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工业增加值分析

2011-09-22来源:中国烟草作者:桑运良

    何谓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成果在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之后的余 额,是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具体计算公式是: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的核心经济指标。它能够全面地评价和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贡献。企业利润、上缴税金等单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狭义性,未包括社会分配、科技进步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的资金和费用等因素,而工业增加值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它不仅包括利润和税金,而且还包括以工资形式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及相应福利基金、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以及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固定资产投资等。因此,用工业增加值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贡献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

    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

    对工业增加值的基本评价分析, 一般采用四项指标:工业增加值总额、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业增加值)。这四项指标综合构成了企业工业增加值指标评价体系,对其系统分析,即可评价行业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按照上述指标评价体系,将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与国民经济工业其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工业增加值持续快速提升,高于卷烟产量增速。“十五”初期,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为1193.07亿元,2009年底增长至3817.34亿元,增加两倍以上,同期卷烟产量则仅增长34.74%(见表1)。“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虽然受计划总量控制,卷烟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3%~5%,远低于其他工业品增速,但工业增加值仍然保持10%以上的年均发展速度,高于产量增速。“十五”期间,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3%,高于产量增速10.95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同样高于产量增长率。

表1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卷烟产量及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

    注1: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烟草制品业包含卷烟制造和烟叶复烤。
    注2:为便于和工业其他行业比较,保持计算方法、口径一致,对比时统一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数据尚未发布)。

    2009年,国家再次上调了烟草消费税率,但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仍然保持了9.87%的较快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8%,比2008年略有提升。在工业各行业中排名第17 位,与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两个重工业行业规模相当。在轻工业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6.60%,排名第3位,仅次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纺织业两个行业。

    工业增加值率高位提升,稳居全国前列。工业增加值率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直接反映行业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的效果。“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率整体稳定在29%左右。在39个工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工业增加值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率为77.5%,略低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大幅度领先其他行业。扣除烟草消费税后,行业工业增加 值率约为35.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在轻工业中排名第三,略低于饮料和医药制造业。

    2009年,全国有28个行业工业增加值率高于“十五”初期,其中烟草制品业上升13.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全员劳动生产率迅猛提升,十年提升三倍多。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企业的生效率和劳动投入经济效益,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它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计算得到的。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烟草行业卷烟生产技术设备逐步更新,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不断升,从而使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迅猛提高。由“十五”初期的44.19万元/人提升至“十一五”末期190.58万元/人,增长三倍多,平均每年提升18.30万元/人,年均增长20%以上。

    总体上看,烟草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较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烟草工业生产经营特征

    “十五”期间,国家局明确提出了“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大力推进“工商分开”和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国家局党组将“卷烟上水平”确定为行业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经过多年深化改革与发展,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卷烟结构提升、成本费用控制和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烟草工业生产经营呈现出新的特征。

    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升,效益贡献率逐步提高。影响工业增加值变动的因素很多,但总体上看,可大致分为两类:规模因素(产量)和效益因素(每万箱工业增加值)。下面,以此对烟草 行业工业增加值进行分析。

    “十五”初期,行业每万箱工业增加值仅为0.34亿元。“十一五”末期提升至0.95亿元(见表2)。“十一五”期间 ,效益因素对工业 增加值提升的贡献率为74.67%,比“十五”期间提高5.53个百分点,是卷烟规模贡献率的三倍左右,行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对卷烟规模依赖程度降低,更多依靠效益水平提升。

    “十一五”末期,全国18家中烟工业公司中,8家企业效益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烟草集团、湖北中烟效益贡献率最高,且提升幅度较大,超过20个百分点。上海烟草集团每万箱工业增加值最高,为2.26亿元;江苏、浙江、湖南和云南中烟超过1亿元。

    企业活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各中烟工业公司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各项主要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2010年,与“十五”初期相比,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加近三倍,年均增长16.01%。云南中烟工业增加值在行业 内始终保持第一,“十一五”末期达到825.95亿元,上海烟草集团、湖南中烟超过450亿元,均比“十五”初期增加 三倍以上。

