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所蕴涵的感染力、渗透力和辐射力,对内注重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着力塑造企业形象,逐步形成了以“和、搏、一流”企业精神为灵魂的、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烟草特点的企业文化。使得上烟(集团)公司多年来的发展“状态”、文化“神态”和职工“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发展活力、文化魅力刚柔相济,实现了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企业文化必须来源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存在而存在,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上烟(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培育也是如此。
与上海众多老企业一样,上烟(集团)公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碰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管理文化落后等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还是迎难而上、大胆改革?经过反复科学的论证,上烟(集团)公司认定,要想在逆境中奋起,必须走出华山天险一条路,大胆进行改革。至此,上烟(集团)公司开始了长达20年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之路。他们把企业的困难和发展目标一起交给职工,发动职工一起来实现目标,用目标统一全体人员的思想,用目标的实现来培育团队精神,营造管理文化氛围。
1982年,上海卷烟厂在进行全面整顿中提出了“尽职、求实、遵纪、创新”的八字厂风;1986年,上海卷烟厂“七五”技改全面展开,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下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工作”的“非常时期的非常精神”;1988年,“七五”技改进入背水一战的决战阶段,上海卷烟厂把“非常精神”上升为“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奋力拼搏、振兴上烟”的上烟精神;1990年,为巩固和发展“七五”技改成果,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贯彻三年从严治厂方针,上海卷烟厂形成了“和、搏、一流”的企业精神。
为了适应上烟(集团)公司的新一轮发展,1993年以上海卷烟厂为母体单位,上海烟草集团成立。集团组建后,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反复讨论,并以职代会表决的形式,将“和、搏、一流”提升为集团的企业精神,并以此企业精神为核心,确定了“产品、技术、管理、人才、效益”五个一流的追求目标,树立了“自我加压、唯恐落后”的事业观,培育了“敬业、合作、创新”的职业观等等。在近年来开展的争做“可爱的上烟人”活动中,上烟(集团)公司又总结出了以“诚信、勤奋、诚实、守纪”为主要内容的上烟人道德规范。同时,提出了树立品牌、质量、管理、营销、发展、外观、班组、员工企业八大形象,使得上烟(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至此,上烟(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随着集团的拓展已初步形成。
上烟人始终认为,企业文化必须来源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不能借助外来的力量进行包装的。企业在持续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把各个环节中的内在文化需求积累和沉淀下来,并将其自然地融入生产管理、技术改进、组织创新和文明创建等实践活动之中,才能形成和提炼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被员工高度认同的文化内核。
企业文化必须融合于企业的发展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现象:企业要形象,文化来修饰。但上烟人认为,企业文化必须始终融合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进程中,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运用各种载体,为企业的经济运行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企业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近几年来,上烟(集团)公司形成了很多文化建设的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以班组文化建设为源头,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升和创新企业文化,必须着力于抓住企业最基层的班组文化这个源头,让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企业文化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一是丰富班组的观念文化。围绕争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目标,上烟(集团)公司结合班组和工种特点,大力倡导和提炼班组职工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如在班组职工中确立了“发展观、效益观、市场观、文化观、质量观、劳动观”等班组理念。理念确立后,他们又在认知、认同、共性上狠下功夫,将观念内化为职工的行为准则。
二是规范班组的行为文化。围绕“敬业乐业、勤奋向上”的员工形象要求,上烟(集团)公司在班组职工中认真开展“四找”活动,即寻找工作中的缺陷和薄弱点、寻找个人身上的陋习、寻找用户(下道工序)不满意的地方、寻找让用户(下道工序)满意的方法和途径,在班组形成“做一个可爱的上烟人”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是演绎班组的特色文化。根据班组职工的不同特点和爱好,上烟(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三学沙龙”、“音乐沙龙”、“摄影沙龙”等文化活动,以此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调动职工的进取意识,让职工充分感受到班组集体的温馨。
四是树立班组的“形象”文化。围绕“温馨互助,共创佳绩”的班组形象要求,上烟(集团)公司广泛开展了以创建“诚信满意班组”为内容的创建活动。强化“一切让用户(下道工序)放心”的意识,建立“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不接受缺陷”的工作体系,坚持优质服务,注重优良作风的养成,规范班组员工行为,凸现班组员工的良好形象。
通过班组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使企业精神在实践中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为企业文化的提升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目前,上烟(集团)公司的班组文化建设已成为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
2.以“党员质量责任区”为载体,不断推进企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新水平。
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围绕并能推动企业的中心工作。为此,上烟(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以‘中华’牌卷烟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以深化工厂“现场连着市场”、“服务市场、服务现场、提高产品质量”为宗旨的“党员质量责任区”活动,使“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企业中心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上得到深化和拓展,实现了党建工作向经济工作的渗透。他们的做法是:
一是目标明确。通过议质量、走市场,强化党员责任意识;通过党员目标承诺和党员竞赛,落实和延伸质量责任;通过构建“质量信息圈”,提升产品质量意识;通过弘扬先进党组织和党员红旗手的事迹,提升和丰富工厂质量文化的内涵。
二是措施保证。上烟(集团)公司根据党员质量责任制要求,开展了党员双目标承诺,既承诺党员本岗位工作目标,又承诺党员责任区目标。如上海卷烟厂党委与各车间、部门党组织进行质量责任区竞赛活动签约,分解落实党委工作任务;各车间、部门党组织与党员进行承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签约,落实党员岗位及责任区质量要求。
三是规范制度。上烟(集团)公司实行了党员“质量责任手册”记录反馈制、组织生活责任区质量指标汇报制、定期质量对话沟通制、下道工序质量信息传递制、现场市场双向走访制。党员汇报自己和责任区的质量指标完成情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和联系,到市场去检验质量,感受竞争。
四是考核与激励统一。首先,上烟(集团)公司开展党员“排行榜”竞赛,将党员的产、质、损指标及责任区质量情况通过“排行榜”进行公布,让党员从“排行榜”中寻不足,找差距,形成比、学、赶、帮、超和激励、鞭策的竞争局面;其次,各车间、部门党组织每季度根据党员在责任区活动中的表现及竞赛指标的完成情况,推荐季度“党员红旗手”,进行宣传表扬。
