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烟:科技“核动力”载着思想远行

2007-12-07来源:楚天金报
  91年前,南洋兄弟在汉口办烟厂,精心调制的配方“南洋烟魁壹号”因技术障碍,美梦破灭。如今,湖北中烟提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口号,立足科技创新,以科技为“核动力”推动思想和行动远行,不仅让集多项技术专利于一身的“黄鹤楼1916”圆了南洋兄弟梦,而且成功实现了从省内到国内、再到国际的三大跨越。
 
  AGV机器人小露一手思想:人脑决定电脑
 
  年产香烟百余万箱,工厂一定是机声轰轰,工人也会忙忙碌碌吧?其实不然,记者日前在湖北中烟的厂区看到,这里更像一个宁静的大庄园,厂房内四季恒温,空气湿度适宜,不进机房根本听不到机声,置身其中,与在写字楼没什么两样。
 
  在卷包车间,一名老师傅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可不像现在这么安静。当时还在老厂上班,厂里终日机声轰轰,工人实在受不了,就在耳朵里塞团棉花;两人说话要嘴巴对着耳朵,才能听清楚;粉尘太大,就戴口罩上班。“现在的工作环境好多了。”他感叹,“这都是享了科技进步的福。”
 
  说话间,一个机器人模样的运输车载着满满一车原材料,快速走来,记者正要为它让路,它自己却拐了个弯,绕道前行了。让记者纳闷的是,既没见有人在车上操作,也不见有人在附近操控。车间负责人介绍说,它叫AGV小车,全智能化,内置芯片模拟了人脑的部分功能。不过,在湖北中烟宏大的高科技装备群中,这种智能化的机器人还算不上最先进的。
 
  但是,这个AGV小车的“智商”已经令人惊奇了。十多辆AGV小车在车间来回忙碌,偶尔在跑道上狭路相逢,它们会像熟练的老司机一样靠右行驶;在交叉路口会车,空车总是主动停车,等候载物车先行通行。电力不足时,它还会拐许多弯,找到车间一角的充电装置,自己接上电源,停下充电。而此时,旁边一辆正在休息的AGV小车,会很快来到那台去充电的小车的岗位,替代它的工作。这一切,均不需要人工操作。
 
  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AGV小车的“心脏”安装了智能电脑芯片,它的身体表层有许多感应器,如搬东西、堆放整齐等一系列工作,都能自动完成。而且,一旦遇到设计程序以外的事情,它还能自己“思考”解决方法,“实际上,它已经不仅仅是一辆小车,而是一个小机器人。”
 
  不过,比AGV机器人更能创造奇迹的,则是湖北中烟人。
 
  正如一名车间负责人所说:“它再厉害,始终还是由人控制的。人脑决定着电脑。”
 
  湖北中烟人的大脑在想什么?这还得从2002年说起。
 
  当年,红金龙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困难时期,湖北中烟果断决策,以颠覆性的手法对红金龙进行改造:“日出东方红金龙”摇身一变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外人看来,这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但若深入了解湖北中烟就会发现,说法改变的背后,是来自从领导层到员工层的思想意识的根本性改变。
 
  观念的转变,产生的第一效应就是,湖北中烟人变得谦和、善于学习了。影响颇深的三个学习很快展开,即:学习日烟做省内,学习英美做终端,学习菲莫做形象。各个层面的团队形成了学习的氛围、习惯和能力。这一系列举措让红金龙迅速火了起来,知名度很快从湖北省内上升到全国知名。
  
  科技优先的破例原则行动:机制释放“核能”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湖北中烟人十分清楚,这简短的语句中,还必须包含“科技先行”的科学发展思想,科技“核动力”才是湖北中烟远行的坚强后盾。
 
  所以,在湖北中烟,“科技优先”的原则从领导力量、资金投入、人才配备、项目开发,到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岗位,都得到了具体体现。从2004年开始,湖北中烟先后建立起一整套确保科技先行的管理机制。这些机制,被打印成文字、装订成册,有厚厚的几摞,想要悉数了解,并非易事。不过,一些发生在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们身边的故事,可以说明科技在湖北中烟是如何优先的。
 
  今年6月,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品牌二部提出一个科研项目,该项目年初并未立项,也无科研经费预算。由于湖北中烟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预算制度十分严格,一般未列入年初预算的项目,基本上是不可能申请到经费的。
 
  科研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出了科研经费申请。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报告提交不到一个星期,湖北中烟预算委员会就对他们申报的项目展开论证,通过论证审查后,这笔科研经费破例“中途插队”,被列入预算,并抢在许多非科研项目之前到位了。
 
  原来,湖北中烟对经费预算整体从严,但对科研这一块从宽,对科研建立了“绿色通道”,有的科研项目无法在年初提出的,年中可以随时申报、随时论证、随时拨付。而行政开支和公关接待等预算项目就没如此幸运了,若事先未列入预算,中途根本不可能申请到经费。
 
  据了解,以前,湖北中烟每年的科研经费预算都在两亿元以上,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但湖北中烟觉得这还不够,提出科研经费要占销售收入的2%以上,即每年达到4亿元以上。
 
  如此之大的投入力度很快有了成效,近年来,湖北中烟在科研成果方面创造了众多奇迹,目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已达100多项。
  
  博士们爱讲“广州故事”人才:事业留人效应
  
  能走多远靠科技支撑,那科技又靠什么支撑?湖北中烟的回答是:人才!
 
