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卷烟厂:打造重点骨干品牌合作生产定点加工基地

2011-11-30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张帅 陈景华

  坐落于西南工业重镇柳州的柳州卷烟厂,占地面积330亩,绿化面积达47%,拥有“花园中的工厂,工厂中的花园”的美誉,是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50万箱,在职员工870人,主要生产“真龙”、“甲天下”两个自主品牌和“双喜”、“利群”等合作品牌。2010年,柳州卷烟厂生产卷烟70.68万箱,实现工业总产值70.53亿元,完成税利41亿元,其中合作品牌达59.2万箱,产量居行业18家合作生产定点工厂之首。

  靠什么激发员工参与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热情?

  如何凝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怎样迅速提升工厂管理水平?

  2010年年初,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卷烟厂启动了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活动。在确立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后,柳州卷烟厂领导班子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

  通过研讨,他们理清了思路,将“打造重点骨干品牌合作生产定点加工基地”和“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活动有机结合,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柳州制造”管理模式,即柔性化的生产组织能力、均质化的产品保障能力、即时化的成本控制能力、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气聚人和的内部环境和高美誉度的社会影响力,明确了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方向和路径。

  系列改进:不断提升合作方满意度

  为推动对标交流制度化,2010年11月12日,广州卷烟二厂负责人带队到柳州卷烟厂回访,双方就推动两厂对标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柳州卷烟厂2002年开始进行加工烟生产,历经近10年品牌加工合作的生产探索,从最早的几千箱加工烟规模逐步发展到2010年的59.2万箱合作品牌规模,加工资源从原来的“灵芝”、“红山茶”、“好日子”、“红玫”、“红河”等11个品牌逐步集中到“双喜”、“利群”2个合作品牌上。

  作为品牌合作生产输入型企业,如何在创建活动中把握方向,明确思路,创出特色,是柳烟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要确立标杆,只有明确了标杆,才知道自己比什么、对什么,对标及创优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2010年3月,在“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启动大会上,柳州卷烟厂厂长郭志宏提出了要求。

  随着合作生产的深入推进,柳州卷烟厂开展了一系列内部服务改进活动。例如,他们将合作方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增强各岗位、各工序员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配合意识,使合作厂家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近日,记者在柳州卷烟厂采访时,遇到了广东中烟技术中心技术推广室助理工程师娄本,他主要负责原料物资协调、产品工艺质量保障等工作。说起双方的沟通协作,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有完善的问题反馈流程和制度,双方彼此尊重、信任,一直合作得很愉快。现在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及时与柳烟工艺科联系,他们的产品控制体系十分成熟。”

  “我们建立了原辅材料、香精香料的预警和防差错机制,使合作品牌原辅材料的准备率有了较好的保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项目攻关,使生产组织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提高了柔性加工生产能力。”柳州卷烟厂工艺管理科科长韦小玲告诉记者。

  在生产组织方面,柳州卷烟厂围绕订单生产服务进行专项分析,不断提高品牌合作生产效率和订单响应能力;在技术改造方面,根据合作方需求进行一系列工艺设备配置、工艺线路布局改造,以满足多级配方及不同生产能力的要求,打造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专业加工基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加强与合作方的信息共享,利用广西中烟搭建的合作生产管理信息平台,不断提高合作生产效率。

  2010年,柳州卷烟厂开展合作厂家质量与服务满意度调查,其中“成品烟内在质量稳定性”、“投诉处理情况”、“沟通交流的及时有效性”等七项指标得了满分。

四步循环:创优与对标深度结合

  今年3月15日,柳州卷烟厂锅炉房通过了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标杆锅炉房创建检查组的验收,成为全区第一个标杆锅炉房。

  柳州卷烟厂锅炉房去年全面完成了对锅炉冷凝水的综合利用,完善了锅炉房操作规程、能源考核细则,以及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积极导入设备管理新思路,严格现场管理,强化员工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效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从“部门级标杆”到“厂级标杆”再到“省级标杆”的跨越。

