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奔腾二十年(下)

2007-05-23来源:烟草在线作者:钟彦平
  沐浴着红河雄风,欣赏着红河迷人的风景,我们领略到了红烟人创造的──
 
  红河奇迹
 
  弹指挥间二十年,红河处处展新颜。是红烟二十年艰辛探索,是红烟二十年不懈创新,培育了企业创新文化,把红烟培育成了创新型企业。
 
  不是吗,把红河放在中国烟草的座标系上比较,也不难看出红烟人创造的多个堪称“奇迹”的“全国第一”。
 
  第一个在中国烟草行业实施单品牌、多规格系列化卷烟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成功。现形成了一个“红河”品牌,十三个规格系列,兼顾高、中、低档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结构。从1992年的7万箱,发展到2006年142.8万箱。在中国卷烟的品牌规模发展的历史上,“红河”牌卷烟成为了中国成长最快速的第一卷烟品牌。从1987年生产3300箱,到1992年,6年突破10万箱,达10.4万箱;两年后1994年突破20万箱达25.1万箱;1995年,1996年接连突破30万箱、40万箱;3年后的1999年突破50万箱,达到56.6万箱;接下来的四年分别突破60万箱、70万箱、80万箱、90万箱,达到93.2万箱;紧接2004年突破100万箱达到110万箱,成为中国首次跨百万箱的三大品牌之一,2005年又增产20万箱达131.6万箱,位居中国最大卷烟品牌第二,2006年达142.8万箱,成为中国最大卷烟品牌第四。从1987年至2006年,总计产销红河牌卷烟1004.1万箱,实现税利517.2亿元,是中国累计产销量最大的大品牌之一,其中红河卷烟厂产销红河牌卷烟841.1万箱,实现税利454.2亿元。短短20年,红河品牌卷烟就成为中国最大卷烟品牌之一,被称为是奇迹。
 
  第一个在全国烟草行业在用人问题上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确立了企业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即实行用人不讲文凭、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资历,而讲有德性、有个性、有创造性,注重实际能力,注重能做出切实的成绩和贡献,无论在任何岗位能创造性工作拓展工作的都是人才。从1993年,就率先取消了干部任命制,而实行干部竞聘制,彻底打破了“铁交椅”、“大锅饭”。同时取消职称评定,所有工作只凭真正的能力和贡献,不问学历、资历和职称级别的高低。1996年,红烟40多名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通过自荐、推荐的方式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干部的管理岗位。由此加强了内部竞争,提升了人的思想认识,初步营造了“促人提高、促人发展、促人奋进”的管理文化氛围。从1998年起,红烟又取消了干部的称谓和身份,全厂所有人员从厂长到普通员工都一律叫员工,没有干部和工人之分,只有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的区别,并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建立起内部竞争机制。从1993年,红烟实行管理人员竞聘至今,累计有上千人次自荐、受聘担任企业党、政、工、青职务,形成了走上管理岗位靠真本事竞选的新模式。从2004年开始,所有管理人员都经过各级党组织、工会两委委员表决三分之二以上两委委员通过后才聘任。厂总经理级由厂党委、厂工会委员表决,部门经理由党总支、系统工会委员表决,主任级由党支部、基层工会委员表决,凡是两委委员会表决未通过的,不得聘任,成为中国烟草企业第一家推行管理人员经各级党、工两委委员表决后才聘任的企业。这对人的提升和发展、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第一家各级党工职务全部实行自荐选举产生。2004年5月,红烟第三届工代会选举,原在机械卷包部的年轻修理工冯立响应厂里号召,自荐参加选举基层工会委员,从参选基层工会委员开始,经五轮演讲选举,最终以高票当选工会主席。2007年5月13日,红烟第四届工代会选举,现年27岁、曾干过物资部仓管员的普庚自荐并通过选举当选厂工会主席。与此同时,从2004年5月选出来的各级党、工委员均发给不同标准的津贴。红烟的党工组织也在参与企业人事、薪酬等核心制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企业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第一个在中国烟草行业实行企业行政副职由厂长聘任。2000年以前,企业的行政副职均由上级任命。2000年以后,企业的行政副职由厂长提名推荐、经上级同意后,由厂长聘任,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第一家行政副职由厂长聘任的企业,使厂长(经理)负责制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个在中国烟草行业首创“三级配方”工艺技术,即从原烟入库到打叶复烤,再到制丝的三个环节的合成技术。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全面运用于红河品牌的规模化生产,开创中国烟草工艺技术的先河。
 
