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集团:推进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凝聚力

2008-03-22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周斌 杨清心
    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后,不断加强和谐红云的文化建设,使“上上下下红云人、里里外外大和谐”的主旋律不断深入人心,昆明卷烟厂、曲靖卷烟厂等烟厂干部职工团结成为一个整体。集团党委副书记朱俊英表示:我们要把各厂优秀的文化建设项目挖掘出来,用一条主线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集团总裁朱绍明告诉记者:“红云集团由不同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多个生产点重组而成,实现管理统一和政令畅通,要靠制度作为保障,但也要靠文化的引导。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完善机制体制相结合,以文化促进管理。”
 
    企业文化的重组
 
    红云集团明确提出要靠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提高竞争力。朱绍明勾勒出的红云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路线图是:传承—融合—提升—创新。
 
    会泽卷烟厂党群工作科科长高升堂给记者展示了《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学习读本》,这本小册子也许能从一个侧面展现红云文化的特色。翻开首页,“企业精神:和谐、创新、超越。使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为社会创造恒久价值”等文字跃然纸上。
 
    红云集团运行初期,提出了大力构建“和谐红云”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随着企业整合的推进,以文化为先导的人心融合工作,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集团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深入开展了“我为红云添光彩”、“青春献红云,岗位添光彩”等讨论、学习、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地鼓舞了职工的斗志,“严、细、实”的管理理念得到中层管理人员的认同和强化。
 
    重组是不同企业文化的整合,文化建设在昆明卷烟厂、曲靖卷烟厂得到全面推进。集团让职工讲自己身边的事,生产中开展创新,打造百年红云品牌,使大家对红云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红云的观念、制度深入人心。红云会泽卷烟厂厂长肖亚泽谈到企业文化重组时说:“对整合,我们是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从内心不理解到逐步理解。”
 
    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建平发自内心地对记者说:“和红云集团合作最大的成功就是坦诚相见,我们互派干部学习,企业文化逐步融合,这种合作的模式很成功。”
 
    人心的融合
 
    在红云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工会主席袁庆文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
 
    2006年的职代会上,乌兰浩特卷烟厂一位职工代表在分组讨论时提了个意见:“为什么总裁所作的报告中不讲乌兰浩特烟厂技改的内容,是不是不重视我们的技改?”当时许多人都没在意这句话,但后来总裁朱绍明专门来到组里,认真地告诉大家,技改的事集团已列入计划并上报到国家烟草专卖局,但因为还未批下来,暂时还不能在报告中说,请大家原谅。袁庆文说,职工代表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总裁却放到心里了,当时大家很感动。
 
    集团重组后,曲靖卷烟厂的部分同志要到昆明上班。起初职工班车早7点从曲靖卷烟厂发车,晚6点从昆明返回。后来集团领导对此做了人性化调整,规定晚半个小时上班,提前半个小时下班,改星期天晚上发车为星期一早晨发车,让大家在家多住一晚,对此大家心里很感激。
 
    企业的升华
 
    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晓谈了一段亲身经历:“几年前,我们生产的产品,被老用户一下找出和昆明卷烟厂生产的产品11个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办?总裁朱绍明亲自点将,从昆明卷烟厂派了10多个技术、管理人员过来。他们到我们的工厂车间的各个重要生产环节任职,在整个生产流程找出700多个问题,对照问题一个个解决、改进。这几年,我们与昆明卷烟厂交流了七八百人次,通过交流,管理文化逐渐融合,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红云集团昆明卷烟分厂副厂长田建华谈到自己对管理提升的体会时说:“我们过去管理很粗放,生产能耗大,产品成本高。加入昆烟后工厂的管理上了一个大台阶。在生产、设备、技术等方面,集团出台了近百项管理规章制度,使集团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得到确实保障,制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红云集团的管理文化得到了集团上下的认同,也被业界内外认可,并荣获了“第十二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致力于打造富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红云集团把两万多名员工的心凝聚到了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