  这只是柳州卷烟厂创建活动的成果之一。

  创建活动启动以来,柳州卷烟厂坚持“对标、赶标、达标、创标”四步循环模式,实现创优与对标的深度结合,促进企业发展上水平。

  “立标就是找短板,对标就是赶先进,要把‘短板’补齐,把‘短腿’拉长,促‘长腿’变壮。”柳州卷烟厂副厂长陆万林如是说。

  他们针对制约执行能力和制造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进行指标分解、拓展和延伸,使对标内容涵盖生产运营和团队建设等各方面。厂级对标以创优指标比对和管理方法借鉴为重点,车间层面以盘纸、滤棒、缺陷烟等主要经济指标对标为重点,班组层面以相互对标为重点,个人层面以对标各类先进为重点,通过全员对标、处处对标、事事对标,形成以“标杆管理”贯穿创优全过程的推行特色。

  以创优指标为导向,柳州卷烟厂从差距较大的指标和管理弱项入手,重点抓住“潜力指标”,确定创优项目,组织专门的项目小组,以课题攻关为载体,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系统运行、风险防范、质量保障等六个方面,围绕14个核心课题项目,制定了有效的改善措施进行攻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坚持“横向加强交流,纵向深入推进”,推动从“对标”、“赶标”到“达标”、“创标”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产品制造水平”和“基础管理水平”。

  就烟叶单耗值来说,2009年,柳州卷烟厂生产的“双喜”品牌烟叶单耗为37.6公斤 /箱,而合作方“双喜”烟叶单耗为36.9公斤/箱。差距激发动力,柳州卷烟厂成本控制组迅速行动起来,以“‘双喜’牌号提质降耗课题”为切入点,成立项目攻关小组。通过与合作厂家的对标管理,打破传统惯性思维,优化技术参数;运用IE方法,改进核心工序制造流程、物料流转、成本控制及员工行为;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质量评估,成功使烟叶单耗从37.6公斤/箱下降至37.3公斤/箱。

  与此同时,柳烟物耗控制能力也不断提升,“双喜”、“利群” 等合作品牌的烟叶、嘴棒、盘纸等“三大物耗”指标,接近或超过广东中烟、浙江中烟等原产地的物耗水平;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由378箱/人·年提升至477 箱/人·年,单箱制造费由247.4元下降至194.6元,单箱管理费由565.1元下降至229元。

质量控制:全员参与实现“支支一流”

  2010年,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关注的两大创优质量指标“卷烟焦油盒标值与实测值偏差”和“包装与卷制质量检验加权平均值”上,柳州卷烟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后者得到99.2分的高分。

  优异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质量保障体系支撑。

  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他们以《品牌许可生产质量保障通则》为基准,构建了一套以“两项统一、六个强化、三个特色”为主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注:标准要求、检测方法两项统一,质量意识、自检方法、在线控制、质量追溯、质量分析、质量攻关六个强化,特色配方、特色工艺、特色管理三个特色);组织识别“合作生产”50多个关键控制环节,形成30多项过程控制要求;引入过程认证,提高产品均质化和优质化水平,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我们积极倡导‘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追求质量’和牢固树立‘丝丝、支支一流’的质量观,做到全员参与,全力把好质量关。”柳州卷烟厂企业管理科科长蒙永革对记者说。

  在生产过程中,柳烟人坚持“五个保证”,即保证生产操作行为规范、保证质量检测运行有效、保证原辅材料使用正确、保证生产环境控制达标、保证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力争“一次性把烟做成功”,做无差错能手,追求产品“零缺陷”;根据合作厂家要求及市场反馈意见,深刻剖析质量控制弱点,建立长线质量保障体系,做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质量追溯及时彻底、质量信息及时反馈、质量隐患及时排除、质量改进及时跟踪。

  优良的产品质量离不开完善的设备保障能力。在设备有效作业率方面,柳州卷烟厂强化“三级点检”,提高故障预防能力。以跟班点检为第一级点检,日常白班点检为第二级点检,专业点检为第三级点检模式,组织开展重点部位的点检,跨部门、跨领域开展联合点检,实行点检记录到现场、进系统,点检信息形成闭环的新模式,提高故障的预防能力。

  此外,柳州卷烟厂还创新“轮保”模式,提升设备维护水平。建立健全轮保组长负责制,完善轮保组长工作职责,加强轮保组人员的统一指导和调配;导入设备成本管理理念,科学制定轮保周期,优化轮保流程;从部件寿命周期及产品质量状况等综合分析和论证,确定轮保的内容。

