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范、效率、活力”打造优秀企业

2008-08-09来源: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贯彻落实三项主要任务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和要求。今年,浙江中烟着力点放在“七抓七促七提升”上,从企业生产经营的七个关键方面着手,抓规范、促效率、增活力,从企业运营的具体事务入手,牢牢把握一个“实”字,力争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规范生产基础管理,提高产能组织效率,全面提升生产制造力

    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范,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受控。坚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操作规范,以降缺陷、防差错为重点,实施改进课题,提高生产过程管理的规范化与系统化水平。开展关键工序能力评价,改进程序设计,推进系统的自动评价,确保关键生产过程设备能力和各项参数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充分发挥现有产能,确保生产效率稳中有升。完成两个制造部工艺、技术、管理的全面对接,统一内设机构、统一考核标准。制定两个制造部掺配物料整合、调香统一等方案,推进两点生产的均质化水平。着手设计今后三年产能最大化的实施预案,做好劳动力配置、仓储能力保障、劳动作业时间调整等各方面的规划和准备。

    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制造成本合理水平。认真贯彻《卷烟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工作。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定期检测污染物的排放,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加强能源管理人员、能源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节能意识。抓好节能减排新技术的试验和应用工作,确保各个改造试验项目取得实效。实施产品原辅材料实物消耗、动力能源消耗的目标管理。

    规范营销组织模式,提高市场开拓效率,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探索工商协同的新营销模式,持续做好“跟进”和“服务”两篇文章。坚持“市场导向、分工合作、诚信互动、资源共享、效率责任”的原则,按照“商业前台、工业后台”的定位,突出“跟进”和“服务”两大主旨,加强与商业企业在品牌营销、市场营销、服务营销三个方面的协同。建立便捷的工商信息沟通平台,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为商业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强化计划与需求预测,优化内部工作衔接,提高按存销比及时供货的能力,做好维护商业库存的服务。

    加速推进三大品牌发展战略,组织起品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加快品牌整合,提高“利群”、“大红鹰”、“雄狮”三大品牌的集中度。阶段性突出“一高一低”,继续打造价值规模和数量规模大品牌,积极培育全国性品牌。做好三大品牌的发展规划,分品牌、分结构明确三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心。重点围绕做大做强“利群”品牌,在增量扩市场的同时,省内市场结构上着力提升200元~360元价位区间的产品,全国市场上高度关注200元及以上产品的市场培育。“雄狮”加快完成对2元“双叶”的整合,加大中间品牌的整合力度,着力推进10元档“大红鹰”的市场培育。

    抓住行业市场化改革新机遇,努力实现“两个跨越”。紧紧抓住行业“订单供货”全面推广和“两个50%”的政策导向,以及定向加工运作机制日趋完善等大好机遇,大力拓展省外市场。着手制订公司省际间联合重组的工作方案,抓住机遇,争取实现跳跃式发展。积极探索境外办厂,着手制订境外市场发展规划。重点做好“摩登”品牌中东、南美、印尼和“利群”品牌“两澳一港”的重点有税市场,以及名优烟的免税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规范产销运作流程,提高产销衔接效率,全面提升产销响应力

    进一步优化市场驱动型产销运作流程。在三大机制、十大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结合“三标一体”和信息化规划项目,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组织架构、明晰职能配置,确保企业的内在机理与市场导向的运作流程相适应、相匹配。制订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建立起SOP体系,提高产销运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实施效率。提高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增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分析。

    进一步加强“四大中心”建设。以“相对独立、协调顺畅”为原则,明确“四大中心”各自的职能定位与目标定位。按照非法人实体的建设方向,在预算、分配、人事上赋予“四大中心”较大自主权,强化二级分配、强化绩效考核、强化首创精神、强化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力、营销力、制造力、供应保障力。按照市场驱动型产销运作流程的要求,对“四大中心”实行供应链管理,以市场为启动点,销、产、购、研环环相扣,一路跟进保障。进一步梳理“四大中心”之间以及与其他综合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接口,提高协调运行的水平。