3.以培育塑造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几年来,上烟(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培育“学习型企业、智能型班组、知识型职工”的主攻方向,把增强职工“获取知识能力、参与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理念”作为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工作重点。他们自觉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计划,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作用,以保证班组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健康发展。
上烟(集团)公司搭建舞台,形成机制,以开展读书活动推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引导职工确立“岗位靠竞争,竞争靠知识,知识靠学习”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在企业内部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突出扶持班组,重在学以致用;突出全员学习,重在人才培育;突出技能要素,重在能力培育。他们连续多年举办“职工周末学校”,课程涉及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基础等内容,累计已有476人完成学业。输送的244名班组长和班组骨干参加EBA工商初级管理资格培训,合格率达到85%。上烟(集团)公司“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的职工数量不断增长,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能力不断提高,中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已达到了58.9%、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了24.9%。
为推动职工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上烟(集团)公司建立了现代化的行业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5万多册,并以此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广大职工读书的积极性。2004年1~11月,人均借阅图书期刊已达到了13本,2002年至今的三年来,人均借阅图书期刊已达到50本。上烟(集团)公司图书馆已连续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图书馆”。
上烟(集团)公司突出渗透性教育,以群众性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思想情操,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群众性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体现的重要内容,他们以陶冶职工思想情操为工作目标,追求“持久性、群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效果,采取分层组织的方法,每年举办一次行业性的大型文体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职工运动会、五届《烟草之声》歌会。基层工会组织在文化建设上充分发挥职工特长,组建了“中华艺术团”,如上烟(集团)公司储运公司锣鼓队多次在国家局和上海市重大节庆和庆典活动中演出,成为了“上海市打击乐协会”惟一一支业余的队伍。
通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上烟(集团)公司构筑了具有上烟(集团)公司特质的企业文化建设平台,进一步培育了职工的团队精神,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使企业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团结拚搏,不断进步,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当前,上烟(集团)公司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三个主要的任务,一是按国家局的要求实现京、津、沪真正意义上的联合重组;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局提出的“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和“四统一”的要求;三是形成集团化管理的新格局。这三项主要任务都对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随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上烟人对此有着自己的想法:
1.以人为本,注重重组后的文化融和,创建和谐集团,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京津沪三地烟草工业重组,商业联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去套用和模仿。上海与京津两地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员工观念、思维方法等都有着一定的差异,管理理念、制度模式、思想意识和品牌形象等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2004年全国局长、经理会议上曾经指出:要十分注重联合重组中企业文化的融合。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文化特征,要扬长避短,循序渐进,把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逐步融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上烟(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充分尊重原先各自优秀企业文化的前提下,强调文化的融和、强调文化的包容。以“做精做强,共同发展”为目标,协调好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等各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加强沟通,注重交流;二是要扬长避短,循序渐进;三是要加强先进企业文化宣传力度,逐步形成一种“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同时,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塑造人的原则,打造出一支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目标统一的卓越团队,凸现集团核心竞争力。
2.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局提出的“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和“四统一”的要求,上烟(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必须强化大局观。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根据国家局提出的“三大”、“四统一”的要求,上烟(集团)公司必须站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上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更具有时代性和大局观。
上烟人时刻提醒自己要牢牢把握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把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理念,从大处着眼,从大局着想,站高一步看问题;必须站在国家的层面上看烟草,站在烟草的层面上看集团,站在集团的层面上看自己企业和部门,按照以“资产、市场、品牌、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四统一”工作要求,解决好思想统一的问题、文化融和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的实施,打造更高层面的大局文化。
3.在形成集团化管理的新格局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实施集团化管理既是国家局提出的“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要求,又是上烟(集团)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原有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文化建设都将发生变化,原来长期赖以依托的文化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给予不断充实和“吐故纳新”。
在这方面上烟(集团)公司将根据集团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打造“和、搏、一流”的企业精神,进一步打造“一丝不苟、支支一流、一包一箱、不优不休”的具有上海特质、烟草特征的文化,进一步梳理现有的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活动、企业外观形象等,进一步提炼和提升集团的价值体系,形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在推进集团化管理的进程中,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国家局的要求形成“创和谐企业,求平稳发展”的文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