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烟:打造“市场零距离”技术中心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推进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纪实

2007-11-13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李新
   “与传统价值链分析方法不同,我们不是把研发工作视为支持性活动,而将其定位为直接增值的基本活动,并把它作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增值环节。在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实施研发前移,将研发活动置于企业业务流程的起点,力求实现研发活动与外部市场的‘零距离’。”湖北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彭明权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实施研发前移,仅年初至今,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就立项科技项目55项,完成27项,转化科技成果18项;申请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专利9项;主持或参与7项行业标准的制定。
 
  实施研发前移,着力打造“市场零距离”技术中心,为湖北中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完善体制机制,为研发前移打造坚实组织平台
 
  在实施研发前移之初,湖北中烟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为研发前移打造坚实的组织平台。2006年4月,经过两次全省系统范围的科技资源整合,新的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宣告成立。整合后的技术中心统筹调配使用科技资源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协同性、集成性水平大大提高。这无疑为研发前移提供了机构保障,但要打造坚实的组织平台,湖北中烟还必须在更深层次上完成对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
 
  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先是着力确立完善科技运行机制,优化科技管理和运行流程。他们建立了以项目制为主体,以科研经费管理为纽带,以项目评价为手段,可调节和控制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使技术资源可及时集成、整合与调配,技术成果能及时传导、转化和应用,这大大提高了技术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此同时,湖北中烟还根据职能定位,将技术中心业务活动界定为16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他们完善了17项业务流程,通过职能和流程的清晰界定,初步实现了技术中心创新活动的有序运转。
 
  “人才是最重要的科技资源”,基于这种认识,湖北中烟始终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技术中心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他们通过建立创新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不断为技术中心招才引智;通过建造多维的人才培养平台,采取“传帮带”、“项目组”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在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的同时,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实施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以业绩、成果为导向的薪资制度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了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目前,湖北中烟技术中心这支富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并掌握高端技能的研发团队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
 
  改进运行方式,为研发前移提供程序制度支持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开发什么,我们就要做好什么。”这是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座右铭。为了把这句话落到实处,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对研发运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为实现研发前移提供了有力的程序制度支持。
 
  技术中心规定,研发人员每年须有不少于60天的时间专门用于做市场调查。
 
  通过与消费者直接交流,对零售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向商业企业和评吸专家征求意见,技术中心直接而又准确地了解了市场的需求。在一次市场调查过程中,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湖北中烟生产的某牌号卷烟销往北方市场后,有时会出现“变味”的情况。经过研究他们发现,武汉气候湿润,卷烟在这里是一种口味,而在北方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卷烟可能就会变成另一种味道。为了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技术人员就地进行了干燥环境下的配方实验和包装实验,并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产品开发评价环节,湖北中烟摒弃了先前只将技术专家的质量评价意见作为产品上市依据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以紧密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为主的市场评价体系。技术中心组建了一支由烟龄长、吸食经验丰富的消费者组成的市场评吸队伍,坚持“市场评判与专家评判相结合,以市场评判为主”的原则。产品在投入生产之前至少要经过两道严格的评吸关:除了经过技术中心专业评吸人员,还要经过市场评吸人员的评吸。市场评吸人员认可的产品上市后,往往很容易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这就为产品适销对路提供了保障。
 
  新产品投放市场后,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还定期到卷烟零售店进行“柜台值班”,采集市场信息,跟踪产品销售动态,及时掌握市场的反馈信息和变化,以便不断改进产品吸味。
 
  在改进后的研发运行模式下,技术中心的研发活动实现了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市场零距离”技术中心在企业产品营销的各个环节发挥了比以往更大的作用。
 
  湖北中烟坚持不断创新,通过实施研发前移,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他们着力打造的“市场零距离”技术中心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推进了企业价值链系统的优化升级,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