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卷烟工业企业董事会

2008-11-28来源:羊城晚报作者:曾颂
  在今年10月举行的高交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授予广东中烟“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牌匾,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成为第十五批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不熟悉行业的人们或以为,卷烟不过是几步简单工艺,并无“高科技”可言;实际上内中乾坤不小———正是凭借多年的技术突破创新,广东中烟才建立起高标准的技术中心,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
 
  是什么带给广东卷烟工业繁荣的今天?广东中烟总结为两个字:创新。
 
  “创新是广东中烟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广东中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集中体现。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对广东卷烟工业的技术创新上,更体现在企业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业内一名专家说。
 
  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资本,有利于支撑更深入的体制改革;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员工潜力,为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两股力量互相依存促进,形成良性发展的链条。哪怕在蓝图初步绘就的今天,公司管理层仍反复告诫:“目前企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制度还相对滞后脱节,机制没有完全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高端技术托起全国大品牌
 
  要打造中国一流品牌,首先要有中国一流的技术。近年来,广东中烟紧紧围绕着企业与品牌发展目标,有效整合资源,高标准、高起点地推进技术中心各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立技术中心前,行业制定技术标准,我们只能跟在人家后面。现在,我们开始主持几个技术标准的制定,在分析测试领域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一名技术人员感慨道。
 
  有了领先全国的技术,就有打造全国性大品牌的底气。广东中烟的百年品牌“双喜”正是有了技术突进的支持,才得以迅速被外省市场所接受。
 
  “我们不能靠一个口味打天下。”多年前,广东中烟领导就有这一设想。当时的“双喜”只是区域性品牌,要把它销到省外甚至国外去,需要丰富的产品线。当时广东中烟面临两条路:一条是拿其他品牌的配方生产,贴上“双喜”的牌子,这最为简单便捷;另一条是研发新规格产品,丰富品牌内涵,这要求从零做起开发新品,所费工夫巨大。广东中烟选择了后者。
 
  时间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经过技术中心的反复钻研,特别是对增香保润技术的攻关,双喜“经典醇香”问世,很快受到市场热捧,并在2005年的卷烟市场低谷中显露“一枝独秀”的风范,并于2006年出征外省市场,成为拉动“双喜”产销量突飞猛进的主要力量。
 
  此后,广东中烟乘胜出击,开发出高档“尊贵逸品”,使“双喜”拥有了全行业最高档的产品。“尊贵逸品的关键是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它对‘双喜’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起到很明显的带头作用。”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广东调研时评价道。
 
  通过持之以恒的潜心钻研,广东中烟技术力量实至名归地赢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是广东卷烟工业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必将进一步推动广东中烟的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
 
  “软硬结合”升级创新平台
 
  2007年12月18日,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生产基地隆重奠基,省长黄华华、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这是广东中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活动。
 
  如果技术进步是“软实力”的增长,那么生产基地的有序推进则意味着为“硬实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软硬结合”方能实现卓越的技术平台。
 
  据悉,建成后的广州生产基地将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卷烟制造中心,年创税利可达百亿元。该项目的顺利建设,为进一步做大“双喜”品牌,做大做强广东卷烟工业,建设广东卷烟强省打下牢固的基础。
 
  软硬实力的结合,使广东中烟有了打造全国性大品牌的底气:曾是区域品牌的“双喜”,依靠技术创新形成多个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系列产品;依靠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使主导品牌呈现了跨越式发展态势。2008年,“双喜”产销量将突破150万箱,产值超过200亿元,品牌规模四年增长三倍多,连续多年居行业十大品牌之列。
 
  管理创新提升运行效率
 
  在技术、生产能力创新的背后,还必须有管理制度的创新,尤其是对于广东中烟而言———经过联合重组,广东中烟形成了一个法人治理结构下多点生产的管理体制,这对统一管理的要求非常高。
 
  广东中烟负责人强调:要打造百年基业,就必须以国际化的视野,围绕“做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烟草企业”这一发展目标,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提高运行效率,激发活力,以此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严格规范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切实增强规范意识,严格规范管理和生产经营行为,使规范建立在依法生产经营的水平上,严格依法办事,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李根基强调。在他看来,“效率”和“规范”之间应先强调规范。
 
  广东中烟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也就是建立在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创新上:去年,广东中烟推行以预算管理为抓手,以职能化管理为主线,公司总部和各责任单位全面参与的预算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资金运用的效率和规范。
 
  为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规范制度和流程,公司还推行了ISO9001质量体系贯标工作,统一了各生产点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以及运行模式。
 
  去年11月底,公司启动ERP体系建设项目,用现代化软件平台对企业运营实施精细的数字化管理。该项目将建立起广东卷烟工业的行业数据中心,支撑“四大中心”的运行和按订单组织生产的业务运作。
 
  创新动力源源不断
 
  然而,广州生产基地还要两年时间才能建成。在这段过渡时间里,如何克服现有产能不足及生产一线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抢占重点市场,如何提供省外市场的覆盖面,这些问题在广东中烟人看来都显得非常迫切。
 
  李根基强调:“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他表示,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今年双喜要实现150万箱,明年要突破170万箱,2010年之前要达到200万箱。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答案是进一步创新。李根基总结道:一是要眼睛向外,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营销模式,把做大做强“双喜”品牌作为企业的中心任务,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眼睛向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此外,李根基还强调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对创新有贡献的人员,应该给予奖励,让有才能的人才能够收获尊重。”
 
  ■相关链接
 
  广东中烟技术发展
 
  大事记
 
  ●2004年5月,新广州卷烟二厂重组成立技术中心。
 
  ●2005年1月,成立广东中烟技术中心,实现资源统一管理调配。
 
  ●2006年1月,进入全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前十名。
 
  ●2007年1月,博士后工作站获准成立并运作。
 
  ●2008年10月,进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列,成为业内具有国家认定水平的7家企业研发中心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