  第一个实行“按劳动价值”分配。1997年7月出台《红河卷烟厂工资奖金方案》,实行全员岗位级别工资制。并明确提出:“奖金是对员工出色工作的奖励,不是工资的补充”。积极探索实行个人贡献奖评定,即发奖金要经过评定,同级同岗位的人员奖金多少完全由个人贡献的大小和多少来决定。按照“劳动得报酬,创造领奖金”的原则,2000年以后,又将贡献分为岗位(职务)贡献和个人贡献,岗位贡献在工资中体现,实行津贴制;个人贡献到年终由个人根据自己的贡献进行申报,企业根据贡献大小来评定,贡献大的评的多,贡献小的评的少,没有贡献的就没有奖励。2001年出台并实施的工资奖励制度,以晋级制为核心,不与学历、文凭、资历挂钩,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才、注重人才开发培养的人本管理思想,强化奖金是对员工作出个人贡献的奖励,在劳动报酬中加入了开发人的潜力的成分,为分配制度真正形成激励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现全国唯一一家建在一个县级镇的卷烟企业,因其品牌影响及其实力联合重组了两家跨地区、跨省区而且分别比自己出生早15年、25年的卷烟企业。
 
  此外,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剥离卫生所、幼儿园、餐饮、绿化等社会职能,并对公务车进行拍卖,实行租车制,公用公租、私用私租。
 
  ……
 
  这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烟草行业“第一”的奇迹的创造,使红河卷烟厂办成了一个能按市场竞争法则、经济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运行的兴旺发达的企业。因之,红河烟厂也被行业内外普遍誉为“是中国烟草行业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企业。”
 
  惊叹红河创造的奇迹,让我们去欣赏创造这些奇迹的红烟企业文化折射出的──
 
  红河魅力
 
  红河在二十年的发展中创造的诸多“第一”及其经验,已成为企业超越于物质之上的精神财富。可以说,红烟二十年的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创新为魂的独特文化。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经营理念,是红烟企业文化的主线,更是植根于每一个红烟员工心里的信念,是引领红烟前进的航标灯。这一理念使得企业得以在强手林立的市场上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形成拳头产品,以“但求最好”的坚定信念,奋力拼搏,稳中求进,进而求强,并不断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发展,从而站稳脚跟并取得较快发展。“创建一流企业,奉献名牌产品”是红烟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1993年,年产量刚迈上10万箱台阶的红烟提出“要建一个跨世纪的企业,一个下世纪工厂”的概念。经过10几年的奋斗和再造,红烟人说到做到。
 
  员工的创新愿望是一粒种子,企业积极向上的氛围是一片沃土,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是阳光和雨露。通过自荐、竞岗演讲,由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按照“公平,公正,求实”的考核原则和“优秀、良好、好、一般”的测评标准,当场进行严肃认真的考核测评,过关的再由党、工两委投票表决,通过后再进行聘任,营造讲能力和讲贡献的氛围,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创新的种子在红烟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奇葩。至今已有上千人次的员工经自荐竞争走上过管理岗位。今天在红烟,当管理者还是非管理者,人人习以为常。
 
  红烟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关键。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管理文化,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文化。企业的成长得通过建设企业文化,靠企业文化来产生企业的灵魂──群体人的精神追求和智慧能量。只有文化的东西,才是有真正竞争力的武器。1997年3月在红烟企业工会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上,邱建康厂长作了题为《建设管理文化,发展红烟软内涵》的行政工作报告,会议提出和确立了“建设管理文化,发展红烟软内涵”的管理思想和战略目标。
 
  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先导;管理文化的核心是积极向上、进取奋进;管理文化的精髓是公平、公正、竞争、为公、为人;软内涵的本质是企业人的知识、技术、技能、思想、观念、精神、智慧等形成的创造能量,是让竞争对手找不到攻击目标的实力,是企业生产力的源泉。建设管理文化,实际上是建设企业的内涵主体──企业人的知识、技术、技能、思想、观念、精神、智慧等形成的创造能量。企业的前途在于企业人的创造能力,因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企业有丰富而深邃的软内涵,企业才具有不断的、无穷的创新能力,才可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与上述理念和目标相配套,出台了指导红烟管理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即包括《劳动工资及奖金条例》、《员工晋级条例》、《教育培训条例》、《竞赛条例》等六个条例的《红烟企业管理条例》及《红烟职工行为指南》。从此,红烟的管理开始真正迈入“通过发展人来发展企业”的人本管理、人本发展之路。营造以管理文化为主体的企业文化,熏陶、引导员工不断进步和提升,实现“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的目标,使红烟用较短的时间走完了“人管人”—“制度管人”—“机制管人”的管理历程正逐步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管理状态推进。
 
