷烟的消费认知必将是变动不居的。在变幻的市场格局中,只有不断以变应变,技术与消费的“共鸣”才可为继、能持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