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打造一流的卷烟加工基地

2008-08-07来源: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南京卷烟厂作者:陈东魁
  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推进企业改革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是清除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桎梏和体制障碍的重要武器。当前,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深层次发展阶段。在烟草行业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烟草生产点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中,如何行动在先、突破在先,积极投身到思想大解放之中,拓宽思路,转变发展观念,更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流的卷烟加工基地,用实际行动来实践思想解放的要求呢?
 
  一、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不足
 
  作为独立法人治理的卷烟工业企业,在国家局的主导下,相继全部转变为省中烟工业公司管辖下的子公司,单纯的生产型加工点,卷烟产品的制造基地。卷烟企业彻底结束了经营管理的旧时代,而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执行管理的新时代。在卷烟工业企业新的管理体制下,经过两年多来的磨合、调整、运行,生产点逐步融入到了新的组织管理体制之中。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生产点企业基本完成了历史性的大转型。
 
  随着烟草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分析生产点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回顾生产点转型过程,对照新管理体制的要求,生产点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的症状。我们感觉到,生产点主要存在这样几个不足:
 
  一是与烟草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发展相比,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目前,烟草技术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引进进入到技术创新阶段。部分优秀企业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强技术的创新,增强了深加工能力,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生产工艺,带动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不少生产点在技术上,依旧停留在单纯的依赖进口、依赖引进上,对新技术消化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进展缓慢。技术管理思路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上,没有走“拼设备”的误区,重技术硬件的投入,轻技术软件的创新,更没有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没有把握好技术更新的周期性,把握好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生产点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与新的管理体制要求相比,企业精细化管理不够。新的管理体制,对生产点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新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与这一要求相比,暴露出不少生产点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上,普遍存在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简单、管理精度不深的现象。系统管理能力不强,干部队伍业务素质与企业发展的速度不匹配,缺乏全面系统思考的意识,思维局限在局部,导致企业运行中出现部分不协调,不顺畅。需要我们紧紧围绕“质量、成本、效率、安全”四项指标,规范流程,细化目标,严格标准,精确控制,加强考核,推进企业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三是与企业转型后的发展重心相比,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生产点企业的工作重心已经彻底由过去的培育品牌、提升效益向提高生产制造能力和基础管理水平转变,竞争模式从外部市场竞争向内部创优争先竞争转变。生产点今后中心任务是产品制造和质量控制。由于烟草企业长期沿用计划经济管理,市场化、专业化生产发展相对迟缓,人才引进受体制性的政策限制,导致专业性、应用性人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发展机制不完善。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后,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生产点人员的流动,更加暴露出生产点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目前,不少生产点工程技术人才、设备人才、生产工艺等专业人才面临青黄不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不足,储备不足成为制约生产点深度发展的瓶颈。 
 
  二、企业转型中如何解放思想
 
  认真分析目前烟草生产点现存的状况,通过对生产点自身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发展模式的认真探讨,通过与其他企业的横向比较,寻找发展的不足,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转变管理理念,更新发展观念,实现打造一流卷烟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我们认为,需要实现“三个解放”:
 
  解放观念。企业管理团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实践证明,企业发展的受困,主要来自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习惯方法、固有理念、传统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和阻挠。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的僵化与保守,必然导致整个企业的僵化与发展迟缓。企业管理者,包括中层干部,在企业思想解放过程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新的管理体制下,烟草生产点要实现彻底转型,完全融入到新的管理体系之中,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卷烟加工基地,就要不为既有的成功的经验所束缚,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创造新经验。敢于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难题,敢于对自己原来的发展经验、工作思维进行反思,分析研究,寻找短板,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改革的锐气。清醒认识企业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勇于否定自己,善于从传统的发展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局部利益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从企业个体发展的发展观下解放出来,树立大局观念,整体观念,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把生产点企业的发展放置在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框架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确立发展方向,明确奋斗目标。
 
