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发展的强音

2008-03-04来源:中国烟草作者:宁志
    一度辉煌,一度沉默,河南卷烟工业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一直以来,每一个河南烟草人的心里都珍藏着一段美好的回忆。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河南许昌烟区时,望着一望无际的翠绿烟田,称赞这里是“烟叶王国”。烟叶资源的优势支撑着河南卷烟工业的不断壮大,卷烟工业企业数量最多时达到17家,在以数量制胜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众多的卷烟企业是河南烟草人的骄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卷烟企业多、单个规模小、生产牌号多、产品结构低、市场秩序乱,成了制约河南卷烟工业前进的突出问题,大而不强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不甘落后的河南烟草人在深思:我们的路在何方?
 
    在2002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党组作出了“着力构建和培育烟草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重大决策。河南卷烟工业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之后陆续开始关小扶大、联合重组,为根治“散、乱、低”问题开出了“良方”。2005年4月,随着许昌卷烟总厂与南阳卷烟厂合并重组,河南卷烟工业企业由新郑烟草(集团)公司、许昌卷烟总厂、郑州卷烟总厂构成的“三足鼎立”发展格局形成。
 
    时间飞逝,最终定格在2006年11月22日。这一天,河南卷烟工业企业合并重组成了一个实体——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的新烟集团、许烟总厂、郑烟总厂合而为一。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赵九来在全省卷烟工业企业重组仪式上表示,这次重组改革,标志着全省卷烟工业进入了一个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长久酝酿之后,河南卷烟工业奏出了发展的强音,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一体化发展时代。
 
上篇 应“变”开新篇
 
    变者恒久,应对恒艰。企业谋求发展,离不开一个“变”字,因循守旧只能走向衰败。
 
    从2002年16家卷烟工业企业到关停小烟厂,从8家10万箱以上的企业联合重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再到3家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法人实体,实施一体化发展,河南卷烟工业企业一直在变化。这种企业组织结构和随之而来的卷烟产品结构调整,正是河南卷烟工业积极适应烟草行业和全国卷烟市场变化的表现。
 
    在2006年11月22日举行的全省卷烟工业企业重组仪式上,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表示,卷烟工业企业重组是河南烟草行业积极推进组织结构调整、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河南卷烟工业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日的河南卷烟工业彻底告别了“散、乱、低”的“困局”,正在努力向着跻身全国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的目标奋进。
 
    “变因”:为了更高远的发展
 
    河南具有悠久的烟草历史,烟叶产量曾长期处于全国之首,卷烟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之冠。但河南卷烟工业却大而不强,庞大的卷烟生产总量分散于众多的卷烟企业之中,每一个企业反而都成了“小不点”,规模优势被分散抵消,难以面对卷烟工业企业中“大块头”的挑战。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风起云涌。对于众多的河南卷烟工业企业来说,单靠“个体”打拼的道路已然走到了尽头,如果不能联合起来打造出自己的核心品牌,尽快变大做强,企业将难以为继。唯有联合重组,河南卷烟工业才能实现更高远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从2003年开始,继“对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关、停、并、转、破”之后,河南卷烟工业企业实施了第一轮联合重组,全省8家10万箱以上企业本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互补,自愿结合,成熟一家,推进一家”的原则,经过“谈恋爱”和“领结婚证”,联合重组为新郑烟草(集团)公司、许昌卷烟总厂、郑州卷烟总厂和南阳卷烟厂4家企业。2005年4月,许昌卷烟总厂又与南阳卷烟厂合并重组。至此,第一轮联合重组完成,河南卷烟工业企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合并重组后的河南卷烟工业企业不负众望,3年多来,河南卷烟工业实现税利保持了年均13亿元以上的增长,并较好地培育发展了“红旗渠”、“帝豪”等重点品牌,强劲的发展势头让河南卷烟工业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整合的能量,原本弱小的“个体”集聚起来,就是前进的“推力”。
 
    依托合并重组,河南卷烟工业大力推进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科技进步和管理整合,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重组效果的显现,人们发现,“眼睛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人们的疑虑被打消了,对改革树立了信心,第一轮的合并重组,为全省卷烟工业企业新一轮的重组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6年2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卷烟工业企业合并改制;5月8日,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5月25日,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讨论《河南卷烟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新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章程(草案)》;6月13日、16日和17日,新烟集团、许烟总厂、郑烟总厂分别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全票通过《方案》和新的《章程(草案)》;7月17日,国家局作出正式批复,同意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3家企业合并重组成一个法人实体。随后,河南卷烟工业企业的一体化重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3个企业如同兄弟3人各有自己的小家庭,在分灶吃饭的情况下,难以真正形成一条心,而且,为过好各自的日子,相互之间难免过度竞争甚至发生摩擦,内耗严重”,“与一些强势企业比,我们的企业只能算是指头,只有合而为一,握指成拳,才能在与重量级对手的较量中,打出一片天地”……这些形象的说法,直观地点出了河南卷烟工业企业新一轮重组的原因。也就是说,河南卷烟工业的发展要像中国航天引以为豪的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一样,是“捆绑式”的共同发展,“推动力”要使在一起,决不是各干各的。
 
