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考求解“三大课题” 努力推动陕西中烟改革发展

2013-07-26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陈晖

  近期,陕西烟草工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国家局凌成兴局长在有关会议和调研过程中的重要讲话,放眼行业发展,立足陕西中烟实际,对烟草行业改革的红利在哪里、发展的潜力在哪里、追赶的目标在哪里“三大课题”开展了深入思考。

  结合学习思考,笔者认为,在行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框架下,要推动陕西中烟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借势行业30年改革发展和陕西中烟10年奋进拼搏积聚的正能量,积极实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努力构建适度竞争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有效组合生产要素,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发展潜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具体来说,要以做大做强“好猫”品牌为主线,以转型提升、攻坚跨越为工作基调,正视三大矛盾,兼顾三个统一,突出三大战略,确保“321”目标圆满完成,力促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实现,以“三大课题”在企业层面上的有效破解,努力推动陕西中烟改革发展。

正视三大矛盾

  一是宏观经济下行与持续增长的矛盾。今年以来,陕西烟草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局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以干克难,狠抓落实,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但是,面对国内经济复杂严峻形势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对烟草行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冲击。从陕西中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虽然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但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效益增长速度趋缓的事实毋庸置疑,下一步要保持高位增长面临压力较大。

  二是行业品牌格局的深刻调整与“好猫”品牌自身发展的矛盾。随着“532”品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461”知名品牌格局初步形成,留给“好猫”品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虽然今年1~6月“好猫”品牌商业销量增幅连续6个月位居行业重点品牌第一位,但是“好猫”体量依然偏小,绝对增量不大。

  三是做大做强的目标与人才队伍的矛盾。近些年,陕西中烟在国家局“卷烟上水平”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坚持目标引领,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倾力狠抓市场营销,扎实推进基础管理,持续提升规范水平,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企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愿景相比,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素质不强的问题依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这就为我们适应形势变化和肩负公司战略发展的任务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兼顾三个统一

  一是统筹兼顾扩规模与提结构的统一。规模小、体量轻、结构低是“好猫”品牌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把扩大“好猫”规模、占领市场份额作为首要任务,把提结构、增价值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特色占位扩规模,实现“好猫”品牌规模和价值同步协调提升,加快“好猫”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统筹兼顾改革与发展的统一。事实证明,陕西中烟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改革必须为发展服务。回望陕西中烟十年发展历程,其实质就是改革发展的历程,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改革与发展的统一。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创新健全考核、激励、培训、晋升、约束机制,真正在效率、活力、动力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三是统筹兼顾规范与效率的统一。随着行业、企业改革发展和内部各项管理的深入推进,社会对烟草行业关注度不断提高。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和自身实际,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既要规范又要效率的问题。要尊重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价值规律,更加注重基础管理,更加注重效率提升,更加注重约束监督,确保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树立负责任的烟草企业形象。

突出三大战略

  一是品牌发展战略。当前,在卷烟产销增速下降、计划资源增量收窄、联营提升税利有限的情况下,作为陕西中烟来讲,要充分发挥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促发展、眼睛向内谋发展、依靠品牌求发展,力促内生增长,增强发展竞争实力,努力把品牌做精、做特、做强,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发展之路。

  二是创新驱动战略。技术创新方面,坚持以求新、求变、求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好猫”品牌清润香型品类构建,形成支撑“好猫”品牌发展的独有核心技术;营销创新方面,深化营销中心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实施与品牌发展相适应的营销策略,不断提高精准营销、工商协同、市场维护、品牌培育的能力和水平;品牌文化创新方面,深入挖掘“好猫”品牌文化,实现“好猫”品牌文化与延安红色文化、陕西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尽快把“好猫”品牌打造成区域性强势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多点支撑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主动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对蒙古、罗马尼亚投资建设烟草相关产业的管理,逐步扩大投资领域,为提高中国烟草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统筹合作品牌的加工生产,严格工艺质量管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相互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同质化加工水平,努力实现双赢;坚持主业做强、适度多元,在做精做强主业的同时,积极培育相关优势产业,使其成为主业的有力补充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