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六年创造税利600亿

2009-10-30来源:长江烟草

  全国第一家跨省重组烟草工业集团,川渝两地第一纳税大户,遭受特大地震重创去年税利增幅行业第一……盘点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6年,绚丽数字,灿然入眼。

  6年快速成长,6年跨越发展。多项“第一”的创造,向世人昭示,顺时应势,把握主动的川渝烟草工业人,用激情和智慧呈上这样一份报单:年创税利由58亿元增加,到150亿元,6年共创税利600亿元,年均递增15亿元以上。

  “川渝烟草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开创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路;6年来平稳协调运行,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烟草行业独树一帜。”一家权威媒体如是评论道。

  从探索试点到逐步完善,从谋求生存到跨越发展,六年实践,六年积淀,闯出一条跨省联合的路子

  企业发展,体制是保障。

  2003年,全国烟草行业改革潮涌神州,“做大做强”风生水起,以工商分设为切入点的体制调整大幕“旋风”般拉开。

  这年8月6日,川渝烟草工业的历史被改写,由四川和重庆6家卷烟生产企业联合组成的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挂牌成立。

  川渝自古山水相依,巴蜀文化一脉相承。“兄弟”俩在经过短暂分离后又亲密地走到一起,这是历史的必然。同时,进入21世纪,中国烟草“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竞争态势日益凸显,单打独斗已难于立足,实施跨省重组既是宏观形势所迫,也是川渝烟草工业自身发展之所需。

  实施跨省重组,这不仅在当时,甚至今天都是大手笔,堪称超常规举措。经过近10年整合发展,尽管全国的卷烟法人企业由最多时的180多家缩减到现在的30来家,但川渝中烟仍然是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省重组大型烟草工业集团。

  沿着时间的轨迹可以看到,川渝中烟根据行业“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发展战略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及时提出“顺时应势、顺势而为,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企业战略思路,大手笔勾画蓝图,大力度整合资源。从2004年到2006年,公司相继完成了“六变三”、“三变二”和“四统一”内部改革调整,构建了“母子体制、母分运作”模式,初步消除了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了上下职能转变和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公司下辖四川、重庆两个子公司,以及成都、什邡、西昌,绵阳、重庆、涪陵、黔江7家卷烟分厂和长城雪茄烟厂。

  在新体制模式下,公司高效顺畅运行,实现了跨越发展。产销规模由成立时的202.7万箱增加到去年的256.4万箱,在全国17家省级烟草工业公司中的排名跃升至第4位。2007年,公司税利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08年,实现税利总额134.5亿元,增幅达40.8%,在行业排名第一;今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至8月实现税利101.7亿元,同比增长15.9%,预计全年可望达到150亿元以上。

  国家局局长姜成康称赞:川渝卷烟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证明,重组的方向是正确的。

  当初,国内某知名策划机构预测,在周边强势企业合围下,川渝中烟“突围”艰难。现在,随着跨省重组效应的持续不断释放,这种预言已不攻自破。

  川渝中烟实现跨越发展,既得益于跨省重组6年来的丰厚积淀,更得益于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实施“西部经济高地”建设战略中,四川把烟草列为10大优势产业之一,表示积极为川渝烟草品牌做好政策引导和服务工作。重庆把发展烟草作为支持三峡库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表示为川渝中烟开“绿灯”,为川渝卷烟品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分别多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交换意见,反复研究发展,目标,共同作出川渝烟草工商进入行业“第一方阵”的战略定位。

  目标是领导的期待和重托,也是公司的责任和使命。川渝中烟充分发挥新型体制优势,充分利用坚实的发展平台,直面大市场竞争,大品牌崛起、大企业扩张形势,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内部改革,强化自主创新,打造强势晶牌,推进管理增效,战胜了一个个困难,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项项业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遭受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袭击,四川方面的3个卷烟分厂和长江雪茄烟厂被迫停产,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一下子被打乱。面对空前灾难,公司力求“大灾不减目标,努力多做贡献”,统一指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统一调度生产计划、品牌调剂,不仅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而且荣获“全国烟草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今年以来,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实情况,公.司紧紧围绕“强基础、升结构、保增长”工作主线,精心组织生产经营,切实加强运行调控,全力满足市场需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探索行业改革路径,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振兴川渝烟草产业,川渝烟草工业人肩负这样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闯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道路。

  从“学习跟进”到“自主创新”,从借助“输血”到强化“造血”,六年演绎,六年突破,培育一个茁壮成长的品牌

  企业竞争,品牌是核心。

  从“学习跟进”到“自主创新”,从借助“输血”到强化“造血”,川渝中烟品牌发展的根本转变,为“娇子”插上了腾飞翅膀,提供了强劲动力。

  工商分离后,烟草全国性大品牌不断涌现,特别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两个10多个”(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更是加快了品牌整合步伐。到2008年底,全国的卷烟品牌已由“十五”末的1100多个减少到155个,百万箱以上的大品牌增至13个,超过200万箱的品牌有2个。

