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打造“优秀卷烟工厂”纪实

2009-10-13来源:常德日报作者:姚瑶

  一 规范篇

  “1”后的“0”的辨证

  一秒钟时间里,你能迅速地在超市货架上找到你要买的东西吗?湖南中烟公司常德卷烟厂二车间工人周达枝,可以从每秒钟120支烟的传送带上,发现检测器都没有检测出的烟支瑕疵。像周达枝这样,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人烟厂还有很多。穿行该厂的生产车间,人们轻易便能见到这样的警示语:“质量是1,产量是1后面的0,如果1倒下了,产量再大,也是白搭”;“忽视细节的代价!9秒钟就可以酿成一次一般质量事故,36秒钟能酿成一次严重质量事故”。

  在品牌规模快速发展的今天,常德卷烟厂把质量看作是巩固品牌跨越发展的坚实根基,厂长兼党委书记邹纲强用16个字概括了质量核心的利器:“关口前移、严防死守、检上加检、锁上加锁。”

  关口前移,常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预控体系,增强产品质量的预控保障能力,并针对产品质量缺陷的快速处置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将质量管理从传统的“产后检验”向“产前预控”转变,实现质量关注三个转向,即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的转向;由人工经验向科学决策的转向;由实物质量控制向对整个在线装置控制的转向。与此同时,企业率先在行业内建立原辅材料质量评价体系,制订并启动了《卷烟材辅料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供货质量评价、入场检验评价、使用过程中评价、服务质量评价。

  由常德卷烟厂生产的每一支烟,从烟叶、烟丝、卷烟纸、过滤嘴等“零配件”开始到最终进入消费者的口袋,每一环质量监督检测都有详细的跟踪、记录。在常烟人看来,对质量的不懈追求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更是一份厚重的承诺。在质量把关上近乎苛刻的要求,也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内部管理的规范。2006年11月16日企业合并重组以来,常烟人说得最多、听到最多的词是:标准、程序、对标。

  在芙蓉王生产车间,记者随意地翻开一份质量例会记录,从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签到、内容、问题分析等都有详细的记录,尤其在整改措施上明确了责任人、完成验收时间、完成效果,完全按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OHSAS1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两标一体”的要求形成了PDCA循环的闭环。

  按照国家局“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指导思想,常德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邹纲强以前瞻的目光确立了以实现“高端、高品质、高效率、高素质”为标志的“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奋斗目标。对照这一目标,管理层针对目前企业存在的不足,提出要持续提升市场响应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和谐发展能力、管理规范创新能力6种能力,并把围绕生产区现场管理抓规范,如何深入推进生产区7S管理等24项管理专项工作,作为了提升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突破口。

  在开展“两标一体”方面,常烟根据公司关于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于去年相继发布了管理标准85个、技术标准1个、部门工作标准21个,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24个,各类事故应急预案15个。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方面,常烟先后启动了质量管理系统、备件管理系统、石板滩库存管理项目、数据与报表挖掘项目建设,并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完善。

  在加强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力度上,针对一流生产企业的总体要求,常烟对整个目标管理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系统思考、规划,深化过程控制,加大目标管理过程中的检查、考核、分析和动态调整;并充分借助OA信息平台,进一步促进了预算管理的精细化,使预算执行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控制了成本费用支出。

  通过强抓管理基础,常烟各项指标及卷烟单箱综合耗能指标均较好的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2008年,该厂实现节约挖潜1300万元。依靠规范精细的内部管理,过去的两年中,芙蓉王卷烟在市场需求量大增的形势下,市场抽检合格率全部达到100%;2007年,“芙蓉王”还作为行业唯一品牌获得“中国品牌年度大奖”。2008年,芙蓉王在最具价值500强品牌中又排位迅速提前。

  憧憬未来,常烟人豪情满怀:“我们要继续坚持精益的管理,严格把握细节的完美,致力于工艺、设备的持续改进,用工作的高品质保障产品的高品质,以此引领品牌的高标准,让品牌成为市场与消费者永远值得信赖的忠诚伙伴,成就中式卷烟品牌的典范,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二、效率篇

  时间与效率的结合

  按照湖南中烟公司的产品一盘棋布局,合并重组后,湘烟高端品牌集中在常德卷烟厂生产,“芙蓉王”生产任务骤然增加,而现有的产能严重不足,千钧重担落在了常烟全体员工肩头。

  针对产能不足的矛盾,厂部党委明确提出了“提速扩量、增时扩量、增台扩量”的工作思路,要在现有设备、人员上与时间赛跑。

  于是,二车间制丝装备的产能从原有的每小时2000公斤提升到每小时2800公斤,同步调整生产组织模式,制丝线由三班制运转调整为了四班三运转。在确保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他们对一、二车间的产能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优化配置,有效地适应了芙蓉王大生产;对一车间的8台(套)卷烟设备进行了改造,扩充了芙蓉王生产线卷包能力;针对库容紧张的矛盾,企业增加了原辅料备料及选叶场地,调整了成品卷烟储存和发货方式,切实满足了芙蓉王品牌卷烟特殊工艺的要求。此外,常烟还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广泛开展生产线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引导员工增强责任意识,充分挖掘队伍潜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两年来,常德卷烟厂就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担负着“芙蓉王”主要生产任务的二车间,人均加班46天! 

