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 努力建设一流卷烟工业企业

访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洪喜

2010-04-29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李纪朝

    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和要求,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努力建设一流卷烟工业企业的工作思路。近日,本报记者对江苏中烟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洪喜进行了专访。

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力争在中国烟草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蒋总,您好。在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姜成康局长着重就“卷烟上水平”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国家局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江苏中烟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是如何进行发展定位的?

    蒋洪喜:国家局提出的“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可以说是高瞻远瞩,必将对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十二五” 期间的卷烟品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我们来讲,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对待、坚定信心、调整思路、重新定位。与兄弟单位相比,江苏中烟的特点是计划规模相对较小,目前为止只有184.7万箱;卷烟品牌中高档卷烟所占比重较大,产品结构比较高。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提出在2015年末实现“三个400亿”的发展目标,即公司税利总额突破400亿,“苏烟”品牌批发销售额突破400亿,“南京”品牌批发销售额突破400亿。

    记者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围绕这一目标,江苏中烟在品牌发展方面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蒋洪喜:立足全国形势和我们的实际,今后江苏中烟的基本思路是“立足高端、做精求强、积极扩张、全力做大”,努力建设一流卷烟工业企业。这些年来,江苏中烟逐步做大做强的经历告诉我们,品牌整合是品牌做大、品牌发展上水平的必由之路。第一,各种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牌集中,目前江苏中烟由成立时的 19个品牌逐渐整合为现在的“苏烟”、“南京”、“红杉树”、“一品梅”4个主导品牌;

    第二,4个主导品牌向“苏烟”和“南京”两个优势品牌靠拢,通过逐步的整合,做大做强“苏烟”和“南京”;第三,主抓“苏烟”和“南京”品牌的高端产品。今后,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做精、做强、做大“苏烟”和“南京”品牌。

    记者这些思路的实现,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蒋洪喜:我们制定了一个“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即2010年的目标,实现生产规模184.7万箱,“南京”品牌突破80万箱,“苏烟” 品牌突破13万箱;第二步,即三年后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即打造一个百万箱品牌“南京”,产销规模达到200万箱(其中“苏烟”力争达到20万箱),税利总额超过300亿元;第三步,就是在2015年末实现“三个400亿”的发展目标。

    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多轮驱动,推进“品牌上水平”,为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提供了良好载体

    记者江苏中烟“立足高端”的发展思路,对烟叶原料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众所周知,目前江苏没有一片地产烟叶。那么,江苏中烟在提高原料保障的水平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蒋洪喜:对卷烟工业来讲,烟叶是战略资源。江苏中烟按照“调早、调足、调高、调优”的原则,努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一是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以采购量5万担以上的基地为重点,积极推进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建设。目前,公司烟叶基地化供应率已经达到99.1%。二是结合减害降焦,加大研发力度,充分用好有限的烟叶资源。三是优化烟叶原料配置,以品牌为导向,对所有烟叶原料进行统一调配,优先保障优势品牌的需要。

    记者对品牌发展来讲,烟叶原料保障仅仅是一个开始。

    蒋洪喜:对。就像厨师做菜一样,有了烟叶仅仅是把菜买来了,如何将菜做得可口并卖出去,才是目的。对卷烟工业企业来讲,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就是品牌质量过不过关、市场承认不承认。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品牌与市场的相互关系的?

    蒋洪喜:市场与品牌,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关键,两者相互作用。品牌是基础,只有有了好的品牌才会有市场,有了市场企业才会有效益,有了效益企业才能立足。没有坚实的质量作为基础,不可能有好的市场表现。

    坚实的质量,又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苏烟”为例,其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品牌是我们精心打造的、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比如,“苏烟”是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唯一应用HXD在线膨胀技术生产的高档卷烟,其产品设计、生产工艺都是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来支撑的。今后我们要取得更大发展,仍然要大力推进品牌创新,努力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突出品牌风格,提高品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以提高品牌培育能力为重点,努力推动市场营销上水平。要抓住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机遇,全力以赴争取有效订单,千方百计做大市场,努力实现“苏烟”、“南京”品牌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需求为立足点,以有效订单为中心,积极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全面提升企业市场化水平。

    就市场操作层面来讲,我们将继续坚持“全员抓市场”的思路。2009年初,我们成立了市场营销领导小组。到目前为止,“苏烟”已经覆盖了全国88%以上的地级市市场。

    记者按照“三个400亿”发展目标的要求,“苏烟”2015年的规模将在36万箱以上。这样算下来,“苏烟”每年将增量5万箱左右。在市场营销方面江苏中烟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假如出现由于品牌过度扩张带来的品牌美誉度下降等问题,江苏中烟将如何应对?

    蒋洪喜:首先,我们设定的“苏烟”发展目标是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符合的。其次,品牌的发展也要循序渐进,比如我们会将“红杉树”个别规格的高档卷烟整合到“苏烟”系列,做大“苏烟”规模。营销上,我们的策略是 “稳定华南沿海、巩固长江流域、发展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争取实现全国地级市市场的完全覆盖。当然,品牌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关注数量,更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时刻关注市场终端的零售价和存销比情况,一旦出现价格下滑、存销比过高等状况,我们将通过工商协同,控制投放等手段和方式,保持品牌的美誉度。

坚持不断、主动自觉地做好基础管理,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刚才,您主要围绕着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谈了对推进“卷烟上水平” 的一些做法和打算。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建设一流卷烟工业企业,除了品牌建设外,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蒋洪喜:的确是这样。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只是一个载体。就江苏中烟来讲,“卷烟上水平”工作是全面推进、整体推进、扎实推进、综合推进。这些年来,江苏中烟坚持不断、主动自觉地做好基础管理,也初见成效,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和2009年,江苏中烟全面开展了“企业管理年”活动,实施了四个主要的管理工程,企业科学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是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果。ERP项目一期、二期系统全部上线运行,使业务运作效率显著提高,多点生产管控能力不断加强,“四大中心”协作更加顺畅。二是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完成,基本实现了定岗定员,初步实现了精干高效。三是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推开、有效运行,更好地发挥了绩效管理的激励、引导作用。四是“三标一体”建设顺利通过了国家局组织的行业评审,有力提升了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水平。据国家局2009年行业对标工作通报显示,在41项对标指标中,公司有34项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6项处于行业最先进水平。

    记者抓基础管理,您认为关键因素是什么?

    蒋洪喜:毫无疑问,是人的因素。如果没有一支好的队伍,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建设一流卷烟工业企业是不成立的,是没有基础的。江苏中烟抓好基础管理过程中,一是结合规范管理形成了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内部机制的优化,调动了内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锻炼了一支热爱本职工作、业务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好、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管理队伍。三是抓班子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四是重视人才,提升企业文化水平。

    同时,规范发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近几年来,在国家局组织的检查中,我们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这一系列的工作,为我们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建设一流卷烟工业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感谢您接受采访。祝愿江苏中烟扎实平稳地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