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烟厂:围绕“素质能力提升”着力优化队伍结构

2012-08-14来源:上海卷烟厂

高技能人才培育流程

  今年以来,上海卷烟厂按照集团“素质提升年”和“235”主题教

  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华专线”全面投产前的各项工作,把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优化队伍结构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兼顾“专业侧重、发展趋势、队伍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工厂规划了4个层次、17个专业方向的“两高”人才队伍规模及培育方案。

  根据“中华专线”技术改造进程,工厂对高技能人才突出培育重点,完善培育机制,通过“六个注重”,着力培育一支与“中华”品质要求相适应的一流人才队伍,作为提升工厂“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注重通道设计

  目前,围绕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工厂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新进员工开始,通过层层理论培训、岗位实践、经验积累、选拔考核的流程,逐步发展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培育、晋升模式,注重通道设计,形成了一条高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通道。

  注重选育结合

  为持续优化工厂专业维修人员队伍整体结构,积极满足“中华专线”的人员需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工厂逐步形成了选育结合,加速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自2008年起,工厂启动了“后备维修人员”选拔工作,通过层层选拔,再依次经过社会专业机构理论和实操培训、跟班排故训练、赴烟机厂实地拆装培训等环 节,确保受训人员的综合能力达到培育的目标要求。目前,已有70名“后备维修工”完成所有培训内容,并进入见习带教阶段,其中近20名佼佼者已正式走上维 修工岗位。

  同时,自2008届新进机电类 管理人员定岗开始,工厂针对这批专业技术队伍的“新鲜血液”,开拓思路,大胆尝试,新设了“助理维修工程师”这一岗位,旨在通过从事基础维修岗位的工作, 与一线维修工共同参与车间的项修、轮保、周保等工作,加强他们对基础维修技术和工作要求的掌握。目前,工厂共有24名“助理维修工程师”,他们活跃在生产 一线的操作和维修岗位,在充实自身维修业务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充实了生产一线的技术维修力量。

  注重规范培训

  随着“中华专线”技改项目进程的加快,新设备、新员工不断引进,工厂要求,在3年时间里培养近300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技能类操作人员。为了缩短培训周 期,规范操作手势,工厂对标日本JT公司,改进原有新员工培训体系的不足,建立了标准化培训模式。一是制定了以“培训课程标准化、培训师资标准化、培训周 期标准化及培训考核标准化”为要素的标准化培训框架,会同相关部门开发了系列标准化课程,形成了《上海卷烟厂技能类员工标准化培训课程目录》。二是以现有 “岗位资质认证”培训教案为蓝本,融合作业指导书、工艺和管理标准等标准化文件相关要求,结合生产作业岗位实际,试点形成了“通用要求、基础技能、专业技 能”相结合的标准化培训模块化课程体系。三是确定了2至3个月为一个培训周期,并设计了“三班机台锻炼,到日班理论培训,再到三班独立操作”的标准化培训 流程,进行理论与实操、三班与日班的反复交替。厂部和车间共同实施理论和实操考核,确保了新人培训的规范化和高质量。

  注重技能鉴定

  工厂始终遵循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烟机设备专业维修技师资格和高级技师资格的鉴定工作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推手。

  工厂积极挖掘和筛选基层一线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潜质的维修人员参与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的鉴定,让他们重回“课堂”参与培训。在整个培训鉴定过程 中,工厂结合每一位学员的个性情况,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为每一名学员配备了专门的带教老师,并明确了每一位带教老师的带教目标与任务。

  通过理论培训、绘图测绘、拆装训练以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等环节,提高了技能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并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式”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考核激励

  为了使高技能人才在专业技术技能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工厂始终坚持通过全面的考核机制来评价他们的专业贡献度,考核结果作为阶段性年度评价和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在技师层面,通过采取“四纵”加“五横”的考核模式,从“技术领先、服务意识、技术总结、技术扩散”四个维度,通过“服务对象、团队成员、直接上级、部门人事主管、工厂人劳科”五个层次,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

  在高级挡车工和主修工层面,不但考核“产、质、损”等传统的技术指标,也融入了“职业资格、复合技能、模范作用、技术传授”等考核内容。近年来,每年的主修工新聘率约20%、高级挡车工新聘率约70%。

  注重技术传授

  技能型人才队伍作为工厂宝贵的人才资源,工厂通过教学相长,在保持队伍整体技术技能提高的同时,也保证了队伍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推动工厂人才培育良性发展。工厂将“技术传授”和“技术扩散”都纳入其岗位职责,形成了“以老带新”、“技能传授”的培育带教模式。

  另一方面,为更好地保证技术扩散的效果,工厂还培育了一支具有101人规模的内部兼职教师队伍。无论是在实施标准化培训、复合型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资 格鉴定,或是各类技能竞赛、项目攻关等工作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还承担了国家局鉴定中心的行业教材、题库开发以及外省市兄弟单位的职业资格鉴 定工作。2011年,工厂的兼职教师共承担各类授课任务累计1265课时,各类培训课件、教材近50套,编写各类试卷34套,充分发挥了技能人才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