  2008年春节前,湖南中烟提出“抢占制高点,快速占领市场”,要求“芙蓉王”在短短30天内完成10.7万大箱的任务,就当时的设备能力而言,这不仅突破了产能的极限,而且也是常烟建厂以来所遇到的最大挑战。

  千钧重担压肩,常烟人焕发出高昂的斗志。一套以生产组织为中心的高效运营体系迅速建立,厂部成立了节前工作督察小组和生活、医疗、安保、宣传四个服务小分队,全力以赴投入到服务生产中,全厂各部门协同作战,积极配合,生产管理部及时衔接,合理调度,保一个“顺”字;企业管理部明确了工作流程,制定完成了“两标一体”的试运行,并且随时了解发货情况,及时取得公司支持,保一个“畅”字;设备工程部和重点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面对超常的任务,他们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进行在线设备的抢修和维护。

  围绕芙蓉王生产这一中心任务,芙蓉王现代化大生产的动人乐章演绎到了极致。风雪交加的深夜,物资配送部的同志还在卸货、收货、验货;寒冬腊月生产车间员工穿着短袖奋战在机台旁。

  产能不断面临的挑战成为企业全面提升基础装备的节点。针对部分硬件装备严重老化的问题,他们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不断夯实硬件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积极组织设备进行大中修。

  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芙蓉王产能瓶颈,加快实现芙蓉王卷烟品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常德卷烟厂在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相继启动了芙蓉王卷烟生产线技改工程建设及与之配套的石板滩烟叶仓库群项目、物流中心异地重建项目等多项重点工程。他们克服项目多、任务重、工期紧、人手紧张等诸多困难,系统规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紧密协调,以对芙蓉王品牌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多项技改工程建设的齐头并进。

  2006年规划建设、总投资十多个亿元的芙蓉王60万大箱生产线项目,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亲自奠基剪彩的重点工程新厂房,已经进入最后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今后,常烟人将在这片漂亮的新厂房内每年创造300亿元的财富,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常德卷烟厂。截至目前,新联合工房已安装完成并开始边搬迁边生产。与生产线配套的石板滩烟叶仓库二期工程全部完成,烟叶仓储能力达到200万担;投资5000多万元的芙蓉物流工程已投入运营,总投资近4亿元的烟叶复烤公司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去年10月,省委书记张春贤在视察芙蓉王重点工程后,盛赞常德卷烟厂“是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典范代表”。

  “高效率是优秀卷烟工厂的发展之道。”谈及今后的工作,厂长兼党委书记邹纲强目光坚定:“我们还要通过制定精准目标,优化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力求管理精简,实现无隙沟通、快速执行,不断追求工厂的高效率。”
 

  三、活力篇

  价值 成就你我

  一个品牌的现在,可以从账目中反映出来;而一个品牌的未来,则需要人们从这个企业的文化中去感受判断。毕竟,欲木之长,必先固其根本。

  聚合在湖南中烟公司旗帜下的常德卷烟厂,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文化进行了又一次完善和提升。“高端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定位,是我们需要不断超越的崭新高度。要用高品质的制造、高效率的执行、高素质的员工聚合成工厂发展力量的坚实支撑,这将是今后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常烟深化企业转型调整对中层干部的新要求,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中层干部补员选拔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常烟中层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

  同时,他们还修订、完善了《中层干部年度考评办法》以及《中层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为干部的管理与考核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他们积极开展干部培训需求调研,打破惯有思维,引进了在全国较具实力的专业培训机构,根据需求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常烟对员工的成长更加关注。目前,其正在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工作,引导和促进员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

  该厂每年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厂进行授课,著名管理大师余世维博士、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和中央党校王东京教授等都先后在常烟开讲。企业还多次组织全厂员工进行拓展训练、开展读书活动,增强学习的吸引力。为解决生产线操作技术人员断层的问题,该厂面向多元企业公开竞岗选拔了50名大专以上文化的技能型人才充实到一线,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新老交替储备力量。

  如今,常烟人立足岗位成才蔚然成风。从2007年开始相继有15名维修工获得了国家技师资格认证,成为了企业的宝贵人才。

  2008年5月15日晚,一曲《感谢有你》的歌声,拉开常烟“感谢有你”感恩晚会的大幕。主持人通过对建厂元老、劳模、奥运火炬手和为社会献爱心的员工的访谈,再现了常烟的创业历程、展示了劳模的风采、记录了常烟和员工回报社会的点点滴滴。晚会现场,厂领导、中层干部和劳模标兵代表还为汶川地震灾区现场捐款……常烟人感恩尽责的社会责任感、常烟人的大爱精神在这个夜晚得到了生动的展示。

  合并重组以来,常烟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员工思想实际,将“两个利益至上”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延伸,在全厂广泛开展“感恩尽责 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他们通过感恩读书活动、感恩报告会、岗位实践等形式号召员工知恩感恩,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共同推进工厂的和谐发展。在融合公司母文化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开展工厂子文化建设,注重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常烟先后集结出版了一套以“感谢有你”为主体的文化丛书;2007名员工自愿签订了敬老爱心基金的捐款协议,仅2007年一年就捐款43.78万元;155名常烟人自愿参加了常德市组织的无偿献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厂员工共捐款73万元,缴纳特殊党费17万元。现在,很多不愿留名的常烟人都在定期资助孤儿和贫困学生。与此同时,常德烟厂在两年的时间里上缴市城建税20.24亿元,教育附加税11.5亿元。

  2009年4月26日,在国家局召开的第五届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被授予了“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称号;24天后,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李克明又专程来该厂视察,他对常烟转型以来取得的成绩用“四个注重”进行了肯定,即注重准确定位、注重提高效能、注重突出创新、注重队伍建设。李克明尤其对常烟围绕国家局提出的规范、效率、活力总体目标,在现代卷烟制造工厂创建工作中创新的“能力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