  为适应急剧变化的品牌格局,打造川渝烟草强势品牌,公司在充分调研、综合考量、慎重决策后,及时提出“做强娇子,做精天子,做优龙凤呈祥,打造国产第一雪茄”的品牌发展思路。按此思路,公司大幅削减品牌及规格,加速向重点品牌和主导规格集中,并通过扎实构建原料、技术、生产、市场保障体系,推进强势品牌培育。现在,公司牌号已由成立时的37个精简到5个,规格从177个减少到40多个,“娇子”,“龙凤呈祥”、“天子”成为公司的主导品牌,川渝两地的畅销品牌和效益品牌,川渝雪茄连续多年占据国产雪茄8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娇子”品牌,凭借其良好的市场表现和成长趋势,已跻身全国烟草行业20个重点骨干品牌之列。今年上半年,“娇子”销量继续保持大幅上升,其增长幅度在全国20个重点骨干品牌中排名第一。

  整合缩减数量,创新提升品质。几年,来,川渝中烟建立了行业级技术中心,设立了博土后工作站,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通过省级认证的减害降焦重点实验室。借助这个技术创新平台,公司先后完成了行业和地方26个科研项目,申请了67项国家专利,其中有24项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在这些成果中,“复合生化综合减害技术”是最优秀的代表。此项技术以新鲜动物血液为原料制备化合物,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多种活性物质,复合制成生化制剂应用于卷烟复合滤嘴。这种制剂能明显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四类10余种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平均降低率30%以上,最高降低率67.5%。这项技术普遍应用于产品研制和生产,“娇子”和“龙凤呈祥”部分规格于2008年便达到行业减害降焦目标,比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提前了两年。因此,行业最高领导评价称:“川渝中烟减害降焦工作走在行业前列,减害降焦是川渝卷烟品牌的一大优势。”

  与此同时,川渝中烟拥有成熟的模块配方、国内不多见的自主调香、现代前卫的生物修饰等特殊工艺技术。采用这些特殊工艺技术配方,加上“复合生化综合减害技术”的应用,不仅产品质量一直保持稳定,而且更主要的是,助推公司品牌发展从“跟进”转为“领跑”,成就了“娇子”等重点品牌的市场表现。近5年,“娇子”销量平均增幅在40%以上,今年1至8月,销售35.5万箱,同比增长49.5%,全年预计可以达到55万箱。

  鉴于“娇子”品牌已有市场基础和良好的成长性,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提出,将其培育成过百万箱的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遵照指示,川渝中烟迅速启动“百万箱娇子工程”,并与烟草商业一道协同加以推进。在此过程中,川渝中烟始终坚持“一切围绕市场转”的理念,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积极适应“按订单组织生产”的要求,全力满足市场需求。烟草商业有效发挥营销网络的培育功能和专卖管理保障作用,尽力为“娇子”扩张提供市场保障。在工商紧密协同配合下,2008年1月,“娇子”已覆盖全国内陆所有省级市场,并且陕西、江苏,浙江、湖北等重点市场保持持续扩量,预计今年将有8个省级市场销量上万箱。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四川地震灾区人民坚强奋起,以超常之举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形象地诠释了恩格斯这句名言。川渝中烟赢得空前支持,实现跨越发展;“娇子”品牌迎来空前机遇,实现大幅增长,同样是恩格斯名言的一个生动注脚。

  地震发生后,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第一时间提出,举全行业之力培育“娇子”品牌,鼓励川渝中烟打造“闪光品牌”。全国各烟草商业企业纷纷出台措施,动真情、用真心、出真力支援灾区重建,培育“娇子”品牌。这,无疑为“娇子”品牌给予了一次大剂量“输血”。

  川渝中烟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速产品升级改造,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进“娇子”品牌扩销上量,将借助“输血”转变为强化“造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前往销区、走进市场,北京、陕西,浙江、江苏、山东、山西、广东等20多个省市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通过与当地烟草商业企业深入沟通,进一步达成共育“娇子”品牌意见,其中,与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山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娇子”品牌培育构建了长效机制。

  在“走出去”的同时,川渝中烟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共同协商“娇子”品牌培育事项,以增强其“造血”功能。去年10月、今年4月,公司先后举办了“中国娇子暨长城雪茄品牌论坛”、“全国烟草行业支持四川灾后重建一周年座谈会”,把行业管理精英和专业人士请到成都,为“娇子”品牌和川渝雪茄发展建言献策。代表们一致表示,传递爱心力量,深化工商协同,共育娇子品牌,助推灾后重建。今年5月,公司邀请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100名烟草商业优秀客户经理和市场经理,作为中国娇子阳光大使深入地震重灾区,参观什邡卷烟分厂、长城雪茄烟厂恢复生产及灾后重建情况。阳光“大使”们对川渝中烟挺起脊梁、坚强奋起的精神深表敬佩,纷纷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以培育川渝卷烟品牌的实际行动,为四川灾后重建贡献应有力量。