    重组后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卷烟生产规模达到300万箱以上,产销规模在全国卷烟工业企业中跃居前列。在此基础上,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培育有全国影响力的卷烟品牌,努力跻身“两个10多个”行列,实现更高远的发展已具备了良好条件。
 
    “变相”:实施一体化发展
 
    一体化重组以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成为河南卷烟工业唯一的法人实体,新烟集团、许烟总厂、郑烟总厂法人资格取消,全省8家企业成为新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的生产点,意味着今后河南卷烟工业将以整体之力在卷烟市场上搏击进取。
 
    然而,通过重组实现做大仅仅是一个开始。
 
    “企业合到一起以后,解决不好体制机制的问题、资源有效整合的问题、创新管理的问题、执行力的问题,就要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企业就会大而不强。”企业重组以后,让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领导班子最为担心的,就是规模而不经济、庞大而不灵敏的“大企业病”。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将整合的资源转化为发展的能力,是新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必须跨越的一道“难关”,考验着企业领导者的智慧。
 
    全省卷烟工业企业重组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理顺了资产关系,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按照资产、品牌、采购、销售“四统一”的要求,理顺与各生产厂的产供销、人财物关系,紧扣品牌培育的主线,打造统一的市场营销中心、生产管理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物资采购中心,把“四个中心”建设作为推进企业由“裁判员”转变为“运动员”、促进企业由大变强的有效抓手,加快各类资源整合。
 
    围绕工作的目标任务,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在一体化运行后,对财务进行了并账,对资产、品牌、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烟叶及物资采购和生产计划安排,实施了集中统一管理。组建公司本部19个管理部门,制定印发各部门和生产厂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四个中心”围绕培育重点品牌、加快内部整合积极开展工作。
 
    “比如说,‘红旗渠’以前是新烟集团的品牌,‘帝豪’是许烟总厂的品牌,两个品牌在生产上相互独立,双方的营销人员在宣传时也各自为战。重组后,公司统一提供配方和原料,生产厂打破卷烟品牌各自生产的限制,两个品牌都可以生产,生产厂只需要关注加工的均质化,承担质量、安全等任务,这样有利于优化生产布局。
 
    实施一体化发展,为河南卷烟工业参与“两个10多个”的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如果人们把目光再投向河南卷烟工业的外部环境,则会发现“一体化发展”是如此的必要。一方面,河南省已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增长速度在中部处于领先地位,人口也有近一亿之多,烟草科研力量也有相当基础;另一方面,“多点开花”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卷烟市场的变化,难以应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河南卷烟工业只有实施一体化发展,才能将有利的条件和因素充分地加以运用,发挥河南作为烟草大省的规模优势,尽快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伴随着烟草行业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战略的实施,卷烟市场形势、竞争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体化发展的驱动下谋求全面崛起,已经成为河南卷烟工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下篇 用“心”做文章
 
    “握指成拳不等于出拳有力,规模大不代表实力强。做大品牌和企业,可以通过整合与重组实现;做强实力,则需要苦练内功。”在全省卷烟工业企业一体化重组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2007年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工作会议上,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赵九来说。
 
    完成一体化重组以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所扮演的角色,由原来的企业管理机构转变为生产经营实体。如何转型,练内功从何入手?赵九来指出,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做强品牌和企业上来,通过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有效增强科技进步创新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品牌核心竞争能力、省外市场开拓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运行机制内在活力及和谐企业文化和高素质队伍建设能力,促进企业由大变强。
 
    在这一思路下,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励精图治,围绕全力打造“四个中心”、精心培育重点品牌的工作主题,努力把企业建设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做好促进企业由大变强这篇大文章。
 
    技术研发中心——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实现企业由大变强,拥有强势的品牌是一个关键,而要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离开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在积极打造技术研发中心方面,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提出,要“按照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准,着眼企业未来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建好技术中心”,兼任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的赵九来明确指出,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把技术中心建设成“国家级技术中心”。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2007年3月,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组建,随后即着手对全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整合。重组前,3家企业技术中心人员共292人,各企业也都有自己的科研体系,但建设水平和研发思路不尽相同。重组后,技术中心打破之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封闭格局,设计了新的业务流程和工作岗位。在此基础上,于7月份出台《公司技术中心公开选拔工作人员实施方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人岗匹配、择优录用”的原则,对18个管理岗位和36个技术岗位进行了公开选用。
 
