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

2011-11-02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曹祥金

      打叶复烤是连接烟叶生产和卷烟制造的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优化烟叶资源配置,使打叶复烤企业更加适应卷烟工业发展的需求,2009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关于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省为单位重组整合打叶复烤企业。

    2009年12月,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揭开了行业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的序幕。截至目前,已有云南、贵州、湖北、山东、安徽、湖南6省打叶复烤企业完成重组整合。

    如今,重组整合工作运作已近两年。事实证明,重组整合后的打叶复烤企业正在书写新的篇章,向着现代加工企业的目标加速迈进。

管理运行呈现新模式

    重组整合前,云南8家打叶复烤企业“各自为政”,布局分散、加工规模小、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卷烟工业企业越来越高的生产要求。

    云南烟叶复烤公司负责人介绍,尽管打叶复烤企业存在规模、管理、技术等诸多问题,但总结起来,集中表现为两点——小和散。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尽合理造成的。地市级局(公司)控股管理打叶复烤企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烟叶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也制约了复烤企业规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重组整合后,云南8家打叶复烤企业组建成1家专业性打叶复烤公司。成立后的云南烟叶复烤公司管理运行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地市级局(公司)股份统一划转至省局(公司),加大工业企业增资扩股力度,形成了工业参股、商业相对控股的形式;传统的分级负责制转化为公司与工厂的业务流程一体化,业务的点状分布转变为完整的线性连接;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技术标准管理、物资管理实现“六统一”,有力保障了重组整合后的高效运行。

    云南烟叶复烤公司是行业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后由传统工厂制向现代公司制转变的一个缩影。重组整合后,复烤公司和复烤厂形成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两级管理模式:复烤公司主要承担发展规划、财务预算、加工计划、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等职能,各复烤厂承担质量保障、成本控制和安全生产等职能,解决了复烤公司统一管理“统什么”和复烤厂分级管理“分什么”的问题。

    “重组整合不能一刀切,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我们通过总结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后的运行规律提炼出了两种模式。”中国烟叶公司副总经理吴洪田介绍, “在加工规模较大的省份,如云南、贵州,实行一个法人、多点加工的母分公司模式;在加工规模较小的省份,实行以大厂为法人吸收合并的延伸管理模式,如在安徽省由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合并华圆烟草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管理输出实施统一管理。”

集中加工取得新进展

    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前,就地加工是烟叶复烤加工的主要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烟叶的跨区域流动。

    2009年,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有5家复烤加工点,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则有8家。分散加工致使同一等级的烟叶之间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给品牌均质化生产带来了困难。

    重组整合后,云南烟叶复烤公司选择了上烟集团、湖南中烟、中国烟草云南进出口公司3家单位试点集中加工烟叶。2010年,上烟集团在云南的加工点减少到2个,湖南中烟减少到4个,3家试点单位实现烟叶跨州(市)流动151.4万担,占集中加工总量的54%。

    在贵州,工业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加工地点和数量,这使得省内烟叶实现了无障碍流通。2010年,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为24家工业企业提供了加工服务,下属7家复烤厂与工业企业组成的“加工对子”由2009年的61对优化为49对。同时,贵州烟叶复烤公司还确立了未来3年每家工业企业只在1~3个复烤厂加工、每家复烤厂只加工3~4个工业企业烟叶的目标。

    重组整合促使打叶复烤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烟叶加工资源配置,提高烟叶集中加工和规模化生产水平。从工业企业的反馈来看,集中加工后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均匀,烟叶内在质量稳定性和烟叶可用性均明显增强。

    集中加工有力推动了打叶复烤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云南烟叶复烤公司积极开展配方打叶,烟叶利用率、可用性和均质化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工业企业的认可。贵州烟叶复烤公司积极推行“一厂一策”——将湄潭复烤厂作为“中华”原料加工基地,铜仁复烤厂作为“芙蓉王”原料加工基地,贵阳复烤厂作为出口原料加工基地,努力为工业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技术创新获得新突破

    如果说质量是打叶复烤企业的生命,那么技术创新则是保持其生命活力的“维生素”。

    实践证明,重组整合后,打叶复烤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比如,2010年贵州烟叶复烤公司有15个技术标准通过审定,参与制定的ISO12030“烟草及烟草制品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电离辐射法”标准,成为我国烟草行业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在配方打叶复烤加工方面,他们与工业企业共同开发新的打叶复烤加工配方技术,并逐步引入化学指标分析控制的理念。

    比如,华环公司开发了“中华”原料均匀性配方加工新工艺模式,建立了“中华”原料加工参数体系。同时,他们努力推行复烤企业与工业企业“一体化”战略,着力将技术中心建设成为“中华”品牌原料的打叶复烤技术研究中心、原料理化检测中心、原料样品管理中心。近年来,他们与上烟集团共合作实施19项科研项目,获得检测自动化系统等8项专利。

    人才是创新之本。重组整合后,打叶复烤企业积极打通人才发展通道,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如华环公司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方案,打通专业类、技能类和管理类人才晋升通道,目前已建立了一支由技师7人、高级工83人、中级工150人组成的技能人才队伍。

    此外,为打造高水平的复烤人才队伍,一些工业企业也与复烤公司共同搭建起了人才培养平台,复烤厂组织相关人员到工业企业学习化学分析、评吸、质量监控等知识,工业企业组织配方师到复烤厂学习打叶复烤工艺知识。在上烟集团,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就有机会到复烤厂实地学习。这种形式既促进了人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也推动了打叶复烤企业的技术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