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云模式”之五:平行通道 造就人才

2008-02-10来源:春城晚报作者:纳梦月 锁华媛 姚文晖
    “人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集团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1月16日,红云集团董事长、总裁朱绍明在集团第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表示,实现“三百”目标之后,员工队伍的打造就是一柄竞争的利剑,今年“要把人力资源开发、加强队伍建设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组织也是同样,高素质人才的不断进入或是原有成员素质的不断提升,会让组织始终具有活力、创造力和向前的动力。
 
    对此,除了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外,红云集团也对中级管理人员及后备干部加强领导力、执行力及技能培训,采取“企校合作”方式,用两到三年时间对集团各级中级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轮训,提高其岗位适应力。据悉,去年全年,红云集团投入了800万元经费,开展了各类培训326次19290人次。
 
    今年,对于高技能队伍建设,朱绍明提出了2008年的目标:鉴定高级技师、技师30人以上,卷烟生产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0%,主要设备操作持证率达100%,烟机设备操作、烟叶分级操作人员高级工比例年底达到60%以上,重点项目的关键岗位科研人员每年送外培训不低于80人次。
 
    坚实的人才队伍,成为红云集团参与国内竞争,乃至面向国际烟草大鳄的手中利剑。
 
    昆烟的“全厂读书”计划
 
    我们实行双通道,除了高学历、做管理之外,一线的蓝领工人也能通过自学成才获得厂里的奖励,优秀者甚至可以得到与管理人员同样的工资待遇。 ——昆明卷烟厂厂长和国刚
 
    1983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昆明卷烟厂的潘少龙,现在是一名修理组组长。为进口机器作改进使之更加符合生产需要,对他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我去过德国培训,更多还是在厂里听全国各地请来的专家讲课。”潘少龙说。除了天赋,不断地学习也是造就这个技术能手的重要因素。
 
    “我们正在酝酿一个计划:对厂级领导、党员和职工分别指定要读的书目,规定自学的学时,从厂长开始要写规定字数的学习体会,一直落实到工人。”昆明卷烟厂厂长和国刚透露了一个“全厂读书”的计划。“希望厂里的学习型氛围更浓厚,鼓励全厂上下自学。”他说。
 
    而在这项有趣的计划之前,昆明卷烟厂就有着人才培养的传统。昆明卷烟厂专门和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合作,从全厂推荐,通过成人高考选拔了120多名员工进行脱产学习,用3年时间完成了4年本科的学习,取得了学士学位。“他们是专门为厂里培养的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专业人才。”和国刚介绍,此外,昆明卷烟厂同样通过联合办学培养了一个研究生班以及一个学习机电一体化的本科班。
 
    只要有能力,一线工人也能脱产深造。现在,昆明卷烟厂还开始了对职工队伍的普查,普查厂里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分布情况。“根据厂里的专业人才分布情况以及职工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国刚说,昆明卷烟厂成立了一个职工技术培训中心,专门对职工进行厂内培训。此外,为了鼓励职工提升技术技能,还对首席、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进行奖励。获得首席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称号的职工,每月分别有1000元和600元的补贴。
 
    在集团的技术中心,同样进行着人才培养。“对于技术中心而言,专业培养和学历教育是同步的。”红云集团副总裁武怡介绍,现在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进人员都是硕士以上。而技术中心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将以前是大学生的职工逐渐培养成硕士、博士”。
 
    快乐工作环境的3大法宝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会干事的人有地位;不让成绩突出的人吃亏,不让埋头苦干的人寒心,不让说假话、图虚名、做虚功的人占便宜。——红云集团“三让三不让”原则
 
    罗华元博士,红云集团原料部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也是云南省烟草方面的第一个博士。最近3年,他几乎每年都要到美国及世界主要的烤烟产区,为集团研究挑选烟叶新品种。“红云集团这个平台为我创造了和全国、全世界烟草方面专家交流的机会和条件。”罗华元说。
 
    程桃英,红云集团技改指挥部卷包部的技术人员。在她所在的部门,程桃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部门中唯一的女性。制丝、卷包等专业名词,她说得十分带劲。“在技改这块,我们自主创新的东西很多,很多东西要自己钻研。”程桃英说,“大家的共同愿望是把技改搞好。”
 
    曹剑成,昆明卷烟厂生产二部设备维修跟班修理组长。今年37岁的他,在2004年的全国烟草及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我是培训的受益者,培训是对自己的提升。”他说。
 
    喜欢,很快乐,是不少红云集团职工对工作环境的朴素评价。是什么让一个团队对人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让已在团队中的每个人不断提升自己?
 