    仅有人才显然还不够,如果不能在使用和激励方面做好文章,人才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得到发挥。为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技术中心建立了人才识别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识别员工的知识能力、素养和岗位差距,并针对性地为员工设计出“成长计划”。
 
    为提高工作效率,技术中心组建后积极导入集成产品开发(IPD)系统,依据公司的整体战略,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包括产品规划、组织结构设计、开发流程(制度)设计、项目管理设计、人力资源体系设计等在内的产品研发体系,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行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所谓IPD,是一套集产品开发的先进思想、成熟模式和科学方法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可以理解为扶助产品研发的一种管理工具。“产品开发是一种投资行为、一种市场行为,讲究结构化的流程,这是IPD的理念。运用这套工具进行技术研发与管理,将使研发目标和任务更明确,达到提高产品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技术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技术中心围绕“红旗渠”和“帝豪”两个重点品牌,新开发、改造了3款卷烟产品,完成了4款产品的研发储备,发表科技论文5篇,申报专利5项,并将全国首创的“涡流降温包香技术”成功运用到了“帝豪”(风华)新产品中……
 
    一系列工作表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市场营销中心——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对于河南卷烟工业营销资源的整合,细心的卷烟零售客户首先感受到了变化。
 
    2006年5月底,新烟集团江苏区业务员小张,在走访零售客户李某时,宣传起了“帝豪”和“黄金叶”卷烟,这让李某感到蹊跷:这可不是新烟集团的品牌啊?当小张告诉他省内3家企业营销整合后,李某才恍然大悟,以后河南卷烟工业企业真正成为一家人啦!
 
    重组前,河南卷烟工业市场营销人员多、分布广,整合面临的压力很大。2006年5月28日,3家企业主管销售的副厂长(副总经理)被任命为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市场营销部副经理,公司对营销工作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认识、统一管理、统一目标、统一考核,河南卷烟工业营销资源整合的号角正式吹响。
 
    当然,这只是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打造市场营销中心迈出的一小步,“此次整合只能说是营销人员的简单归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各项业务流程也亟待理顺”。重组后,市场营销部通过组织营销人员学习行业政策和市场营销知识,逐步消除了营销人员的地域情结和品牌情节;本着“精简、高效、扁平、统一”的原则,对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机构,组建了11个组室、8个管理站,对分销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先后出台了13项制度,初步规范了各项业务行为;通过建立“五统一”管理模式,再造营销业务流程,导入营销管理系统,实现了“集中管理、统一运作、分层控制、多点协同”。
 
    同时,市场营销部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手段,按照国家局提出的“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加快营销机制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打造创新型的营销团队,有效解决营销工作管理层次多、人员分工模糊和应对市场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
 
    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市场营销部突出品牌营销,把抓好品牌和市场建设作为营销工作的当务之急,根据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红旗渠”和“帝豪”品牌的基本定位,创新推广方式,推进同档次产品整合,加快非重点品牌向重点品牌转换步伐,提高市场运作水平。
 
    通过打造高效的市场营销中心,形成运转有序、流程顺畅、反应快捷的运行机制,市场营销部正在不断提高营销水平,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使这个与市场一线接触最紧密的部门更具战斗力。
 
    物资采购中心——努力提高保障能力
 
    对于物资采购中心建设,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要求加强原辅材料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购进质量,努力提高保障能力。重组以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在物资采购上采取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原料和主要物资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和比质比价采购,积极实行原料和物资调配,盘活存量资源,基本实现了采购、供应与生产制造的协调匹配。
 
    烟叶供应上,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原料部按照“计划、采购、验收、加工、调配”五统一的要求,重点在规范基础管理、理顺工作流程、推进原料整合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了烟叶购销合同的统一签订,理顺了原料工作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烟叶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得到优化和共享。
 
    随着重点品牌的快速扩张,烟叶原料保障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而与全国相比,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烟叶储备总量相对不足,与“红旗渠”和“帝豪”品牌的发展存在结构的不匹配。原料部重点突出中低档卷烟抓烟叶规模化供应和一、二类卷烟抓优质特色烟叶支撑,通过规模采购、模块配打、精品原料采购等方式,提高烟叶特别是优质烟叶的保障能力,全力支持重点品牌持续发展。
 
