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中烟:在跨省重组中探索前行

2007-10-18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胡先权 施惊雷
    作为全行业首个实现跨省联合重组的工业公司,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4年多来,一直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检验改革,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既为川渝烟草工业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也对烟草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3年8月6日,伴随着中国烟草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的改革浪潮,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应运而生,川渝烟草工业正式迈上了跨省重组的探索之路。
 
    此前,川渝两地有6家卷烟生产企业。鉴于历史、地域、经济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经川渝两地党委、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并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川渝烟草工业率先进行了跨省联合重组。
 
    川渝中烟现下辖四川、重庆烟草工业公司2个子公司和成都、重庆、什邡、涪陵、黔江、西昌、绵阳分厂7个生产点,资产总额为150亿元,年生产规模达225万箱。
 
    自成立以来,川渝中烟用激情和智慧收获了这样一份成绩单: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实现税利79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净增52亿元和26亿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实现税利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9%。实践证明,川渝烟草工业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资源整合篇
 
    公司的成立,只是川渝烟草工业迈出的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步。面对行业大市场竞争、大企业扩张、大品牌崛起的形势,川渝中烟认识到,唯有加快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川渝中烟党组提出了“顺时应势、顺势而为,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完成了三次大的改革调整。
 
    第一次是“六变三”。2004年,成都卷烟厂重组西昌卷烟厂、绵阳卷烟厂,重庆烟草工业公司重组黔江卷烟厂,川渝中烟所属的企业法人户头由6家减少到3家。
    第二次是“三变二”。2006年,成都卷烟厂与什邡卷烟厂联合重组,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四川烟草工业公司,川渝中烟所属的企业法人户头由3家减少到2家。
    第三次是“四统一”。川渝中烟通过理顺产权、调整职能,构建了“一母二子”的体制框架,推进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物资供应“四统一”工作。
 
    至此,川渝中烟实现了以管理为主向直接组织生产经营的转变,各种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过去存在多年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较好的清除,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横跨两个省市,川渝中烟在推进联合重组的过程中,协调量和工作难度都相当大。川渝中烟之所以能够克服诸多困难顺利推进,除了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川渝两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
 
    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始终关心并关注着川渝中烟的改革和发展,公司成立后,他曾两次到公司检查指导工作,为公司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2007年3月,他来公司考察时表示,要给予政策扶持,支持公司的品牌整合发展思路。国家局领导张保振、何泽华、李克明、张辉、潘家华,也先后到川渝中烟考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上任不久就到川渝中烟考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公司取得的成绩。四川省原省委副书记、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道明主持办公会专题研究川渝中烟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直接推动了有关政策和重大措施的落实。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十分重视川渝中烟的工作,2006年春节前夕,他曾专程到公司看望一线员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多次听取川渝中烟的工作汇报,一再表示支持公司品牌整合、技术创新等工作。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表示,全力支持川渝中烟做大做强。
 
    国家局领导和川渝两省市领导的关心和厚爱,让川渝中烟广大干部职工备受鼓舞,也备感责任重大。几年来,川渝中烟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履责能力、经济履责能力,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团队作战能力,使企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品牌发展篇
 
    在川渝中烟营销中心的品牌展示柜里,陈列的产品看起来琳琅满目,其实只有五六个品牌,并且主要是“娇子”、“天下秀”和“龙凤呈祥”3个系列。而在4年多前,这里面陈列的品牌数量是现在的5倍多。
 
    工商分开后,中国烟草行业的品牌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性的大品牌不断涌现。这时,川渝中烟的品牌却多达37个,规格达到100多个。
 
