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在创新中彰显企业性格

2010-06-23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秦世渊 吕彦旭

    3月27日,“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

    在此次大会公布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单上,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的《卷烟生产企业以业绩持续提升为核心的递进式目标管理》荣列其上。这也是2009年全国烟草行业唯一一个国家级创新成果项目。

    南阳卷烟厂的硬件优势并不突出,何以取得如此成绩?答案在于该厂把管理创新作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支点,从而实现了企业软件的升级,彰显出了企业的性格。

机制 激活一池春水

    南阳卷烟厂领导班子认为:“机制就像人一样,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他们通过建立完善“三个三”管理创新机制,在管理创新的路上科学用力。

    南阳卷烟厂建立了厂、部室(车间)、班组三级创新推进机构。《创新管理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对创新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奖励及交流、转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部室中有以思促学的学习反思机制和以问题通报、整改跟踪评价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持续改进机制;班组中有自我创新机制、奖励机制等……

    根据创新这个果子的大小、营养成分等,南阳卷烟厂将管理创新分成了创新型、改进型和一般型3个层级。在党委工作部,创新管理员武赵敏每个季度初都要对部室的季度工作进行梳理,对照评判标准,确定申报项目。对管理创新成果的价值,南阳卷烟厂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评定。

    思想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增强企业“长跑”能力的3剂良药。该厂先后组织了“学劳模、查不足”等活动,认真学习六西格玛、零缺陷管理等管理理念。同时,制定了管理质量评价制度和集优化生产管理制度,实现了生产组织的制度创新。他们还建立了过程质量控制神经反馈体系,综合运用SPC控制技术、节点控制法、信息双反馈系统,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绩效。

平台 点燃创新激情

    就创新而言,一个宽广的平台,不但可以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还有利于创新成果的科学转化。为此,南阳卷烟厂组织开展了管理质量评价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将 “自我疗伤”和“强身健体”结合起来,定期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质量现状,查找和改进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实现了“对管理的再管理、对监督的再监督”。

    同时,南阳卷烟厂开展了“晨会值日官”、“超越3分钟”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一线员工的创新热情。张家振式自制压条滚动架、崔岩式电气元件固定法、刘太炎气绳存储法、刘兆来焊锡烙铁工作台等一系列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

    考虑到管理创新成果90%来自于生产一线,南阳卷烟厂建立了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评审转化体系,运用数据分析、宏观掌控、微观计算等方法对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在卷包车间,“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启用后不久便发挥出其非同寻常的作用:设备连续运行达标率大大上升;2008年9月24日,超九机组创造了全国设备无故障连续运行654分钟的记录。

特点 彰显创新理念

    新、思、严,是南阳卷烟厂管理创新的突出特点。

    在南阳卷烟厂,许多职工都称厂党委书记、副厂长孟祥军为“行长”。2008年5月,南阳卷烟厂借鉴银行储蓄的方式,建立了“道德银行”。他们在各班组、部室成立“道德储蓄所”,模拟银行存款的方式,为每个职工设立一个账号,存入“道德币”。而获得多少“道德币”,取决于职工8小时之内的工作表现和8小时之外的道德表现。该厂还定期邀请一些“道德储蓄大户”到“道德讲坛”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每天下班后,生产管理部主任鲁长勇都要在办公室再坐10分钟,把当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中的盲区、集优生产的运行等情况重新梳理一遍。如今,“每天 10分钟”,对一天的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寻找新的工作方法,已成为南阳卷烟厂员工的习惯。“好点子都是在思考和总结过程中产生的”,这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

    每到管理创新成果评审的时间,企业管理部主任任淑军总会接到一些说情电话,而她坚定地扮演着“女包公”的角色。在2009年的管理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有的部门创新项目有6项,而有的部门却是空白。“绝不能搞平衡,否则管理创新怎能实现突破?必须从严抓起。”任淑军如是说。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该厂已完成管理创新实践项目60余项。其中,1项荣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奖,近20项荣获省、市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如今,创新正为南阳卷烟厂插上飞翔的翅膀,带动企业管理再上新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