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由大趋强新时代:烟草行业2009观察之年度企业

2009-12-31来源:烟草在线作者:博闻

  湖南中烟:又强又大

  以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为核心组建的湖南中烟,被业内公认为是烟草产业重组整合的天作之合,两家企业在品牌、技术、产品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尤其芙蓉王、白沙两个品牌,不会因为产品的重叠而面临艰难取舍,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本就具备极强的品牌实力、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市场实力,这使得湖南中烟从组建之初就具备了很高的起点。

  重组三年来,白沙品牌产销规模增长了100万箱,其中精品类达到100万箱,翻了一番,继续保持了国内卷烟品牌产销第一;芙蓉王产销规模增加34万箱,净增超过30万箱,成为国内高档卷烟产销规模第一品牌。2009年,湖南中烟着力推进全国市场布局,不断加快新品上市步伐,全年芙蓉王品牌省外销售比重接近80%,白沙品牌达到60%,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品牌。以芙蓉王(蔚蓝星空)、白沙(硬香槟)、白沙(硬鹤翔、软鹤翔)为代表的新品上市后,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和很好的成长性,尤其年末推出的白沙尚品系列,正式吹响了湖南中烟,以及白沙品牌强势出击新二类烟的号角。

  11月16日,湖南中烟在长沙举行卷烟上水平?品牌持续发展论坛,这是湖南中烟组建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国性会议,国家局高层、湖南省领导及全国烟草商业系统代表悉数参会。对于不缺品牌、不缺技术、不缺实力的湖南中烟而言,论坛的成功召开,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工商关系、深化工商协同,对于芙蓉王、白沙品牌的发展发挥更为积极作用。

  红云红河:1+1〉2

  红云红河集团的组建,是行业这一轮改革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强重组,改革的标本意义和所受到的关注度前所未有。作为全球第五、国内第一的大型烟草企业,红云红河集团具有近500万箱的体量规模,一举一动都对中国烟草格局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对于国家局下一步的改革取向具有明显的试验田效应,红云红河集团的组建,可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从重组一年来的运行实际看,红云红河集团较好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更大规模、更高层次重组整合,红云红河集团的成功组建、良性运行,对于行业推行下一步改革具有很强的实证价值、标本意义和导向作用。二是较好地完成了企业的重组融合,重组前的红云集团、红河集团都是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文化独特的强势企业,红云红河集团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新集团的架构设计、体系建设、文化融合、市场过渡。三是很好地处理好云烟与红河品牌的发展关系,重组前的云烟、红河品牌互有重合,品牌定位、发展规划也有冲突,通过对两个品牌的重新定位、系统规划、平稳过渡,红云红河集团在不牺牲市场份额、不降低产销规模、不影响长远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好了两个品牌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红云红河集团在今年两次召开全国性的工商协同会议,国家局高层更是以“共同财富、共同责任”对云烟品牌给予高度评价,这既是对红云红河集团重组后的充分肯定,更是为云烟、红河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极为坚实的政策基础和行业氛围,特殊的行业地位决定了品牌更加美好的未来。

  红塔集团:从中国经典迈向世界领先

  过往的红塔集团,或者规模第一,或者原料第一,或者技术第一,或者品牌第一,但当上述第一不复存在,或者不再具备明显领先优势的情况下,红塔集团亟需重新寻找到属于企业的行业坐标、产业地位和市场影响,而这正是“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所透露出来的全新气象,以及红塔集团在过去一年所收获的丰硕成果。

  2009年,以“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为行动纲领,红塔集团加快从中国经典迈向世界领先的步伐。首先,红塔集团清香之宗的品类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产品层面回归中式经典、清香风格之后,红塔集团独占了清香品类,实现了对清香品类的资源独占,将基于原料的品质优势发挥到更高的层次。其次,主力品牌获得更好长足发展,红塔山以200万箱以上的产销规模,再度回归到中式卷烟代表性品牌行列;玉溪品牌年销量突破50万箱,保持了在高档卷烟市场的主流地位,文化优势更加凸显。再次,较好地处理了市场需求与计划规模的矛盾,在不影响商业满意度、市场稳定度的前提下,红塔集团采取加大定向加工规模、适度减少红梅品牌产量、增强工商协调沟通等方法很好地加以解决。

  11月中旬,红塔集团举行了“红塔山”200万箱、“玉溪”50万箱下线仪式,对于抱有“努力打造世界领先品牌”的红塔集团而言,两大品牌齐齐迈上全新发展高度,为从中国经典迈向世界领先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开启了极其稳固的全新起点。

  湖北中烟:跨省重组的异军突起

  10月12日,湖北中烟与黑龙江烟草工业成功实施跨省重组,以逾10亿元的出资,拥有了黑龙江烟草工业35%的股权,成为该公司两大股东之一。作为最新、最近的跨省重组,湖北中烟与黑龙江烟草工业的重组整合,让外界对于烟草行业推进跨省重组的改革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对于湖北中烟而言,对黑龙江烟草工业的成功重组,注定将成为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事件,对于湖北中烟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意义至少有三:一是标志着湖北中烟企业实力和管理水平达到了全新高度,基本实现了向行业一流企业迈进的战略目标,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成长动力。二是湖北中烟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作为行业近两年异军突起的“黑马型”企业,能够对黑龙江烟草工业实施跨省重组,既是自身实力增强的结果,更是湖北中烟在国家局战略蓝图中地位提升的重要体现。三是完成全国市场的战略布局,重组黑龙江烟草工业之后,不仅进一步缓解了湖北中烟计划资源不足带来的供需压力,完成黑龙江的产业布局也将有助于鄂烟品牌的全国趋进。

  尤为关键的是,湖北中烟以黄鹤楼科技园为龙头和载体的技术研发体系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实力在行业居于前列,为黄鹤楼、红金龙品牌的高速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同时,湖北中烟对于黄鹤楼科技园的管理模式也走在了行业前列,极具战略思维和前瞻思考。

  浙江中烟:定向加工新风向

  从2007年开始,国家局引导有计划没订单的工业企业为有订单没计划的工业企业定向加工优势品牌,印发《2008年卷烟品牌定向整合目录》,引导规范企业间的定向加工。但作为工商分设后的核心改革举措,定向加工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瓶颈,并集中表现为,品牌输出方与加工方的利益矛盾,品牌输出方不愿输出高税利品牌,而加工方也没有兴趣加工低税利品牌。

  浙江中烟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在行业率先求解制约定向加工发展难题。2008年7月1日,浙江中烟与甘肃烟草工业签订重组协议,利群品牌在甘肃烟草工业的定向加工由此进入常态化。在2009年全行业定向加工的18个品牌当中(含《2008年卷烟品牌定向整合目录》外9个品牌),利群品牌是结构最高的品牌之一,输出的产品结构最高,充分体现出浙江中烟对于行业对于推进定向整合的执行力度,体现出浙江中烟与甘肃烟草重组后的合作诚意,体现出浙江中烟对利群品牌发展的信心和眼光。2009年1-11月,利群品牌定向加工量达到4.80万箱,同比增长81.13%,所占比重达到5.75%,对于利群品牌在西部市场的布局、拓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际上,这肯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浙江中烟以跨省重组的形式完成了品牌输出,解决了产销规模有限、市场覆盖偏窄的问题,尤其极大地推动了利群品牌的快速成长,在保持结构优势的同时,利群品牌在2009年实现了较快的规模增长,销量居于百牌号品牌前15位,逐渐发展为结构与规模并重的大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