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烟:管理就在身边

2013-01-09来源:湖南中烟

  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为实现发展方式由规模型向效益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牢牢把握管理实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以标准规范管理,以满意提升服务,以创新促进发展,以竞争激发活力,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如果将湖南中烟的企业管理工作比作一条大河,那么下面的五个故事就是大河中的几朵浪花。这些发生在员工身边的故事,是湖南中烟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的生动体现。

 

    增加两个字,节约2000万

  曹晓辉是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节能办公室(下文简称节能办)的专职能源管理员,负责全厂的能源统计与管理工作。节能办设在动力车间,除专职能源管理员外,制丝车间和卷包车间还各设有一名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本车间的能耗统计与分析。

  企业用能管理情况,曹晓辉基本“说得清”。但全厂用能分布广、能源品种多、技术性较强,企业用能要“控得住、降得下”,仅凭他们三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怎么办呢?新增能源管理员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调动全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节能工作才能向纵深推进。

  思路确定后,2009年,长沙卷烟厂动力车间将节能办改名为“技术节能办”。增加“技术”二字,就意味着全厂技术人员都被纳入进来,成为兼职能源管理员。

  改名的同时,动力车间还将节能纳入技术人员的工作标准和绩效考核,促使技术管理由传统的设备操作维修管理向设备技术节能管理转变。同时,他们通过修订技术文件、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活动,将节能理念传达到班组、员工,将节能措施落实到生产各环节,营造了自上而下讲节能、抓节能的良好氛围。

  仅仅增加两个字,3个人的节能办就变成了几十人、几百人的技术节能办。虽然全厂的专职能源管理员还是只有曹晓辉一人,但兼职的能源管理员越来越多了。节能办变成技术技能办,带来的是能源管理思路、管理方法、控制手段的转变,带来的是5年来累计节约能源费用2000万元以上的节能成果。

管理絮语

  “说得清、控得住、降得下”,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能源利用方面对烟草工业企业的要求。“十一五”以来,长沙卷烟厂综合能耗下降了26.7%,产品和产值总节能量均超过万吨标煤,节约能源费用2096万元,荣获长沙市“节能示范单位”称号。

  可见,从“节能办”到“技术节能办”,两字之差,包含的却是精妙的管理之道。

    1℃的执著

  2008年,在湖南中烟烟叶仓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会上,各卷烟厂针对公司《原料养护管理办法》中的高温季节室温控制标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湖南中烟烟叶仓库点多面广、条件不一,特别是外租仓库条件有限,室温很难控制,仓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会上,大家都建议将高温季节室温控制标准由32℃提高至33℃。

  仅仅1℃,调还是不调?原料采购中心副主任黄志远犯了难。会后,他组织烟叶养护管理员对各卷烟厂烟叶仓库高温季节的室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近三年来,外租仓库高温季节室温超过32℃的天数平均达41天,时间跨度为三个月;如果将控制标准提高1℃,即提高到33℃,室温超标的情况降至平均10天,时间跨度仅为一个月。

  行业标准规定,如果存在室温超标的情况,必须对仓库中的烟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通过强制降温、通风降温、翻剁降温等措施确保烟叶安全。若维持在32℃,在室温超标月份,每个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水分、虫情、包温及霉变检查,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降温。若提高1℃,则仅有一个月需要进行检查,工作量减少、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但是,烟叶冲烧霉变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3~5倍,烟叶的醇化质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孰重孰轻,不言自明。烟叶安全是一道必须牢牢把住的“门”。黄志远用统计数据和事实说话,坚持原有标准,得到了各卷烟厂的理解、支持和认同。

管理絮语

  生活中,我们也许感觉不到1℃之差,但在质量管理中,1℃之差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影响。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门”,不可轻易打开。湖南中烟仓储管理始终严格坚持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范和技术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

  一条无形的线

  在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有一个“无形的线”的故事。

  走进常德卷烟厂,您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上、下班的员工按照不同的路线进出,三人成行,多人成队,像是走在一条无形的线上。无论哪个车间,人流、物流都秩序井然。

  两年前,常德卷烟厂各车间地板上标出了一些线条和箭头,用来指示上、下班员工的不同走向,避免交接班期间两班员工按相同路线进出造成人流、物流混乱。他们规定,上班员工从工房大门的右侧进入生产区,从车间两侧走到各自所在机台;下班员工则从车间中间的通道走,从工房大门左侧离厂。

  行走路线刚划定时,有些员工不太理解,认为是小题大做。后来,他们渐渐发现按路线行走的确可以免去很多麻烦,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些规定的路线。规定慢慢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那些线条和箭头也早已磨没了。

  车间里的路线从“有形”到“无形”,员工从对路线的不理解,到渐渐适应,再到把它们装在心里,这就应了一句老话:习惯成自然。

  与行走路线类似,几年前,常德卷烟厂在各车间入口处设置了一个醒目的质量警示台,展示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并张贴了“疏忽1%=失去100%”之类的质量警示标语,使员工一到车间就接受到直观的质量意识教育。一段时间以后,警示台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盆漂亮的盆栽。“质量意识已深深印在员工心里、体现在员工日常工作中,形式上的规范已经失去意义了。”一位车间负责人这样解释。