    “十五”与“十一五”十年间,行业工业增加值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十一五”末期,上海烟草集团工业增加值率最高,为98.03%,江苏和湖南中烟在90%以上,浙江、云南、湖北、福建中烟也达到80%以上的较高水平。

    行业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十一五”末期,上海烟草集团最高,为808.58万元/人;浙江 中烟786.76万元/人,位居第二;江苏、广东、福建、湖北中烟超过300 万元/人。

    企业间强弱差距扩大,大企业格局显现。随着行业改革的持续深入,联合重组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间差距呈现持续扩大态势。

    “十五”初期的2001年,前五名企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值为139.63亿元,比后五名企业均值高出117.90亿元。“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差距扩大至402.49亿元,平均每年扩大31.62亿元。

    “十五”期间,前五名企业平均工业增加值率为78.80%,比后五名企业高出18.20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仍然保持17.1个百分点的差距。

    “十五”初期,前五名企业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17万元/人,比后五名企业高出120.96万元/人。 “十一五”末期,差距扩大至403.06万元,平均每年扩大31.34万元。

    为比较行业18家中烟工业公司综合效益,通过对工业增加值总额、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四项指标分别赋以相应权重,建立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可计算“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各 中烟工业公司综合效益得分,得出具体排名。排名结果,上海烟草集团、云南中烟和浙江中烟在前三位,湖南中烟、江苏中烟分列第四、五位。与“十五”初期相比,湖北中烟发展势头最为强 劲 ,上升8个位次, 至第六位;川渝、陕西中烟上升4位;广西中烟上升2位;上海烟草集团、湖南中烟、安徽中烟和贵州中烟均上升1位。

表2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影响因素变动情况

 

    注:表中增加值使用行业统计数据,与表1中国家局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略有不同。

    思考   提高工业增加值的途径

    提高工业增加值相关各项指标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细化行业对标指标,注重与国外烟草比较。自2009年开始,行业对标工作全面展开,各企业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有效的对标管理工作。目前,行业卷烟工业对标指标包括效率指标、能耗指标、费用指标和成本指标四大类,共细分42个指标。其中效率指标和成本指标两项较为详细,能耗指标和费用指标只涉及总量对比。下一步可根据行业实际情况,扩大对标范围,除烟草工商企业外,增加烟叶复烤、烟机生产、丝束生产、薄片加工、材料及其他企业;进一步细化对标指标,费用指标中除三项费用率指标,增加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及相应子类明细指标,三项费用中增加相应的中间投入比重指标,能耗指标中增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等生产物排放指标。同时,可相应调整“优秀卷烟工厂”各项评价指标,并加强与国外烟草公司先进水平对比。发挥重点品牌带头作用,提升低焦油卷烟结构。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人们对卷烟危害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低焦油卷烟的开发成为趋势和必然。与普通卷烟相比,低焦油卷烟具有节约资源、降低危害两大优势。近年来,行业低焦油卷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也应看到,目前行业低焦油卷烟规模和效益贡献度依然有限,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价值的领军品牌还相对缺乏,重点品牌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其品牌总销量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培育低焦油卷烟大品牌要发挥重点品牌的榜样和带动作用。作为行业卷烟品牌发展的领跑者,重点品牌尤其是其中的强势品牌在减害降焦技术的创新应用及市场成熟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要在保持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低焦油的风格特色,提升低焦油卷烟结构,确保“低焦高档”、“低焦低害”。加强企业基础管理,降低中间投入比重。“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卷烟工业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中间投入占总产值比重逐年降低,由2001年的40.59%下降至2010年的29.64%,降低10.95个百分点。但工业企业间差距较大,有12家中烟公司中间投入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企业应树立节约观念,把节能降耗作为降低中间投入的重要手段。向节能降耗要效益,必须用不断的技术创新完善节能降耗手段。从装置设计开始,从源头上就开始控制成本,实现节约目标。开展设备技术改造,挖掘现有设备节能潜力,消除节能瓶颈,提高现有设备节能能力。组织优化生产方案,努力降低生产能耗、物耗。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精细化、持续有效型的转变。 “卷烟上水平”是对行业“十二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发展的科学规划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随着“卷烟上水平”的不断推进,烟草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必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将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