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与立:在变化中寻求新动力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卷烟厂改革发展纪实

2009-09-03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于立坤 瞿卫华 王恒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河南洛阳,如同一株美丽的牡丹,在历史中花开花落,明灭几度。

  正如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样,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卷烟厂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落,但它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2008年春天,洛阳卷烟厂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洛烟在破与立之中,不断寻求发展的新动力。

“一池碧水”变成“一条大河”

  风乍起,吹皱一池碧水。

  2008年6月5日,酝酿已久的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在洛阳卷烟厂拉开帷幕。改革是要动真格的?还是仅仅走走形式?不少员工对此心存疑问。

  “这个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周密安排。”新任厂长安保华说,改革伊始,厂领导班子就对各项工作提出了“必须按照程序走,充分体现阳光下的竞争”的严格要求。

  在改革过程中,洛阳卷烟厂从改革方案的制订到关键步骤的实施,无不遵循了这个“阳光法则”。

  2008年9月,洛阳卷烟厂首先对44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考评。通过测评,调整31人、退岗2人、淘汰1人。随后,厂里对8个中层岗位进行了公开竞聘。

  “刚开始报名的时候,我心里也在想,是不是人选已经内定好了?”采访中,通过岗位竞聘,成功当选卷包车间副主任的李成名谈起当时竞聘的情形,直言“一开始心里真是没底,非常忐忑”。

  “但我很快消除了疑虑。竞聘的过程非常透明,很多场次的考试都是现场打分、现场亮分、现场出结果。”李成名回忆道。

  在这次改革中,洛阳卷烟厂先后举行了14场考试,共有700多人参与。按照双向选岗的原则,4名生产操作人员走上管理岗位,13名管理人员转到生产操作岗。其他参加竞聘人员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合理选择自己的岗位,真正实现了人岗匹配。

  然而,改革并没有到此止步。洛阳卷烟厂通过建立《员工业绩档案管理办法》,对选拔上来的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使得整个人才队伍充满了勃勃生机,将从前的“一池碧水”变成了一条奔涌向前的“大河”。

  “现在每个季度厂里都组织一次集中评议。评议结束后,厂里会把评议结果写在小信封里,发到我们手中。所以,我对自己的工作一点儿也不敢放松,随时都感觉到有很多双眼睛在审视着自己。”质量管理部副主任何文婕说。何文婕原来是一名质量管理员,在这次竞聘中,她脱颖而出,走上了管理岗位。

  与此同时,洛阳卷烟厂还启动了“1+7”人才工程建设规划,建立了企业人才储备库,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44名后备干部实施动态管理。

  “通过改革,我们基本实现了人才管理动态化、岗位竞争透明化、业绩考核常态化、成长通道多元化的目标。”谈起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安保华如是说。

“大写意”变成“工笔画”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办公区15号水龙头 维修电话64314301”----这是记者在洛阳卷烟厂办公区卫生间一个标志牌上看到的。在洛烟厂区,每一处设施,包括开关和水龙头,都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洛烟还将设施管护情况及时在内网上公布,减少了能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这种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形成,来源于洛烟人的思想转变。在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改变自己,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原来我们对有些环节的管理比较粗放,有些关系也没有理顺,比如原来每个部门都可以办理物资出入证、全厂的能耗计量不科学。”经过调研,安保华开始向这些环节发难。他提出的对策是推行精细化生产组织模式,要求全厂管理工作要从“粗线条写意”转向“工笔画写实”。

  什么是精细化生产组织模式?洛烟人的回答是:精、准、细、严。

  “一个制丝加香工序包括6个步骤,24个细化动作,13项工艺要求,8个安全标准;包装机组保养有25个检测项目,12个润滑点,要预防47种常见故障……”在洛烟人自己编写的员工“口袋书”----《职工岗位规范手册》里,记者看到这样几组数据。

  在打造“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现代卷烟制造工厂的过程中,洛烟人不断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卷包过程中,卷烟机定时开机、停机,与动力设备匹配,避免能源消耗。停机的同时关掉烙铁电源盒启动按钮,关闭压缩空气和负压阀门,降低能源消耗……”

  “我们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改造回潮机烟箱内衬,创造性地采用了尼龙网带作为内衬,有效解决了烟箱内衬易损坏和粘料的问题,填补了卷烟加工企业在这方面的空白……”

  “我们承担的气流干燥研究项目,通过系统的工序设备整改、参数优化,使经气流干燥加工处理的叶丝结团率和烟叶损耗率得到了明显降低……”

  据安保华介绍,推行精细化生产管理模式以来,洛阳卷烟厂响应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不同车间、不同部门、不同工序,都闪耀着精细化管理的光芒。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的变革,给洛阳卷烟厂带来了深刻变化。

  “精细化管理不只是一种生产组织模式,更是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生存方式,它现在已经贯穿于我们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质管部员工慕平利告诉记者,这种从“粗线条写意”到“工笔画写实”的管理方式的转变,深深地影响了每一名员工。

“踢皮球”变成“抢篮球”

    今年4月15日,洛阳卷烟厂制丝车间的储丝柜突然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储丝。发现故障后,车间一边向厂里汇报,一边立即组织人手,实行人工传运烟丝,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原来碰到这种情况,员工一般要等储丝柜修好后再继续生产。现在员工主动克服困难继续生产。”制丝车间主任赵保敏告诉记者,现在每个人都有了业绩档案记录,大伙儿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现在每当奖励员工时,员工都会要求给他加点儿绩效考核分。”参与考核工作的人力资源部主任王喜梅告诉记者,现在员工非常看重绩效考核分数,“这个分数是员工绩效考核、岗位竞聘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过去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有时是靠感情、凭感觉、看人缘。”在采访中,洛阳卷烟厂党委副书记李燕翔谈起了评价体系的变革,“现在通过推行《员工业绩档案管理办法》,评价的标准变成了靠业绩、凭能力、看贡献。”

  评价体系的变化,不仅激发了员工的热情和活力,而且也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

  “过去,为了达到降耗标准,车间感觉有些烟用材料不好用,就将这个问题反馈到物资供应部门,物资供应部往往是拿出调拨单和检验单让我们看。”卷包车间的郭毓告诉记者,这些单据显示的结果都是合格的,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如果车间再提出这种问题,质管部会立刻组织物资供应部、生产管理部、设备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分析原因,直到解决为止。”何文婕说,新的考核体系出台以后,各部门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起来。

  “原来是有活干活、没活闲着,现在是有活干好、没活找活。”人力资源部的艾跃辉谈起这个变化,打了一个风趣的比喻,“原来很多人是在‘踢皮球’,扯皮推诿的多;现在是‘抢篮球’,积极拼抢的多。”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种全新的业绩考核体系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走了旧的理念,给洛阳卷烟厂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采访结束时,站在新建生产指挥中心的效果图前,安保华向记者详细描绘了洛阳卷烟厂的动人前景。在他的眼中,那幅效果图仿佛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新的生产指挥中心将为洛阳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一道新的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