  解放职能。经营时代的卷烟企业,属于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具有完全独立经营、参与市场竞争、自负盈亏、独立承担市场风险的法人主体地位。卷烟企业被纳入到省中烟工业公司的经营管理的总体框架之内,成为省级工业公司管理下的子公司,处在集团化、统一化运作的生产经营系统之中,不再是独立经营的法人经济实体,不再直接从事市场开发与培育、产品经营和品牌运做,也不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生产环节中属于前端的物资供应环节、属于后端的市场销售环节被剥离,其核心职能是完成省级工业公司下达的生产指令和生产计划。正是由于核心任务的变化,生产点的职能和未来的远景也就发生了转变。在企业职能上需要解放思想,克服过去的管理惯性,品牌情结,在生产组织上,自觉服从于省中烟工业公司的战略意图和品牌政策,生产安排上自觉服从于省中烟工业公司的品牌规划、市场需求、营销目地,辅助材料以及原料供应自觉服从于省中烟公司物资采购中心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在发展方向上,自觉设定为在省中烟工业公司的管理之下的产品制造单元,提高不断生产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卷烟加工厂,打造成为先进的卷烟制造加工点,并向行业标志性的卷烟加工生产基地而奋斗。 
 
  解放机制。发展的活力取决于机制。机制就像是人身上脉络,脉络通畅,则生机勃勃,脉络不畅,则暮气沉沉。在新的管理体制下,随着绩效管理、ERP系统等在同一平台上的应用,生产点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如何在服从服务于集团化发展目的的前提下,解放机制,形成可以有效调动生产点内部职工积极性的工作机制,用人机制,晋升机制等,可是说依然是生产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生产点企业解放思想,从符合生产点企业发展需求出发,打破阻碍生产点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更新用人观念,特别要树立专业化思想,重视技术人才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创新。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机制,把专业技术作为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给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落实解放思想的举措
 
  解放思想,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要落实解放思想,实现行动在先、突破在先,就是要依据生产点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任务,切实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流的卷烟加工基地。 
 
  一、立足产品工艺,提升质量管理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检验生产点企业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加大质量管理,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不少生产点在质量管理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相比,我们差距还很大。今后,随着生产点之间逐步实行品牌共享,均质化生产,生产点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质量管理能力上。这就要求我们生产点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组织和生产管理流程,进一步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和跟踪,使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始终处在受控状态。通过加强流程管理,闭环管理,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使产品质量达到中烟工业公司的统一工艺技术指标,确保生产点企业之间同一产品质量保持统一。
 
  二、立足生产组织,提升生产适应能力。今后,随着卷烟品牌的共享和异地化加工的进展,以及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的推进,在生产组织形态上将面临一系列调整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生产点,必须不断提升生产适应性,使企业生产更加柔性化。要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企业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要积极关注最新的卷烟生产技术,依据新的生产工艺要求,加大新设备的引进,大力进行陈旧设备的改造,特别要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制丝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设备整体水平,使企业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要切实必须加强设备性能的研究,工艺指标的研究,依据生产需要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积极进行工艺改进、工艺技术革新,加速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数控化、柔性化。 
 
  三、立足品质保障,深化品牌维护。生产点作为品牌的生产制造实体,核心任务是品质保障。我们生产点将围绕即定的品牌发展战略,在中烟工业公司指导下,进一步突出品牌品质维护工作。大力借鉴先进企业品牌品质管理的经验,制定和完生产点品牌的管理办法,在运行中逐步形成一整套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再到储存运输等贯穿整个环节的管理办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强过程控制和服务保障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立足整体统一,提升企业和谐发展能力。和谐发展是全社会的主题。我们生产点既要努力建设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要建设和谐发展的内部环境,做到内外和谐。要把企业发展纳入到全系统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通过学习和灌输,努力把建立在省工业公司整体之上的企业文化,内化为企业的自觉习惯,形成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要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和谐。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打破用人机制上的封闭性,努力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平台,建设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增强职工的技能培训,为职工职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更多职业生涯的上升渠道,人尽其才,人尽起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创建不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让干部队伍发挥更大的作用。高度关注职工的职业技能提高,切实加强职工培训,注重培训效果,让职工获得知识更新和技术提升,实现企业和职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达到企业内部和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