    正确认识现实后,川渝中烟党组提出,克服狭隘的品牌情结,举全公司之力打造强势品牌,寻求一、二类烟的突破。为此,川渝中烟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品牌向名优品牌、主导品牌和主导规格集中。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川渝中烟在产卷烟品牌已精简整合到8个,确定了“做强‘娇子’,做大‘天下秀’,做精‘龙凤呈祥’,打造国产雪茄第一品牌”的品牌发展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川渝中烟构建了原料、技术、生产、质量、市场等品牌发展的五大保障体系。统一原料采购供应,统一工艺技术标准,统一调度组织生产,坚持“区内市场精耕细作、区外市场突出重点”的营销思路,坚持工商协同营销、共育品牌,促进了重点品牌的发展。2006年,“娇子”销售17.7万箱,同比增长39%;“龙凤呈祥”销售6.4万箱,同比增长27%;“天下秀”销售45.8万箱,同比增长12%;川渝中烟生产的雪茄继续占据国产雪茄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进入2007年,川渝中烟的主导卷烟品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预计今年全年“娇子”的销量将达到25万箱,同比净增7万多箱;“天下秀”的销量可望接近100万箱,同比净增50万箱左右;“龙凤呈祥”的销量可达到10万箱,同比净增3万多箱。
 
    目前,“娇子”品牌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省级市场,并在陕西、湖北、江苏等地持续扩量。喜庆珍品“龙凤呈祥”、软黄“天子”成为重庆高端市场上的主流品牌,结束了川渝两地无自产畅销高档烟的历史。
 
    技术创新篇
 
    川渝中烟技术中心有一台能够同时测定烟草中几十种微量元素的仪器,这台仪器叫等离子质谱仪,它是目前全国烟草行业最先进的化学检测仪。
 
    像这样先进的仪器设备,川渝中烟有30多台(套),价值5000多万元。2006年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时,川渝中烟把成都、重庆、什邡3家企业最好的设备进行了整合,数字化配方设计、特色工艺研究、烟气分析和质量检测检验等工作,全部集中在研发中心完成。
 
    技术研发中心的组建,为统一工艺技术标准、统一配方研制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川渝中烟积极开展项目攻关、适应性研究和工艺流程再造,在特色工艺、提质改造、减害降焦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这几年里,川渝中烟承担并完成了行业和地方的9个科研项目,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去年,川渝中烟对阳光“娇子”、喜庆“龙凤呈祥”成功进行了升级改造,研制开发了国宝“娇子”、天之“娇子”和新概念“娇子”。
 
    作为川渝中烟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降低卷烟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的复合生化制剂研究》已应用于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这项成果能降低卷烟烟气中4类10余种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2007年5月28日,经国家局科教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等9个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项目有水平、有创新,符合中式卷烟减害降焦的发展方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为提升整体技术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川渝中烟坚持把技术改造摆在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间,完成了总投资近30亿元的技改项目,设备、工艺、环境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体上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水平。
 
    管理提升篇
 
    跨越两个省市、异地多点生产的特殊性,客观上增加了川渝中烟的管理难度。在充分考量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公司党组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组效应,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在基础管理方面,川渝中烟着力加强现场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完善了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提升了设备运转、生产组织和质量保障水平。几年来,川渝中烟产品抽检合格率全部达标,“龙凤呈祥”在全国卷烟质量监督市场抽查中3次排名前10位,成都分厂创下了帕西姆机组连续工作10小时28分钟不停机的纪录。现在,川渝中烟正对子公司和分厂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为形成自上而下、高度统一、全面覆盖的集团化管理体系做准备。
 
    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川渝中烟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员、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严格按“效益优先、总量平衡、目标互保”的原则编制年度预算。2006年,因为企业深化重组,年初的预算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川渝中烟从严控制,使可控费用比年初预算减少近5000万元。2007年1~6月,川渝中烟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
 
  在内部管理监督方面,川渝中烟按照国家局的统一部署,围绕行业“注重自律”这一重大课题,狠抓制度建设、权力监督和阳光运作,扎实开展了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同级审计、财务规范管理和反腐倡廉等工作,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十五”技改中,川渝中烟通过执行项目审计和过程监督,节约资金上亿元;通过加强经济合同的审计监督,原辅料采购成本降低了1亿多元。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川渝中烟先后投资3亿多元打造数字川渝中烟,完成了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启动了营销和物资管理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向电子政务升级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2007年5月,国家局检查组检查后评价:川渝中烟的电子政务建设走在了全国烟草行业的前列。
 