  的确,常德卷烟厂每位员工心中都有一条无形的线,那是维护产品质量不可动摇的底线。

  “卷烟上水平”,管理是基础。如今,“标准”、“规范”、“流程”等字眼已为常德卷烟厂员工耳熟能详,已经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条条无形的线、一条条标准之线不断延伸、辐射,引领员工在通向品牌未来发展的征程中,留下一道道绚丽的色彩。

管理絮语

  对管理来说,乱象的根源在于失范,在于秩序的破坏。相反,井然有序的背后,则有一种自觉的秩序。

  理念、机制与制度,让无形的线成为习惯,这就是管理的真谛。

  “小气”的四烟人

  湖南中烟四平卷烟厂,一家年实现利税近10亿元的现代卷烟工厂,有时候却格外“小气”。

  不信,您不妨看看这些条条框框:尽量使用OA系统传递文件信息,打印文件时缩小字号,纸张双面打印;固体胶水用完随手盖好,以免干燥浪费;驾驶时平稳起步,缓踩刹车,降低油耗;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开会自带水杯,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林林总总多达4大类、30小项。

  制度约束得紧,节约的弦绷得就紧;管理上松一尺,消耗的结果就落一丈。在管理上,四平卷烟厂不仅“抠”得紧,更“抠”得细。他们建立了统一的财务中心和成本控制中心,参照先进厂家的物耗标准,按照“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重新核定烟叶、辅助材料、水电气能源等各项定额指标,同时加强跟踪控制,将管理成本分摊到人。

  自2010年以来,以“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米盘纸、一张盒皮、一方气、一个零部件”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节能活动在四平卷烟厂从未间断。“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能省的绝不多花、该花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些已经成为四平卷烟厂员工们的共识。

  这种“抠门”的管理制度,不仅促进了员工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更激励着员工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千方百计去“抠”。

  制丝车间的王忠玉,是设备维修的“一把好手”。他有一个“百宝箱”,这个小箱子是废品废料的安身之所,施工剩余的边角料、拆卸阀门时废弃的螺栓、“退役”的螺栓螺母垫片等等,都会被他捡起来。

  “这东西扔了怪可惜的”、“小东西不好找,有时也能派上大用场”,这是经常挂在他嘴边的话。的确,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一次又一次解了设备维修中的燃眉之急。

  动力车间的石井尧,是一名普通司炉工。老石因患直性脊椎炎,有点罗锅儿。尽管走路不太方便,但他腿脚特别勤。为了提高供气质量,他每天都要小跑着往返锅炉房和车间现场好几趟,把供气时间和气量大小卡得恰到好处,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制丝车间的夏日亮与鲍玉双是两名辅助工,他们日常的主要工作是现场清扫。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他们业余时间还自己动手搞些小发明,车间里的资料文件夹、水桶、拖把等等都是他们的“杰作”。材料全都是废弃的,比如资料文件箱是用废纸箱做的,水桶是用过期的香精香料桶剪成的……别看都是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用起来可比从超市里买的好用多了,而且更耐用。

管理絮语

  节约,不仅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更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新的环境资源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平卷烟厂员工把“提倡过紧日子,不过苦日子,为了过好日子”的思想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赋予了节约更加丰富的内涵。

  被折腾的“方盒盒”

  机器轰鸣的车间里,一块上下移动的大铁板(复压头)望着下方轨道上的“方盒盒”(成品箱)笑道:“嗨,兄弟,终于来了,这一路感觉如何?”

  “嗨,别提了!这一路一会儿热一会儿冷,一会儿干一会儿湿,折腾死我了。”“方盒盒”答道。

  “哈哈,习惯了就好啦!嘘!来人了,先不聊啦!”话刚说一半,大铁板便把嘴闭上了。

  “方盒盒”扭头一看,果然有人来了。

  只见一名男员工走到轨道边的一台电脑前,看了看屏幕上的曲线图,问身后的女员工:“刚才检测的样品是018号吧?”

  “是的,水分12.4%。”女员工翻看手上的本子。

  “好,知道了。”男员工拿出一个对讲机,“08呼01,08呼01!”

  “01收到!”对讲机里传出一个男声。

  “请到打包岗位来一下。”

  “好,马上到!”

  不一会儿,工号为01的男员工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怎么了?”

  “是这样的,我刚按流程询问了委托单位那边的气候和仓库情况,客户说他们那边湿气较重,仓储条件不是很好。我琢磨着,我们的烤机水分是不是调整一下?刚才018号成品水分含量是12.4%,处于标准上线,虽符合加工工艺标准,但是发货到客户那里,估计放不了多久,成品水分还会上升。”

  “嗯,你分析得不错。这样吧,我们跟客户建议,水分走中线标准,这样就能保证收货后的存放质量。”工号为01的男员工回答说,“我先安排人把018号返回到上道工序,把水分调整一下。”说完就转身朝轨道旁走去。

  “018号?不是说我吗?”“方盒盒”嘀咕着,看了看贴在身上的条形码。

  几分钟后,一辆有着粗壮双臂的叉车停在了“方盒盒”身边,强有力的抱夹将它夹起。

  “老弟,别怕!你很快就会回来的!”“方盒盒”身后传来大铁板的声音。

管理絮语

  “方盒盒”(成品箱)与大铁板(复压头)的见闻、员工的对话,反映了浏阳天福打叶复烤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根据不同客户、不同需求或情况,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细致地为客户考虑的服务态度。他们,真正树立起了以客户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意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