    “员工在一个组织要干得快乐、呆得长久,取决于3个方面。首先是待遇,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二是环境,由该组织的文化、机制决定,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有激情、创造力。第三是价值,即组织是否具有让其成员实现自身价值的氛围和可能。”红云集团工会综合办副主任华业顺认为,以上3点是一个好的组织应该具有的要素。   
 
    而红云集团在努力进行待遇、环境和价值的营造,在华业顺看来,在这个团队工作的职工有3个特点:努力、感恩、自豪。
 
    如何吸引人才?华业顺介绍,红云集团的思路就是:让真正愿意做事能做事的人有机遇、有待遇、有平台、有可能,反之,让弄虚作假者没有市场。
 
    三轨平行,让每个成员都有盼头
 
    对于先进者我们不惜锦上添花进行重奖,这让广大职工有更好的榜样。这种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员工的活力。整个集团发出一种信号:倡导什么样的人——好职工,什么样的团队——好团队。——红云集团工会综合办副主任华业顺
 
    “三轨平行,让集团打开让职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通道。”华业顺介绍了红云集团独具特色的人才价值体现方式。如果说,以前员工的成才和提升大多只能通过走上管理岗位来实现,那么现在,红云集团就有3个平行通道为职工提供成才之路。
 
    郑漫红,昆明卷烟厂生产四部十工段电工组工作人员,连续两年被评为昆明卷烟厂的岗位标兵,连续3年评为劳模。现在,36岁的她已经是工程师了。“一线工人也很好,现在我们已经逐步实施一些政策。比如年金,一个中职的工人和科级管理人员的年金系数是相同的。”她说。一直在一线工作的郑漫红和不少优秀的员工一样,都是通过管理、业务、技能这3个平行的岗位通道,让自身价值获得了更好的体现。“无论职工在哪个岗位都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即使是一线工人也会有盼头,这实际上为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注入了活力和干劲。”华业顺说。
 
    此外,红云集团还通过多种方式来鼓励职工不断自我提升。现在,“红云”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竞争上岗的机制:对领导岗位的公开招聘,必须通过就职演讲、职工评议,以及笔试、面试等优中选优。竞争需要更高的学历和技能要求,也必然激励着职工不断学习。同时,每年还有对职工的分层次考评以及淘汰机制:优秀的可以晋升,而包括中层干部在内,如果能力有限也会淘汰成为一般职工。
 
    去年,红云集团出台了一个年度表彰办法。在这份十分细化的奖励办法中,共有21项个人、13项集体奖励的类别,范围覆盖集团所有职能部门,对工作突出者进行年度经常化奖励。获得红云集团劳动模范这一最高荣誉的员工可以得到8000元的物质奖励。2007年红云集团评出了315个先进个人、38个先进集体。“通过评优这一手段,很好地总结了红云集团的工作,同时也让每个岗位都有模范标兵,员工无论身处哪一个岗位都可以找到‘见贤思齐’的对象。”华业顺说。而在年度经常化奖励之外设立的总裁嘉奖令,更引导着职工向更优秀更卓越的方向发展。
 
    这些机制让想干事的员工看到了发展的机会,也体现了红云集团的正气。这种环境下,每一个红云人都得到了一种公正、公平的发展环境。
 
    红云大学校
 
    今天的红云,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集团“三个一席之地”的发展战略和品牌整合“三百”目标,在行业新一轮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整合重组中争得主动、赢得先机,最终取决于红云人的综合素质。——红云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朱绍明
 
    一个企业,把职工培训放在什么位置,往往预示其发展的后劲。对于刚组建两年多的红云集团而言,职工培训是一个深受重视的工作。“我们发现,在做大品牌,做大企业的过程中,提高企业职工的能力至关重要。”在红云看来,职工的培训是做大做强云烟品牌的关键一步。红云集团现在7个生产厂的硬件设备多少存在差异,但通过职工培训,提高技术技能的操作水平,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同质化目的。同样高素质的员工,弥补了硬件的差异,极大地保障了品牌的质量,保障了异地加工的统一性,也才有了广受认可的品牌。
 
    所有受访过的职工都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各种培训。“比赛是最好的培训”,这句话类似于“红云大学校”的校训。在红云集团的技能竞赛通常是1人参赛,5人观摩。正是通过经常性的竞赛,红云集团麾下的7个生产厂才不断提升着自己职工的技能水平,保持了异地却统一的技术技能素质。
 
    对红云集团而言,鼓励员工学习,提升素质就是为了打造一支“职业军队”。当今烟草企业竞争,有形资产拼完了,拼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即是其中重要一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必然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同时也需要职业化的员工,因为激烈的竞争一定是专业化的对抗。而从红云集团刚刚迎来的“三百”中,这支职业化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