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推动湖北中烟勇立行业发展潮头

2011-07-20来源:烟草在线作者:曾亦钢

  何谓“敢为人先”?顾名思义就是指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为人先是一种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是一种过人的胆识,是一种超常的气魄。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烟草行业逐渐由计划经济下的完全垄断转向专卖专营下的竞争,在这近三十多的发展进程中,有的企业从辉煌到退出,有的企业在逆境中崛起,有的企业几经沉浮......尽管身处专卖专营的体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竞争。事实上,身处专卖专营的中国烟草市场,其竞争同样激烈,其竞争同样需要敢为人先的精神,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尝试,敢于争创一流。

  敢为人先的湖北中烟

  在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湖北中烟就称得上是这样一家敢为人先的代表企业。在以云南系、湖南系、上海系为代表的第一集团竞争格局下,湖北中烟并不甘于落后,也不甘于沉默,反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奋进。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湖北烟草工业正在处于一个生死存亡的边缘地带,表面上是18家卷烟生产厂割据一方、各自为政、日子也都过得还可以,但繁荣的背后却是散、乱、弱、小,与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烟草工业企业相比,一盘散沙的湖北烟草工业根本难于与之进行抗衡。湖北烟草工业若要成为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代表企业,无疑迫切需要改变当时的那种散、乱、弱、小的发展状况,把18家卷烟生产厂聚拢在一起,把分散在18地的各股力量聚集在一起,产生“握指成拳”的力量。

  正基于此,湖北烟草工业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尝试,敢于争创一流,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的重组,尽管在重组推进中,难免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压力,但顶住阻力和压力的湖北烟草工业还是在艰难中一步步推进,对规模较小的卷烟生产厂进行关停,对规模适中的卷烟生产厂实施联合,再此基础上组建竞争力更强的烟草工业企业。通过破釜沉舟式的整合,18家卷烟生产厂成为了1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烟草工业企业,“18归1”,分散在18地的各股力量,在湖北中烟的这面大旗之下,汇聚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20世纪末期的那次省级范围内的地方重组中,发挥敢为人先精神的湖北中烟无疑成为了典型的“样本”之一,通过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的重组,湖北烟草工业才得以“凤凰涅槃”。在完成“18归1”的重组过后,湖北中烟又开始走出省内,进军全国,积极尝试在跨省范围上的重组,继续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2009年,湖北中烟与黑龙江烟草工业实施跨省重组,湖北中烟以出资入股的形式拥有了黑龙江烟草工业35%的股权,成为了黑龙江烟草工业的两大股东之一,并为其两大主导品牌“黄鹤楼”和“红金龙”在大东北市场乃至全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增强了湖北中烟在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以说,不论是在省内重组,还是在跨省重组,湖北中烟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体现出了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是一种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是一种过人的胆识,是一种超常的气魄。

  当然,湖北中烟的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除了体现在省内重组和跨省重组的企业战略层面上,还体现在了管理创新层面上、技术创新层面上、品牌整合层面上、市场拓展层面上...时至今日,以湖北中烟为代表的湖北系正在成为能够与云南系、湖南系、上海系进行抗衡的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湖北中烟也俨然从当初一个不什么起眼的烟草工业企业蜕变成为了能够与红云红河集团、红塔集团、湖南中烟、上烟集团这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烟草集团或中烟公司进行抗衡的代表企业,今日的湖北中烟正在朝跻身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的“第一梯队”而大步迈进。

 

  解读“1735”这组数字

  2010年,国家局明确提出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中国烟草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并制定了“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随着“卷烟上水平”的推进和“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的提出,各大烟草工业企业纷纷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自在“十二五” 发展期间的奋斗目标,其中,湖北中烟提出的“1735”工程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其实,在2010年年初,湖北中烟就曾提出过“双百万箱工程”,即争取先用3-4年时间先将“黄鹤楼”培育成为年销量接近100万箱的品牌,再用更长一段时间将“黄鹤楼”培育成为年销量接近200万箱的品牌,同时用3-4年时间将“红金龙”培育成为年销量接近300万箱的品牌。在国家局 “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提出过后,一场角逐“532”和“461”大品牌阵营的升级赛悄然拉开了帷幕,而敢为人先的湖北中烟同样也是与时俱进,在紧紧响应国家局战略号召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双百万箱工程”进行适时调整,并提出了全新的“1735”工程,即争取在“十二五”发展末期,将“黄鹤楼”培育成为年销量超过100万箱、年实现税利700亿元左右的中式卷烟经典品牌,将“红金龙”培育成为年销量超过300万箱,年实现税利 500亿元左右的大众名牌,并引领和支撑企业朝“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迈进。可以说,“1735”这组数字的背后,寄托着湖北中烟在中国烟草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任,承载着湖北中烟在“十二五”发展期间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任。

  作为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员,湖北中烟在努力推进“卷烟上水平”的进程中正在发挥典型示范的表率作用,并敢于担当推进“卷烟上水平” 的主力军。从“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到“两大战略品牌组合发力”,再到“低焦油卷烟市场新生军”,湖北中烟自始自终都在以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立足于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并在中国烟草行业波澜壮阔的改革中成长和壮大。