  去年有人预言,汶川地震很可能“震”出一个大品牌;现在人们看到,汶川地震已经“震”出一个大品牌。人们坚信,“娇子”实现过百万箱销售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变为现实。

  从主体多元到整体融合,从固化于制到内化于行,六年锤炼,六年提升,打造一支激情创业的队伍

  企业跨越,人才是关键。

  进入21世纪,烟草行业全国性市场格局加速形成,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既要拼实力,又要比耐力的“中长跑”。在此形势下,是否拥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尤为关键。

  川渝中烟横跨两个省市,因所属原企业所处地域和成长背景不同,文化积淀各有差异,要将1万多名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打造一支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攻坚破难、勤于干事创业、善于开拓创新的优秀卓越团队,其难度不言而喻。

  在综合各方因素,反复研究讨论后,公司党组将解决这一难题的着力点放在整体推进文化融合上,决定用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统一思想、团结队伍、鼓舞斗志。于是,倾力打造“激情文化”的口号被响亮地提出来。

  激情文化,这是几代川渝烟草工业人创业精神的积淀与浓缩,集中体现了公司对长征精神、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的理解和运用。激情文化以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以及构建和谐企业为主线,以“激情创业、创新发展”为核心,强调用开阔的眼界、开阔的心胸、开阔的思路认识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大力弘扬“敬业、爱岗、忠诚、奉献”的员工理念和“海纳百川、矢志不渝”的人文品格,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

  《烟草专卖法》明确指出,烟草企业的职责就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权益。牢记这一宗旨,2004年川渝中烟率先在行业开展“两个至上”大讨论,顺势启动“两个至上”岗位主题实践,让企业干部员工经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增强了大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推动公司形成“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整体意识。

  川渝中烟成立运行以来,进行了两轮资源大整合,即2004年完成“六变三”的组织结构调整、2006年运行母子公司新体制。这两轮资源大整合涉及范围广、层面多,特别是构建母子公司架构,实施营销、技术、原料、生产四个方面的统一,重新整合流程,设计新的运行管玛模式,变动的岗位达400多个。但是,所有涉及岗位变动的干部员工,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全都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保证改革调整得以平稳推进。

  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更是对公司干部员工进行了一次最好检验。地震发生后,公司领导果断决策、紧急行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企业靠前指挥、科学部署,确保因灾停产的企业两月内全面恢复生产;子公司和各厂领导班子临危不乱、身先士卒,在抗震自救中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一线员工坚守岗位、激情奉献,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在地震刚刚两个月之际,绵阳卷烟分厂震后易地重建、西昌卷烟分厂整体技改、长城雪茄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同时奠基。关键时刻,公司上下用“山崩地裂何所惧、誓为复产洒血汗”,“宁舍一斤肉、不欠一箱烟”的誓言,对激情文化作了生动演绎和完美诠释,真正体现了思想的统一、文化的融合、行动的一致;

  “经过地震大考后,公司干部员工素质明显提升、作风明显转变、状态明显提振。”公司总经理吴应禄感叹道。

  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戴亚,自进入公司以来,10多年如一日,带领技术人员致力于卷烟减害研究,潜心于尖端技术攻关,已取得多项重大成果。2007年和2008年,由他主持研究的“复合生化综合减害”、“减缓烟气对呼吸系统危害”两个技术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鉴定,共申报9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两项尖端技术普遍应用于公司产品研制和生产之中,为公司带来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他虽已年过花甲,并与妻儿分居成渝两地,但仍带领一批科研工作者坚守在实验室,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营销中心陕晋大区工作人员在经理蓝鸿玉带领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精心制定营销策略,精耕细作每片市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便—举扭转“娇子”品牌销售不畅的被动局面。现在,“娇子”已成为当地烟草商业企业、卷烟零售客户和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其销量自2006年以来—直稳居陕西省同价位产品前二名。

  物资供应中心烟叶基地办的工作人员,常年驻扎在偏远的烟叶基地,那里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艰辛,但他们没有跟公司讲条件、讨价钱,也没有叫苦喊累、怨天尤人。多年来,他们与当地烟草商业企业技术人员一道,走进乡村、深人烟田,对烟农进行全过程指导和服务,在原料上保证了公司品牌发展的需要。“为了建设好公司的‘第一车间’,我们必须付出辛劳,我们甘愿付出心血。”烟叶基地办主任刘朝科的一句话,掷地有声。

  新川渝,新烟草。历经6年激情创业,川渝中烟站在新的起点。经过6年锤炼提升,川渝烟草工业人满怀激情和希望,正向着行业“第一方阵”目标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