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 势在必行

国产烟机发展回顾与展望

2007-11-05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姜兆华
    “自主创新之于国产烟机,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日前,在“2007·中国烟草自主创新高层论坛”现场,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崇光如是表述国产烟机发展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烟机工业通过“技贸结合”,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品门类齐全、技术较为先进、服务完整的工业体系。随着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当前烟机工业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自主创新已成为国产烟机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王崇光说,目前,国内烟机企业正着力整合资源,构筑创新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实施“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和“超高速卷接包机组”两个重大专项,迈向自主创新之路。
“你们已经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了”
 
  回眸中国烟机工业的发展之路,可谓步履艰难。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产烟机还仅仅是简单的单机设备。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后,国家烟草专卖局作出“以市场换技术,通过‘技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烟机制造技术,发展国产烟机”的决定。按照这一方针,20多年来,中国烟机企业先后引进、消化、吸收了59项烟机制造技术,国产烟机制造企业已能为烟草加工企业提供几乎覆盖烟草加工工艺全过程的质量可靠的技术装备。
 
  随着国产烟机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逐步形成,国外烟机制造企业对中国烟机企业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在核心技术上开始设防。德国虹霓烟草机械公司的董事长在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的一次会谈中说:“你们已经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了。”
 
  “以市场换技术”换不来“核心技术”,中国烟机“技贸结合”之路开始越走越窄。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全国烟草科学技术大会相继召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行业”成为中烟机械集团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式卷烟”科技发展方向的确立,“两个10多个”行业战略目标的明确,“订单生产”、“订单供货”模式的推行,对国产烟机提出了更高标准、更新要求。
 
  “国产烟机要在行业技术装备中发挥主导作用,为烟草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王崇光对中国烟机的使命有着清晰的定位。
 
    于己,不创新,则国产烟机无以自立,更谈不上发展;于行业,不创新,则难以实现“中国烟草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国产烟机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要求,会使行业的发展陷入处处受制于人的困境。王崇光认为,要赢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必须锻造行业最坚实的技术装备体系,“自主创新,是国产烟机发展的必由之路”。
 
    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路径
 
  2006年,国家局出台《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打造中式卷烟制丝生产线”和“超高速卷接包机组”列入行业9个重大专项。重大专项成为实现自主创新的载体,中国烟机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
 
  王崇光透露,实施以上两个重大专项,中国烟机企业将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路径。他表示,“国产烟机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引进技术,但引进技术的方式和内容会有所改变,引进方式将会更多、更灵活。”
 
  目前,国家局已经批准成立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烟机企业正逐步形成技术中心负责前沿开发,各生产企业负责中后端落实的创新分工模式。据了解,中烟机械集团已与德国虹霓烟草机械公司和佛克公司等就超高速卷接包机组最先进的技术进行了交流,正在寻求合作的共同点,探讨新的合作方式。
 
  王崇光同时表示,国产烟机自主创新将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制丝技术领域,他们提出与郑州烟草研究院、烟草加工企业一起大力推进集成创新,深入开展原始创新,取得打叶复烤加工设备、叶(梗)丝加工设备等的技术突破,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式卷烟制丝线。在卷接包技术领域,他们将深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力争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提高集成能力。
 
  王崇光告诉记者:“中烟机械集团将通过两个重大专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让技术人员做实实在在的研究课题,在项目研发实践中消化、理解和掌握技术,提升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看出,中国烟机已经摒弃了原来“照猫画虎”的简单引进方式,开始变得更加务实。
 
    铺就自主创新之路
 
  国产烟机的自主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家局领导高度重视,国家局在技术开发投入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去年,国产烟机在研发上投入4000多万元,其中国家局投入了2100万元。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中烟机械集团着力构建和完善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综合配套制度建设,助力创新能力的提高。除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外,他们还出台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构筑创新文化、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等诸多措施。
 
    薪酬分配改革首先在中烟机械技术中心启动。他们聘请了专业人士,对中烟机械技术中心进行岗位分析,制定岗位评估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其中以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为最高。他们还明确了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缺乏,是国产烟机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在技术中心设立专业室,明确技术人员专业配置,加强知识积累和专业研究,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
 
  目前,在烟机企业技术中心,全心全意钻研技术的氛围正在形成;在整个烟机行业里,一种“技术人员都是骨干,人人向往技术中心”的氛围和宽容失败、理解失败的创新氛围正在形成。
 
  实际上,通过二十几年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国内烟机企业已经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烟机制造水平,在行业内的形象越来越好,也赢得了国外同行的尊重。“现在我们更需要全行业的支持和鼓励。”王崇光说,“一方面,我们的技术人员要树立信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尝试创新;另一方面,希望大家树立起对国产烟机的信心,共同攻坚克难,铺就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中国烟机工业质的飞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