    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物资部实行“统一采购、分级管理”,积极构建稳定、经济的物资供应链,优化采购流程,逐步实现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物资调配、供应商管理四统一,明确公司本部和各生产厂的工作职责,提高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在管理上,强化“一库制”管理,统一仓库管理的流程、标准和考核,实现物资采购与生产制造协调、匹配,保证8个生产厂70多个原辅材料仓库与整个生产经营无缝对接。
 
    生产管理制造中心——努力提升四种能力
 
    与其他中心不同的是,8个生产厂个个都是生产制造中心。面对多个生产厂的情况,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采取一步到位的整合方法,在实现一体化运行后,迅速明确了生产厂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职责,要求各生产厂在公司生产管理部的统一指挥下,围绕提升生产组织、工艺保障、成本控制、安全稳定四种能力展开工作。
 
    按照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的要求,各生产厂“各显神通”,围绕四种能力不断挖掘潜力,提高了生产制造水平。比如:安阳卷烟厂在生产调控方面,积极适应“按订单组织货源”向“按订单组织生产”延伸的变化,按照“月度控制,均衡安排”的原则,科学组织生产,将分解后的计划直接下达到机台;郑州卷烟厂六车间针对新制丝线烘丝机料头料尾干烟丝太多的问题,从烘丝机机前的HT上着手,在隧道式HT上加装蒸汽和水的双源喷嘴,每当电子称检测到料头料尾状态时启动喷嘴,提高加入烘丝机的水分;许昌卷烟总厂十三车间提出“一个结合、三个建立、三个利用”的设备维修、保养思路,操作工与维修工部分工作职责相结合,建立设备零配件运行周期表……
 
    凡此种种,不过是各生产厂积极打造生产管理制造中心的缩影。
 
    在公司层面上,公司生产管理部探索建立反应敏捷的生产指挥系统,生产安排由月度订单组织生产向按旬调拨组织生产转变。针对各生产厂操作规程、管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平台和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各生产厂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实施集约生产和清洁生产。
 
    重组完成后,各生产厂之间不再是“你输我赢”的竞争关系,但不竞争并不等于无竞赛。目前,生产管理部正在围绕提升“四种能力”,探索建立和完善生产厂竞争力评价体系,引导各厂加强自我约束,增强管理动力,开展竞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生产管理制造中心的整体水平。
 
    因困而变,因变而兴。实践证明,加强“四个中心”建设,是省级卷烟工业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由大变强过程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工作。实施一体化重组以来,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把“四个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公司转型,促进企业由大变强的有效抓手,在各类资源整合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南卷烟工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河南卷烟工业期待全面崛起。
 
    认真操作,不让任何残次品流入市场仔细观察,确保   产品质量品牌整合,河南烟草工业握指成拳速度、效率、质量承载着河南中烟人腾飞的梦想
 
    重点品牌  支撑河南卷烟工业崛起
 
    2007年10月11日至18日,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先后在郑州、洛阳、周口、濮阳、南阳、信阳、平顶山、许昌召开了“帝豪”(风华)新品推介会,河南卷烟工业一体化重组以来推出的第一个新产品——“帝豪”(风华)正式上市。
 
    开发“帝豪”(风华),是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切实提高水平、提高品位上下功夫,努力在培育重点骨干品牌上取得新的突破”的具体实践,也是基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如同“帝豪风华,领风向前”的产品诉求,“帝豪”(风华)上市的背后,反映了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通过培育立得住、带得动的品牌实现做强企业、全面崛起的美好愿景。
 
    历史沿革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河南卷烟工业发展历程中,品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是河南卷烟品牌的最好发展时期之一,形成了多类型、多等级、多规格、多包装样式的发展格局。1979年,许昌卷烟厂研发的“许昌”(丙级)获全国轻工业优质奖产品;1983年,郑州卷烟厂生产的“黄金叶”(丙级)获全国优质烤烟型卷烟产品;1984年新郑卷烟厂生产的“喜梅”(甲级)获全国优质卷烟……当时河南卷烟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在这些名优卷烟品牌的支撑下,1987年河南卷烟工业发展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产品总销量达320.9万箱,其中约100万箱销往省外市场。然而,由于“六五”期间技改滞后等诸多原因,河南卷烟在全国市场开始萎缩,全省卷烟工业企业多、布局散、规模小和品牌“多、乱、杂”的矛盾逐渐显现,发展走入低谷。
 
