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王”奏响现代化大生产乐章

2007-05-24来源:常德卷烟厂作者:李婉
  和现代化大生产的程序一样,“芙蓉王”卷烟的生产首先要几个必备。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生产管理部、设备工程部、物资配送部、质量监督检测站、工艺品质部以及车间等几个职能部门,就是芙蓉王卷烟经过人工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能动系统,他们通过专业化、协作化的手段,将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中去,实现了设备现代化、工艺现代化、检测现代化、生产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
 
  但是即使有一个优异的成绩,也不意味着芙蓉王未来的生产能够坐享其成。今年以来,常烟从自身出发,以敏锐的眼光审读自己,发现不足,解决瓶颈。面对产能不足的矛盾,该厂厂部召开专题办公会,提出关于芙蓉王生产,将举全厂之力,大力支持芙蓉王的生产。于是,从寻找如何增量的途径上就开始了积极筹谋。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朱志敏说,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数据推算,即使芙蓉王生产每周加班一天,制丝线的生产能力都远远不及今年芙蓉王生产计划,卷包生产线的能力也达不到计划的要求。因此在3月19日召开的全厂专题协调会上,明确提出了“提速增量、增时扩量、增台扩量”的工作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地点、人员的状况下,芙蓉王生产开始了与现实赛跑,芙蓉王成为全厂上下心手相牵的共同血脉。
  
  生产组织更科学
 
  常烟二车间负责人李四清面对记者的采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二车间一个部门,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
 
  的确,常烟自从转型以来,根据企业的重点职能转变,芙蓉王的生产包括了生产、质量、成本、安全4大企业重要职能,它已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今年以来,二车间在不断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的同时,紧张的生产能力与扩大的计划需求不仅引起了全厂重视,还得到了厂部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首先,生产管理部对芙蓉王生产能力进行了综合的调查分析,发现芙蓉王车间制丝生产线流量只有2200公斤/小时,生产能力远远落后于计划需求。因此,他们与车间、设备工程部进行密切的沟通协调,与厂部反映,最后决定在制丝生产现场增加一条旁线,将生产能力逐步提升到3000公斤/小时;调整二车间制丝生产线模式,推行四班三运转。同时还在一车间增设4台套设备,进行增台扩量。
 
  对此,设备工程部、人力资源部与车间展开了密切合作。他们联手改造、改进和完善相关设备及装置,加班加点,保证设备完好整体改进,优化各项工艺参数。两个车间的技术骨干、优秀的操作人员齐齐上阵,二车间还加强与一车间的沟通,及时抽派精兵强将前往一车间进行技术指导和设备调试。一车间则召开多场专题会,选用四台套设备作为“芙蓉王”卷烟生产备用机台。动员筹措有关事宜,得到了广大员工的支持和参与。设备工程部也积极提供设备零部件收集备案,及时订制备件计划,与车间有效沟通,解决设备改造难题,尽量做到时刻满足设备需求。生产中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生产管理部也专派专干数名,在车间内积极协调工作、反馈信息,并充分运用信息网站,通报各类相关信息;每周进行情况小结,召开生产例会,对芙蓉王生产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协调。
  
  质量保证更有效
 
  质量是产品赢得市场的根本。在芙蓉王的生产过程中,质量从烟叶、卷烟纸、咀棒等“子细胞”开始,到投放市场到消费者手中,质量监督检测站都做了详细的跟踪、记录和提升。他们针对现有的产能矛盾,对材辅料的质量检测执行随到随检的工作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人员之间、一二级检测站、同级检测站之间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及时反馈信息,并不断探索创新检测方法,目前为止,三醋酸甘油酯利用质子等衡式进行酸性检测、香精香料指纹图谱分析等多个新的检测分析方法得到了实际应用,进一步从源头保证了芙蓉王的内在与外在质量。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是我们全员的事。”谈到质量,该厂质量监督检测站站长陈群英这样说到。质量监督检测站为提高全站人员的质量监控、服务保障能力,对全站人员实行了《卷烟》国标、企业质量标准、质量意识的系统培训,以保证每一次信息传递、每一次质量分析都准确到位,为生产提供服务保障。的确,加快推进质量全员化,是产品适应大生产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此,一二车间为保证芙蓉王在增量的同时达到产品同质,从设备保养维护入手按时做好设备维护,并明确责任人,坚持考核到位。此外,工艺品质部在其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专门的芙蓉王生产设备的维护保障制度,每班交接班实行首检制,对烟支卷接、烟支包装等重点关键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强的监控。此外,物资配送部、设备工程部也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力度,安排专人、专车进行烟丝运输工作,保障辅料、能源动力、空调的有效供给。
  
  人力资源更优化
 
  芙蓉王要不断做大,增时、增台、提速的三个办法都对厂部和员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让员工适时走上岗位,常烟人力资源部与各相关部门一道,对芙蓉王生产模式的调整而产生的人员异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写实,通过定员定编后组织竞争上岗,最后决定采用原三车间操作工修理工、2005年、2006年分配来的大学生、二车间卷接包辅助工以及一车间优秀的操作工作为四班三运转后的新增加的操作工。并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全面系统地了解设备操作、保养、工艺和实践中的操作知识。同时采用四班三运转生产模式降低、缓解工人长期加班加点的劳累和疲倦,让他们有更充裕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此外,质量监督检测站为了提高检验员素质,还要求检验员必须具备1——5个材辅料检测上岗资格证,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技能。
 
  面对日益繁重的生产任务,员工们并没有垂头丧气,大家在用一股韧劲与拼劲为芙蓉王的生产默默努力奉献着……在制丝旁线不断调试的过程中,二车间制丝生产线员工陈建亚5•1期间,为了能让旁线在假期之后顺利拉开,他总是任劳任怨地坚持加班,有时忙到半夜凌晨2、3点,实在累了,他就躺在车间的沙发上睡一小会,假期7天的时间,他仅仅回家3趟,妻子看到回家的他匆匆地扒着饭又要赶往车间时,心中泛起一阵阵心疼,可是又怎能拦住他的脚步,只有一次次伶爱地叮嘱:工作要注意安全,修车时别卡了手。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二车间,质量监督检测站员工潘婕,在一个星期天正在考车的途中,因为临时生产了一批出口烟咀棒急需外发,需要检验,接到通知后她毫不迟疑地跳下考试车,赶回办公室检测咀棒。当时因为咀棒刚刚生产出来,某项性能的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能够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判断,潘婕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次,并且留样第2天检测,前后检测了4次,才下定结论。她的同事樊华作为材辅料组组长更是经常晚上10点赶到办公室,进行紧急材料的检测分析。
 
  ……
 
  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不仅加强了管理,许多员工表示:“芙蓉王是我们的生命烟,我们为它工作有劲!”是的,一系列事实无一不在说明一个现状:芙蓉王的生产正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度人性化的现代化大生产进一步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