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执著追求 不优不休

2010-07-07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杜振秋

    没有对质量近乎偏执和苛刻的追求,就难以成就一个令人尊重的品牌。“黄金品质‘黄金叶’”不是一个标语、一句口号,它折射出的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对高标准、高品质品牌的追求。

    “高品质的品牌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质量管理工作。我们希望‘黄金叶’就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美丽花朵。”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九来如是说。

    质量管理工作如何才能扎实深入?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进了生产“黄金叶”品牌的两家卷烟工厂----郑州卷烟厂和新郑卷烟厂。

SPC:绘制生产线上的“心电图”

    2008年,河南中烟引进了SPC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郑州卷烟厂被确定为试点单位。

    SPC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郑州卷烟厂质量管理部主任顾亮给记者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果将生产线上的质量检查比作体检,那么,SPC系统就是生产线上的‘心电监测仪’。我们对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参数设定了‘健康’范围,而SPC系统的职能就是在生产线上实时读取这些参数。如果所读参数越出了这个区域,SPC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以制丝回潮环节中的水分控制为例,“制丝回潮环节的水分控制标准线为12.5%,上下浮动不超过标准线的0.5%。我们把标准线标识为绿色,是正常区域;把上下浮动范围设定为黄色,是警戒区域;把浮动以外的设定为红色,是异常区域。”在制丝车间,操作工张景玉指着SPC系统终端的图标向记者讲解道。

    “连续2个数据点落在标准线同侧的黄色区域,就要调整生产设备;连续2个点落在标准线异侧黄色区域,就要暂停生产过程并检查;1个点落在红色区域,应对措施同上……”

    SPC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实现了产品质量的预检。张景玉告诉记者,以前的质量检验是“亡羊补牢”式的----工序完毕后,检测结果才出来,质量问题在下一环节纠正;而现在SPC系统对质量反映却是即时的----“通过SPC系统,操作者密切观察操作过程,不断地确定产品是否合格,工序是否需要调整。SPC系统很少发出错误信息,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这使我们对生产出高品质的‘黄金叶’更有信心了!”

    SPC系统的应用不止限于某个生产环节。郑州卷烟厂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以项目课题制为主要推进模式的工作思路,选择影响过程质量的关键工序及关键问题进行SPC系统的应用立项。目前,该厂已确定17个课题,其中,制丝5个课题,卷包5个课题,嘴棒5个课题,动能2个课题。

    “这些课题在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关口设置了1.8万个信息检测点。通过多点采集数据,实现各点生产的均质化,通过各点生产的均质化,最终确保产品的均质化 ----这就是SPC系统对产品的‘稳态’进行监控的目标。”顾亮说。

MES:生产过程中的“主治医师”

    如果说SPC系统为生产的各个环节绘制了一张“心电图”,那么在生产过程中,MES制造执行系统就像一个“主治医师”,它不仅能够诊断病因,还能开出药方。

    在郑州卷烟厂制丝车间中控室,记者见识了这位“医师”的“高超医术”。就在跟班工艺员李金灿向记者演示MES系统如何运行时,记者面前的电脑发出了一个警告信号:“2#在线真空回潮抽空判异报警。”

    在警告信号之后,一个提示框随之弹出,列出了四条可能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第一,水压不够;第二,回潮机的门密封不严……”

    “显示故障环节----提示故障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这就是MES作为‘医师’的职能之一。”李金灿解释说,“因为MES为故障原因圈定出了范围,维修工在范围内进行排查,就提高了维修效率。这样,整个生产线的顺畅运行就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MES不仅作为“主治医师”为生产线排除障碍,同时它作为一个“多面手”通过多种手段保证生产的连续和顺畅:它是一个“调度师”,针对各工序的生产工单,以工序、设备、动力等作为对象,生成生产作业指令,并进行指令信息的发布;它是一个“数据收集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归档工作,及时准确地反映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自动化物流情况等;它是一个“跟踪管理员”,通过对生产工单和所定义的批次定义信息,以及对应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业务数据追溯生产历史,实现成品的生产过程追溯以及质量回溯。

    MES还是一个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的系统。郑州卷烟厂生产管理部主任吴庆华告诉记者,实现MES与SPC系统初步对接的试点正在制丝车间进行,对接后的系统将实现在线数据采集、监控、分析、过程控制等多项功能。在此基础上,MES的综合应用将“以点带面”地向其他工序全面推广。

作业指导书:操作平台上的“岗位教练”

    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必不可少,但最终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作业指导书”就是河南中烟为提升员工素质而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

    在新郑卷烟厂,有一个从车间里走出来的“电视导演”,他就是卷包车间主任李宪亭。

    “怎样才能提高员工岗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所以我们把‘作业指导书’排成了‘电视情景剧’。”李宪亭说。
作业指导书是什么?指导书怎么变成了情景剧?

    李宪亭告诉记者,作业指导书其实就是企业为保证生产过程质量而制定的程序。指导书变成电视剧关键是要抓准六要素,即“5W1H”----Where,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什么;When,何时做;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抓准了‘六要素’也就提炼出了作业指导书的精髓,提炼出了作业指导书的精髓也就确立了‘编剧’的根据……”李宪亭说。

    为了让各工序质量方面的工作要求深入人心,新郑卷烟厂努力将“作业指导书” 形象化、趣味化,并将其精髓融汇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学习热情和操作技能:制定了45张指导卡片,标识到各个工序和机台;把总结出41个操作法以个人名字命名;把19个优秀操作法制作成视频,免费发放给每个员工……新郑厂不断总结归纳质量改进过程中的先进方法,修改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流程,纳入作业指导书进行固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业指导书’是一个好教练!它不仅包括了生产环节的方方面面,教学方式也很生动、很活泼,让员工们轻轻松松就学会了岗位知识。”李宪亭说,“这大大减少了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也让刚走上岗位的职工少走了很多弯路,真正做到了技术共享、快乐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