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烟:一个后来居上者的传奇

2008-07-24来源:长江商报作者:姚海鹰 陈栋
  毫无疑问,无论如何低调,湖北中烟都是对湖北经济全局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它的财税贡献以及兴衰变化,令任何一届当政者或坐寝难安,或高枕无忧。
 
  从1916年简氏兄弟在武汉创立南洋兄弟烟草汉口分公司,到如今的湖北中烟,已整整92年。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92年,不过是沧桑巨变中的惊鸿一瞥,而对湖北中烟来说,却充满了传奇与反思。
 
  沉睡20年,“七成市场拱手让出”
 
  曾让中国百废俱兴,令诸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978年,似乎并没有对湖北的烟草工业形成多少迅猛有力的“改革”冲击。
 
  “整整20年,湖北的烟草工业就像温开水,不冷不热,市场拱手让出。”7月2日,荆州城南门外,原沙市烟草专卖局一位退休干部站在废弃的江陵烟厂大门前,指着高大破旧的厂房说。
 
  这位多次受到上级部门“批评”的退休干部,曾经最为气馁的就是,当时大荆州地区充斥的全部是湘烟、云烟,甚至远在上海的沪烟,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约为20万箱的市场中,经过非正常渠道流入的卷烟竟达到17万多箱:“不是一半,而是整个市场的七成以上。”
 
  “不重组是等死,重组是找死”?
 
  在卷烟品牌建设上,湖北令人眼花缭乱。烟厂有18家,品牌有200多个,仅三峡卷烟厂一家,当年就有22个卷烟品牌,70多个产品规格。厂里的业务员抱怨说:“牌子多得连自己都叫不上来。”其混乱的利益格局,可见一斑。
 
  就在此时,国内很多卷烟生产大省已在“赶英超美”。这一切,却没能撼醒湖北卷烟行业。5年、10年、15年过去了,湖北的烟草产业一直处在停滞不前勉力而为的境地。
 
  对此,直到1995年,湖北烟草界终于有人发出警告:“如果三五年内,武烟集团还不能发展壮大起来,就极有可能被别人吃掉。”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8家烟厂犹如18个诸侯,怎样结束它们的各自为政?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登天”难题。众所周知,要对全省18家分布在10多个市、州的烟厂进行“关停并转”,不仅涉及2万多职工思想认识的统一,而且还涉及地方利益以及职工安置等诸多困难,谈何容易!有人对重组没有信心,认为“不重组是等死,重组是找死”。
 
  18归1,湖北中烟“一统江湖”
 
  是迎难而上,还是望而却步,湖北烟草工业选择了前者。如今,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当时的压力之重。
 
  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烟草专卖局多方筹措资金,妥善安置了1744名职工。同时,为妥善处理关闭烟厂对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的影响问题,减少关闭企业带来的阵痛,湖北省决定,建始雪茄烟厂关闭后,将原建始雪茄烟厂10万箱生产计划指标调剂到清江卷烟厂,从所产生税收增量部分每年以“异地划拨”的办法保证建始县的既得收入。由此,该厂依法申请破产。如法炮制,顶着重重压力,整合烟厂的工作在艰难中推进。
 
  从此,五代十国的情形绝尘而去,分散在湖北的18个利益主体,在湖北中烟的旗帜之下,并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回首当初整合的情形,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感慨万千:“用几年时间扭转了20年的停滞不前,这其中的艰难与曲折,完全可以写一本书。”
 
  “黄鹤”归来,十年飞向全国
 
  18变1结束20年的诸侯割据之后,湖北烟草工业该怎么走?创建品牌成为必由之路。
 
  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湖北中烟决定,要提高品牌集中度,集中资源打造“黄鹤楼”和“红金龙”两大品牌,两者将互为补充,通吃整个消费群体。而曾经的200多个散乱品牌则被束之高阁。
 
  业内注意到一个现象,从1998年到2008年,短短十年间,黄鹤楼品牌完成了从一个区域性地方品牌到全国性知名品牌的极大跨越。而且,在2007年的全国500强企业中,仰仗“黄鹤楼”这个品牌,湖北中烟公司名列第260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