  提到湖北中烟的高科技人才,博士们都喜欢讲一个“广州故事”。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部主任陈国平说,这个故事足以说明,湖北中烟是个留得住人才的地方。
 
  回想起1981年前后的科研工作,陈国平说:“简直不能和现在相比。”那时,从事科研的只有3个人,从事质量检测的化验室内也只有两个人,香烟焦油含量一直高达28毫克(国家目前规定是不超过15毫克),也没人去研究如何降低这一指标。而如今,科研队伍壮大到了140多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40多人,由于公司十分重视科技,科研人员的地位、待遇也提高了很多。
 
  2000年,陈国平和熊宏春博士去广州参加一个科研会议。在酒店里,陈国平向一位排名远在湖北中烟前面的烟草企业领导介绍熊宏春博士时,那位领导感叹:“不知你们这位博士明年还是不是你们的哟!我们公司的三名博士,已经走了两个,留下的一个也正在找别的单位,马上也要走人了。唉!”“那熊博士现在还在湖北中烟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工作人员很快就把熊宏春博士请来了。熊宏春笑说:“不仅我没走,还来了好多博士。”
 
  原来,2000年,就在熊宏春博士从广州回武汉后不久,湖北中烟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拿出40个岗位引进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才。没想到,这一次仅报名的博士就达20多人。
 
  而当时的湖北中烟,无论经济效益,还是人才待遇,都远不如国内许多知名烟草企业。那么,是什么将这些博士人才吸引来了呢。“是事业平台。”熊宏春说,“这里有一个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平台。科研人员在这里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更好的发展前途。”
 
  2004年,湖北中烟的分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不分什么“正式工”“合同工”,一律以绩效论报酬。整个科技人才的收入比行政人员要高出许多。博士们说,这就是对知识的尊重。
 
  除壮大企业自有科研人才队伍外,湖北中烟在科研人才战略上还有一招:向外“借脑”,连杨叔子等院士都被湖北中烟“借用”了。公司建立了“没有围墙的技术中心”,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今,先后已有一百多名来自外单位的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为湖北中烟的科技创新作出了贡献。
  
  评吸师吸烟的科技含量远行:研究“欧盟口味”
  
  在湖北中烟,有30多名科研人员的工作就是整天吸烟,业内称他们为评吸师,还有严格的等级考试。
 
  与常人吸烟不同的是,他们一只手夹着两到三支烟,同时点燃,轮换着吸,另一只手在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上,不停地填写数据,或者用外人看不懂的符号作上标记。通过评吸,他们要给香烟打分,分别作出一、二、三级的等级认定,不够65分的则为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对评吸师来说,这无疑是个伤身体的工作。他们每天要至少吸烟50支以上,而且都是半成品,其中的许多有害成分尚未达到出厂标准,但他们仍乐此不疲。
 
  有一种代表湖北中烟独一无二的品牌特色的香烟,其香型为“雅香”。与传统的清香、浓香型香烟不同,这种烟的有害成份虽比传统香烟低很多,但其口感很可能难以被众多消费者接受,因此,从开始研制起,业内就有很多争议。但决策层认为,有争议是好事,最终则要用市场来检验。
 
  为了调配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口味,评吸师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工作,并进行了异常艰苦的评吸。为了不断调整配方,评吸师们每人至少评吸了1000支。不断采用中草药技术处理,利用纯天然草本植物进行气息协调,减少香烟对人体的负面作用。最终,这种雅香型香烟投放市场后,反应良好,今年的销售已达到4万箱。该研究项目也获得科技一等奖。
 
  的确,思想有多远,湖北中烟就要走多远。过去,湖北中烟仅仅称霸荆楚,他们称之为小河荡舟;如今,湖北中烟已立足国内市场,他们称之为大江中开船;目前,湖北中烟又越过大海,搏击欧盟市场。这三大跨越中,他们始终坚持科技先行的原则。
 
  在争夺欧盟市场之前,湖北中烟就派出科研人员,前往欧盟各国进行市场调查。回汉后,确立了以“混合香型”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科研方向。对于“混合香型”的香烟,国内的消费者习惯称其为“外烟”,它目前还未被国内消费者广泛接受。但从全球销量上看,它却占了70%以上的份额,而且目前正以焦油含量低、符合国际标准的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湖北中烟放眼世界,想到了,也做到了。越南烟厂的收购、洛桑比克市场的开拓等一系列举措,将使湖北中烟远行全球市场。他们坚信,当年南洋兄弟来华开办烟厂,结束了中国人吸水烟的历史。国际市场的开拓,有助于中国人接受危害更小的内产“外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