人才工程:特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卷包车间操作工王丽容今年44岁,与其他操作工相比年龄偏大,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她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参加工厂组织的强化培训,在今年5月的全国烟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中,王丽容取得了96分的优异成绩。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为提高员工对品牌合作生产的适应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充实人才力量,柳州卷烟厂结合职能定位,积极实施“1+3”人才工程,分层次地抓好管理专家、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打下了基础。

  创优活动启动后,他们积极与行业先进厂家员工技能培训模式对标,有计划、系统地构建以技能提升激励约束机制平台为基础,目标体系、支撑体系、课程体系、培训体系、评估体系有机结合的员工技能提升管理体系。在对标行业先进单位做法的基础上,柳州卷烟厂建立起了综合培训体系,通过分类评估员工技能现状,制定网络在线学习计划等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工作常态化。

  导入“目标管理”,建立技能提升新机制。实行员工技能提升目标责任制,以签订技能提升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技能提升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机台、岗位。树立各岗位的“技能提升”标杆,以“标杆”带动员工技能整体水平的提升。

  实施“8+1+1”,开创技能培训新模式。每天工作8个小时后,用1个小时集中学习,每周进行1个小时的实操训练,采取面授、实操、岗位训练、班组结对、自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形成了方式灵活、充满活力的培训体系,通过定期评估、专项考核的方法,保障技能提升。

  开展“以试促训”,拓展技能提升新渠道。依托内部培训师,每月对三支队伍进行一次集中测试,操作、维修队伍考技能,管理队伍考生产经营知识,技术队伍考专业技术理论,以测试、测评保证学习、培训的效果。

  “自从推行了这套员工技能提升管理体系后,我们车间技能考试通过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了90%以上,现在70%以上的维修工都是技师了。”柳州卷烟厂卷包车间副主任贾建双告诉记者。

  2010年,柳州卷烟厂共开发培训课程79种,组织单点课131次,整理维修案例81个,开展培训项目1098项,全厂人均培训时间25.15小时,被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全国烟草行业‘十一五’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气聚人和:文化理念引领企业新发展

  “她默默地在卷接机长位置上坚守了十多个年头,虽然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没有惊世骇俗的丰功伟绩,却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的价值。她就是卷包车间乙班15#卷接机长郭素梅……”这是柳州卷烟厂201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一段颁奖词。

  “气聚人和”是广西中烟的特色文化。在创建过程中,柳州卷烟厂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大力宣传“忠诚文化”,积极开展“忠企孝亲,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将传统美德“忠”、“孝”、“诚”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合作生产中,广泛树立“忠心对事业、孝心敬父母、诚心待同事、感恩报企业”的良好美德。

  “我们坚持忠诚文化与廉政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中层干部的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的意见征集和新任中层干部的廉政谈话,每年组织各级干部及管理人员到柳州市干部教育警示基地参观,培养党员干部忠诚于事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党办主任虞友新告诉记者,“坚持忠诚文化与目标考核相结合,通过开展主题演讲、征文比赛,增强了员工的奉献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此外,柳州卷烟厂每年都会组织评选“真龙英雄”、“巾帼之星”,发挥典型带动效应;坚持“读好书、选好书、讲好书”,结合今年“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了《带着责任干工作》、《工作就是责任》等系列书籍,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31次,参加人次达741人(次),收到心得体会824份,员工“百字承诺”达到100%。

  在柳州卷烟厂采访时,记者还听到了“四个感恩”的说法:感恩行业,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把全体员工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国家局 “532”、“461”品牌发展战略层面上;感恩社会,积极参与柳州市新农村建设,从2007年起连续5年抽调中层骨干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帮扶助教,累计援助资金达70万元;感恩企业,通过开展“我与企业共奋进,我与真龙同发展”、“党团员艰苦奋斗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员工树立忠于企业、患难与共的价值观;感恩员工,积极开展“情暖重阳”、“红色访问”等主题活动,慰问离退休和病困职工,营造温暖和谐的文化氛围,企业于2010年获得“全国烟草行业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

  “我们将星级班组、青年文明号、模范职工小家与质量诚信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打造质量、服务、诚信、协作团队标杆,提升质量保障的诚信度。”工会副主席巫燕说,柳州卷烟厂曾两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10年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 “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