    此后,为了重振河南卷烟品牌,河南卷烟工业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河南卷烟工业企业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的同时,积极研发新产品,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应运而生,“帝豪”、“红旗渠”、“金芒果”等品牌就是这时候创牌的。从1995年起,河南烟草行业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开始实施“1086工程”,着力提升卷烟产品的内在质量和科技含量,推出了“10大名烟”、“8大畅销牌号”和“6大高科技产品”,积极整合卷烟品牌,解决牌号多、乱、杂的问题。同时,通过实行以限牌限价、规范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名优品牌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实施“1086工程”的基础上,1999年,河南烟草行业提出进一步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决定在当时现有的和新开发的品牌中,经过竞争筛选出两个至四个内在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份额大、经济效益突出的精品名优牌号,进行重点培育。
 
    经过长期努力,河南卷烟工业最多时的217个牌号、近千种规格的局面得以根本改变,为此后的品牌培育打下了较好基础。但由于卷烟企业多,利益主体多元化,过度竞争和内耗严重,名优品牌的培育仍然举步维艰。河南卷烟工业需要经历一场组织结构调整的革命。
 
    继往开来
 
    2002年,两个会议让河南卷烟工业的发展迎来了契机。
 
    2002年8月7日召开的全省烟草行业局长、经理、厂长座谈会指出,“河南烟草发展的突破口在名优卷烟,希望在名优卷烟,潜力也在名优卷烟。”“大力培育和发展名优卷烟,是河南烟草的当务之急。”会议提出了培育发展“帝豪”、“红旗渠”、“金芒果”、“黄金叶”和“沙河”5个优势品牌的3年阶段性目标。这次会议成了河南烟草行业进一步加快名优卷烟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2年10月23日,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张以祥主持召开全省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要求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河南省以“扶大关小”为核心内容的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拉开了帷幕。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为促进河南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重点品牌发展起到了“催化”的作用。2003年,全省准产、准销品牌缩减了11个,规格缩减了20个,平均单品牌销量由6.1万箱增加到10.9万箱,“红旗渠”和“帝豪”品牌的销量增幅达到30%以上,卷烟工业实现税利首次突破50亿元。
 
    此后,河南卷烟工业坚持走“品牌结构效益型的发展路子”,努力突破品牌这个瓶颈,把品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把培育发展强势大牌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重点和统揽各项工作的主线。2005年4月,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出台《培育发展强势大牌的实施意见》,把“帝豪”和“红旗渠”正式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强势大牌,提出两个强势大牌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品牌共享、强化营销考核等措施,力促其扩张和发展。2005年,“红旗渠”和“帝豪”两个品牌的销量分别增长了73.55%和30.26%。
 
    2006年11月22日,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企业合并重组为一个法人实体,全省卷烟工业企业彻底告别了“散、乱、低”的局面。重组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有300万箱的生产规模,做大品牌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品牌如何做强。
 
    在2007年2月2日召开的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工作会议上,公司党组对企业发展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提出要在增强企业实力上取得突破:增强创新能力,实现“一高一低”,打造重点品牌,使“帝豪”(有一定影响的中高档品牌)年销售额尽快突破50亿元,“红旗渠”(中档价位全国性大牌)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力争跻身“两个10多个”行列。
 
    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河南卷烟工业品牌培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过去的“多、小、杂”变成今天的“少、大、精”,两个重点品牌“红旗渠”和“帝豪”至2006年底销量比重达到42.45%,其中“红旗渠”年销量突破百万箱,“帝豪”突破10万箱,势头强劲。
 
    针对卷烟结构不高、一、二类烟所占比重较低、品牌对市场的引导力不强等品牌发展“瓶颈”,重组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围绕提升重点品牌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改造和品牌维护力度,注重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等进行了不懈努力。
 
    以“帝豪”为例,2007年5月初,公司党组研究通过了《帝豪品牌升级研究报告》,决定开发150元/条的“帝豪”新产品。此后,公司技术中心协同企划、营销等部门,采取“市场调研+专家认证+价值评估”的方式,对零售价150元/条价位卷烟的市场潜力、市场占有率等进行了调研,最终从20多款产品雏形中选出了“帝豪”(风华)。该产品结合河南烟叶区位优势,传承“帝豪”产品浓香型风格,提炼出“典范浓纯香”的核心卖点;在工艺上创新使用了“涡流低温保香技术”,使烟香更纯正;包装设计上运用印章、镂空视窗手法等元素,诠释品牌“领风向前”的内涵。
 
    品牌培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原料保障都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环节。2007年,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以实现由大变强为目标,以培育全国重点品牌为工作主线,全力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物资采购中心和生产管理制造中心,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有效增强创新能力,改进加强市场营销。随着“四个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助推品牌培育的动力日益强劲,而经市场锤炼而出的重点品牌将是河南卷烟工业崛起的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