    战略合作篇
 
    2006年9月,金风送爽,艳阳高照。在这个收获的时节,川渝中烟分别与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召开了工商共育品牌恳谈会。通过恳谈,两地三方一致表示,履行共同的使命,同心打造品牌,同步协调发展。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把川渝中烟与商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按照“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的原则,川渝中烟与商业企业建立了专销协作、信息共享、工作协调等战略合作机制。为打造强势品牌,川渝中烟着力满足市场需求,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积极适应“订单供货”的要求;川渝两地商业企业充分尊重历史、尊重消费习惯,有效发挥营销网络的培育功能和专卖管理的保障作用。川渝中烟总经理吴应禄一再表示,始终坚持“工商携手、换位思考、谋求双赢、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四川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龚锦华表示,用真心培育、维护品牌。重庆市局(公司)局长(总经理)贾明非郑重承诺,坚持“工商分开不分心,全市烟草一盘棋”的原则,全力培育川渝品牌。
 
    为借助外力促进自身发展,川渝中烟与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构建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品牌合作、原料互通等方面,得到了红塔、红云、红河等强势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在合作中实现了多赢。
 
    进入2007年,川渝中烟与商业企业的战略合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6月27日,川渝中烟和成都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联合召开的加强战略合作暨“天之娇子”在行动恳谈会提出:展“娇子”风采,创川渝名片。双方表示,扎实推进协同营销,努力开创共育品牌、互动双赢、和谐并进的成功典范。
 
    川渝中烟与商业企业的战略合作逐步向纵深推进。
 
    和谐建设篇
 
    因地域差异和成长背景不同,川渝中烟下属企业都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此,在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时,川渝中烟必须协调好各种矛盾,构建和谐氛围,这样才能合力推动改革和发展。
 
    川渝中烟党组反复强调,以开阔的视野、开阔的心胸、开阔的思路认识改革,理解改革;以一家人的思想、“一盘棋”的意识、一条心的精神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以班子和谐促进干部队伍和谐,以干部队伍和谐促进员工队伍和谐,以班子、干部、员工队伍和谐促进公司和谐发展。这使广大干部职工主动从思想深处打破本位意识、抛掉地域情结,自觉投身到企业的改革当中。
 
    为了推进文化融合,使文化真正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川渝中烟提炼了“激情创业、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和“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工作理念,提出打造川渝中烟激情文化。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川渝中烟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为统领,有效解决了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及问题。2004年,川渝中烟率先在行业开展“两个至上”大讨论活动,受到国家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6年,根据国家局的部署,川渝中烟顺势启动“‘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个个立足岗位作贡献的群体和个人,让“两个至上”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
 
    从“六变三”到“三变二”,再到“四统一”,三轮资源整合涉及范围广、层面多,机构和岗位变动之大,前所未有。在此情况下,川渝中烟党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保证了改革调整的平稳推进。实施“四统一”期间,变动的岗位达400多个,所有涉及岗位变动的干部职工都顾全大局,按要求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2007年,营销中心200多人因工作需要被调整到子公司或分厂,他们同样以大局为重,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重,服从了调整。
 
    内部的和谐,不仅促进了川渝中烟的平稳发展,而且使其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进而推动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川渝中烟坚持与商业企业共建烟叶基地,每年向烟区投入上亿元的资金反哺农业,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
 
    川渝中烟每年都超额完成了国家局下达的低档烟生产任务,其中2006年生产低档烟101万箱。今年上半年,川渝中烟生产低档烟48万箱,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4年多的时间里,川渝中烟用于捐助受灾地区、救助社会贫困群众、支持地方公益事业的资金,累计已达2000多万元。
 
    川渝中烟对社会负责、用真情回报社会的行为,为烟草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激情创业,乘势而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面对激烈的竞争,川渝中烟稳步走过了4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川渝中烟将在国家局和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纵深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由大变强和做实做强,为提升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