  “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

  在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重组的同时,湖北中烟也对超过200个品牌资源进行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当时,湖北全省一共有超过200 个不同的卷烟品牌,产品规格更是多达上千个,但这些却没有任何一个卷烟品牌的年销量超达50万箱的规模,也缺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反而大多都是一些地域性发展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性品牌。这些地方性品牌普遍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与全国性强势品牌的竞争中也大多处于明显下风。可以说,在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重组的同时,湖北中烟也迫切需要集中有限的品牌资源来培育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卷烟品牌,并真正打造出能够代表其整体竞争实力的卷烟品牌。

  正基于此,湖北中烟开始把有限的品牌资源向“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聚拢,集中精力培育好“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在全国率先实现200多个不同的卷烟品牌统统归于“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首先是“红金龙”这个品牌率先扛起品牌整合这面大旗,湖北中烟集湖北烟草工业之力,一时间“企业归武,品牌姓红”,大刀阔斧式对原有不同卷烟品牌进行高强度的整合,而“红金龙”这个品牌销量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品牌整合威力在“红金龙”这个品牌身上率先体现出来;其次是“黄鹤楼”这个品牌的异军崛起,湖北中烟在高端卷烟市场集中精力打造“黄鹤楼”这个品牌,随着 “黄鹤楼(1916)”这款标志性产品的横空出世,“黄鹤楼”这个品牌在高端卷烟市场一炮走红,再加上随后逐渐形成的“黄鹤楼(漫天游)”、“黄鹤楼(紫金)”、“黄鹤楼(论道)”、“黄鹤楼(雅香)”等主要产品系列,“黄鹤楼”这个品牌迅速在高端卷烟市场扎下根来,并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开始成为能够与“中华”、“芙蓉王”、“玉溪”等传统高端卷烟品牌进行抗衡的代表品牌。

  “两大战略品牌组合发力”

  在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推进中,湖北中烟逐渐形成了以“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品牌为主导的战略组合布局,即“做精做优黄鹤楼,做强做大红金龙”,一方面做精做优,不断推动精细化管理,把握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做强做大,努力扩大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销量,巩固成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可以说,“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成为了湖北中烟立足于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根基,成为了湖北中烟能够与红云红河集团、红塔集团、湖南中烟、上烟集团这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烟草集团或中烟公司进行抗衡的重要资本。

  ——“红金龙”

  作为规模主导型品牌,“红金龙”在湖北中烟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推进之前,其市场表现其实并不突出。2001年,“红金龙”品牌销量还不到9万箱,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位列中下游,在全国在产卷烟品牌中也不见出彩;2002年,“红金龙”品牌销量刚刚跨过9万箱,继续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位列下游;2003年,“红金龙”品牌销量有所复苏,品牌销量增长幅度超过了60%,但因“红金龙”品牌销量基数偏小,增幅可观增量有限,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也只位列中游。

  不过,随着湖北中烟大刀阔斧式品牌整合的推进,“红金龙”品牌销量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完成了从一匹“黑马”到“强者”的嬗变。2004 年,“红金龙”品牌销量突破了50万箱,增长幅度超过了200%,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的排名迅速上升至第5位,“红金龙现象”开始引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红金龙”崛起的“黑马”说法开始流行。2005年,“红金龙”品牌销量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强劲,当年品牌销量随即突破了100万箱,“红金龙”这个品牌强势进入中国烟草超百万箱品牌家族,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的排名也上升至第4位,并与“白沙”、“红河”、“红梅”被业内人士誉为“三红一白”。两年时间过后,“红金龙”品牌销量突破了200万箱,并成为了中国烟草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品牌年销量超过200万箱的规模主导型品牌之一。

  最近这两年以来,“红金龙”品牌销量一直保持着200万箱规模以上,“红金龙”仍旧是中国烟草行业中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的规模主导型品牌之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红金龙”品牌销量从之前的十几万箱规模迅速发展到超过200万箱规模,“红金龙”这个品牌不得不被称为是中国烟草行业规模主导型品牌成长的一个奇迹。在湖北中烟的“1735”工程中,“红金龙”将在“十二五”发展末期被培育成为年销量超过300万箱,年实现税利500亿元左右的大众名牌。可以说,“红金龙”这个规模主导型品牌在未来发展仍然被湖北中烟寄予了厚望,在湖北中烟的战略组合布局中,“红金龙”将弥补“黄鹤楼”在中低端卷烟市场的空白,在继续保持着低端卷烟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向中端卷烟市场进行适当延伸,在继续保持着品牌销量平衡增长的同时,着重改善品牌效益低下的发展现状,进而改善品牌“大而不强”的发展瓶颈。

  ——“黄鹤楼”

  作为效益主导型品牌,“黄鹤楼”在湖北中烟的战略组合布局中,其品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与“红金龙”这个规模主导型品牌相比较来说,“黄鹤楼” 这个效益主导型品牌在高端卷烟市场的异军崛起更加能够代表湖北中烟的整体竞争实力,也更加能够让全体湖北中烟人感到无与伦比的振奋和自豪。