    规范要素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全面提升资源保障力

    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为满足产能扩张的需要,进一步盘活内部人力资源,进行内部岗位之间的调配,逐步有序向分流员工开放空缺岗位,并积极引进紧缺人才,及时补充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人才储备。认真贯彻国家局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建立起科学的岗位管理体系,完善员工成长通道与晋升阶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从按季考核分配调整为按月考核分配,从按考核得分计奖调整为既联系考核得分又与月度实现效益挂钩,强化激励的时效性、与效益挂钩的紧密性,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确保烟叶资源的安全供应。面对烟叶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现实状况,在完成国家局调运计划的基础上,以增加库存为目标,在稳定性保障、开发性提升、预见性储备三方面下功夫,保障烟叶资源的安全供应。抓住国家局提高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满足行业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要的大好机遇,研究制订与“利群”品牌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原料资源保障工作方案》上报国家局,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成立烟叶资源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决策烟叶重大事项。切实加强烟叶工商关系的建设和维护,开展仓储设施建设,深化烟叶基地建设,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和长期合作机制。加强烟叶采购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业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行分区负责制,提高采购效率。整合烟叶资源信息,研究建立烟叶资源信息库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系统。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烟叶选择、使用范围。依靠技术创新,不断降低片烟消耗,提高烟叶资源有效利用率。

    规范内部基础管理,提高内管监督效率,全面提升自律约束力

    以“三标一体”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基础管理规范化水平。继续推进“三标一体”项目,坚持持续改进理念,优化内部业务流程,理顺业务接口,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以抓好预算管理为核心,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起成本费用的监控和分析机制,促进各个环节降低消耗、节约费用。认真开展税务自查,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加以整改,切实提高会计基础化工作水平。以程序规范、过程控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内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素质,推动公司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加强对非主业国有投资的监管和员工投资企业的协管,继续做好有关企业的清退工作,及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认真落实“隐患治理年”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更加注重预防,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监督。认真贯彻落实行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三项检查”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关部署,扎实开展“十一五”技改项目建设监管和廉政责任承诺制的落实,巩固完善大宗物资比价采购、广告宣传费开支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内管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有效防止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监督检查,规范干部选拔、推荐、考察工作。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党组、行政领导班子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建立长效机制。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加强纪检、财务、审计、法改、人事和职代会等部门和机构的紧密配合,整合资源,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发挥“大监督”的合力作用。

    规范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组织效率,全面提升创新发展力

    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制约机制以及科技管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创新工作重点和方向,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工艺创新,在减害降焦、适应消费、节约资源上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结合应用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引入市场化手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的道路。

    扎实做好技术创新相关专题。以提高多点生产均质化水平为目标,进行配方、工艺、材料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统一工作,专题研究掺配物料和调香的统一课题,制订《材料与材料检验统一》方案。做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的准备,筹建Hoffman名单检测实验室,做好包装警句标识改版的相关设计定型。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研究滤嘴加长、薄片开发和薄片成丝等课题。认真做好“雄狮”、“利群”系列产品的开发、储备和改进工作。以“十一五”易地技术改造为契机,制定差异化的加工工艺,选择多样化的工艺设备,突出个性化的产品风格,努力形成具有科技创新亮点的工艺项目。积极参加国家局《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及工艺验证》项目,进行进口烟叶的部分替代开发研究。

    以信息化带动全面创新。做好信息化规划咨询项目的后期工作,组织项目的验收和总结评估。按照信息化规划的总体思路,启动以ERP为核心的新系统建设,有计划地引入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产品和核心业务系统。加强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加快构建高水平的、适应业务扩张需求的新信息系统平台,带动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各个层面。

    规范员工行为准则,提高文化框架体系宣贯效率,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深化“四新”主题教育活动。根据行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司年度工作部署,重点检查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查找问题是否到位、具体工作是否到位。努力实现“三个有较大进展”:一是完善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有较大进展;二是组织新优势有较大进展;三是瞄准新目标,实现新突破有较大进展。

    扎实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工作。根据国家局今年“211”工程的有关部署,继续完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重点推进企业文化在岗位、在流程、在细节的落地工作,实现企业文化由“认识”到“认同”、变“被动”为“主动”、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变。根据国家局《企业文化评价体系》试点要求,开展对各部门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情况测评。建立企业文化管理网,编写企业文化培训教材,组织企业文化论坛,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活动,编写《企业文化印象》案例集。

    进一步加强党工团各级组织的建设。继续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制订相关的考评标准。按照省直工委的要求,以“我为创业创新作贡献”为主题,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组建公司团委,理顺与属地团组织、行业团组织的关系。贴近公司生产经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团员青年“我与企业共成长”活动。健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制,建立职工与工会之间的沟通平台,完善相关制度。做好“送温暖”工程,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档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