  2004年,湖北中烟极具开创性地推出零售价高达上千元一条的超高端卷烟——“黄鹤楼(1916)”,其以全新的价值标杆树立起了“黄鹤楼”在超高端卷烟市场的品牌形象,并成为了超高端卷烟市场的一面标志性旗帜。“黄鹤楼(1916)”以零售价高达上千元一条的价位高调入市,直接绕过了“中华” 的传统优势价区,并把一些传统高端卷烟品牌的价值感比压下去,在战略高度上树立起了“黄鹤楼”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感。与此同时,随着“黄鹤楼(1916)”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其也直接带动了“黄鹤楼”主销产品系列的热销,让很多消费者觉得购买“黄鹤楼”主销价位的产品系列非常超值。可以说,这种高举高打的战略举措一方面建立起了“黄鹤楼”强势的品牌势能,另一方面又直接促进“黄鹤楼”品牌销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自2004年以来,“黄鹤楼”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品牌销量也从之前的几万箱规模迅速发展到数十万箱的规模,“黄鹤楼”这个品牌迅速成为了中国烟草一类烟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代表品牌之一,其在中国烟草一类烟市场流行颇久的“华溪楼王”四大天王的名号也更加让人信服和名副其实。在湖北中烟的“1735”工程中,“黄鹤楼”将在“十二五”发展末期被培育成为年销量超过100万箱,年实现税利700亿元左右的中式卷烟经典品牌。可以说,“黄鹤楼”这个效益主导型品牌在未来发展仍然被湖北中烟摆在了最为核心的地位,在湖北中烟的战略组合布局中,“黄鹤楼”全力主打高端卷烟市场,与“红金龙”形成互为补充的战略组合布局。

  在“十二五”发展期间,“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将非常有希望双双跻身“532”和“461”大品牌阵营,是“532”和 “461”大品牌阵营的强有力竞争品牌之一。放眼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能够有两个品牌同时非常有希望入围“532”和“461”大品牌阵营就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烟草集团或中烟公司,而湖北中烟就是这少数几家大型烟草集团或中烟公司中的一家。

  “低焦油卷烟市场新生军”

  2011年,在当下中国烟草行业新一轮低焦油卷烟品牌的发展潮流中,敢为人先的湖北中烟又再一次扛起了低焦油卷烟大品牌发展的大旗,敢于担当低焦油卷烟大品牌发展的先行者,其两大主导品牌“黄鹤楼”和“红金龙”均以优异的表现成为了2011年一季度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最为耀眼的代表品牌之一。

  从2009年的开始试水低焦油卷烟市场,到2010年的逐渐推广试点范围,再到2011年的全面铺开,湖北中烟在低焦油卷烟市场的发展全面提速,其2011年低焦油卷烟产品销量的目标更是高达80万箱之多。

  2011年一季度,全国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长白山”、“黄鹤楼”、“红金龙”这三个品牌高居焦油含量8mg/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销量排名的前三甲位置,并占有高达六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黄鹤楼”和“红金龙”这两个品牌在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以“黄鹤楼”这个品牌的低焦油卷烟产品发展为例,通过对原有成熟产品进行降焦改造之后,如“黄鹤楼(硬1916)”、“黄鹤楼(软论道)”、“黄鹤楼(硬论道)”、“黄鹤楼(软珍品)”、“黄鹤楼(硬金砂)”等原有成熟产品的焦油含量均从原来高于8mg/支以上降至8mg/支,“黄鹤楼”品牌焦油含量8mg/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产品销量也从2010年全年不足1万箱的规模迅速增长至2011年一季度17.9万箱的规模,“黄鹤楼”这个品牌在焦油含量8mg/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销量排名中,迅速从之前排名前十强名单之外上升至排名第2名的位置。

  事实上,“黄鹤楼”和“红金龙”这两个品牌在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强势崛起的背后,是湖北中烟在低焦低害卷烟技术创新领域的支撑。自2003年以来,湖北中烟针对低焦低害卷烟的研发,累计申报专利高达807项,授权专利高达498项,形成了一系列焦油含量低至3mg/支、1mg/支、甚至接近 0.1mg/支的产品储备和技术储备,同时这些产品均集合了消费者可视、可听、可感观或可体验的专利技术,形成了产品的个性化特征,构筑起品牌的技术资源。与此同时,在低焦低害卷烟的技术研究应用方面,湖北中烟经历了由最初主要依赖物理方式降焦阶段,到集成天然本草、原生态烟叶、功能型嘴棒、本草增香型薄片、特色工艺及物理方式多维降焦阶段,再到目前积聚于天然本草香料、功能型嘴棒、生态烟叶及配方、重组烟叶技术、特色工艺等五大关键领域纵横推进、联合创新的重点降焦阶段,构建起“体现合作、体现实用、减增结合”的综合技术降焦体系。还有,在发展低焦低害卷烟的过程中,湖北中烟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上去”的思路,把市场作为低焦低害卷烟研发、工艺改进、质量评判等环节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发现和满足消费者对低焦低害卷烟的需求。

  敢为人先,这是一种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是一种过人的胆识,是一种超常的气魄。在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湖北中烟正在继续发挥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中国烟草行业新一轮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