  在红烟管理文化的熏陶下,红烟及红烟人得到了不断的重塑和提升。红烟认为,有什么样的企业就得有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产品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效益,有什么样的企业就得有什么样的人。管理一个企业,从现象上看,是在塑造一个品牌,但就本质而言,是在经营一个团队。要有好的产品和效益,就得塑造一支精干有力的队伍。塑造一个团队,实质上是在不断塑造一个个的智慧能量主体。当前,红烟的管理已经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的重心转移。红烟在发展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通过发展人来发展企业,进而发展品牌。人本理念使红烟较早在企业内推行扁平化管理,给予员工在各自岗位自主发展的充分空间。
 
  “企业内涵铸就企业品牌”是红烟的品牌理念。红烟人认为,要有什么样的品牌就得有什么样的企业。品质是品牌之本,品质最终决定品牌,品牌的内涵就是企业的内涵。树立品牌意识,变产品生产为品牌生产,而产品的质量决定于人的工作质量。品牌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消费者选择认可形成的。
 
  “塑造最好的企业,做最好的产品,与客户真诚合作”,是红烟的营销理念。红烟多年来坚持在实践中坚决反对推销,追求客户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实现企业和客户双赢。红烟认为,营销是企业综合价值的体现,重心永远是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销售如开沟理渠,渠成则水到,功到自然成。正是始终坚持以品质赢市场,以品质求发展,红烟才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跃升为中国烟草行业前茅的企业。著名经济学家马洪1999年到红烟调研时评论说:“红烟代表了中国21世纪的工厂形象。”
 
  按劳动价值分配是红烟的报酬理念。红烟实行以人的劳动效果及劳动价值,确定人的劳动报酬。他们认为,劳动不值价,劳动的产品最终也不会值价。工资是对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工作的回报,奖金是对员工出色工作、智慧劳动并作出个人贡献的奖励。企业人的智能加勤奋,最终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知识型员工,建成知识型企业是红烟的追求。
 
  正是在这些独特的自我创造的企业理念导引下,红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为自身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多年来,红烟深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地方和社会的支持,地方和社会的安定繁荣永远牵动着红烟人的心,一直怀抱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自觉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企业发展建设的全过程,带头实践,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不仅为地方教育、城建事业及环境美化和优化等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积极回报社会,全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仅红河卷烟厂从1993年—2005年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已超过了二亿元人民币。主要是支援救灾,支持发展教育、健康、水资源建设、科技以及援助困难职工、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救助特困老人、兴边福民工程、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称赞。最为人们称道的是,1995年云南耿马发生大地震,1996年云南丽江发展大地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2000年云南姚安地震,2001年红河州多个县市遭受自然灾害,红烟捐出1500多万元救助灾民;1999年捐资500万元在昆明理工大学设立“红河助学金”,资助来自高寒、边远、民族地区的特困学生,当年年底即有1145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有效缓解了学校办学和学生就读的压力。2004年再次出资继续建立“红河助学金”,至2004年,每年捐赠100万元,为发展边疆高等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向云南省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资200万元人民币,以支持云南进一步做好预防、治疗、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出资200万元设立了“云南科技红河基金”,省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第三届青年科技红河奖”19.5万元。还捐资设立了红河卷烟厂教育奖,从1995年起每年教师节颁发的“园丁奖”,设奖10名,每名奖金10万元,奖励对象为红河州辖区内普通中小学校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至今已颁发了100万元。从1995年起每年颁发的“红河卷烟厂桃李奖”,设奖20名,奖励普通高中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考中成绩显著的学生,文科8名,理科12名,至2005年,共颁发117万元。2005年捐赠云南省水资源建设资金7828万元,为润滇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在“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及全国演讲大赛现场,都有红烟的身影;在出现灾民、面对困难职工和特困老人,红烟都每每伸出援手给予最大的关爱,还有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和鼓励见义勇为行动等的支持队伍中,红烟也走在前列。对此,社会各界对红烟赞赏有加。
 
  与此同时,红烟努力把已有的社会资源尽量让社会共享,投资建设的公益事业也不断延伸。现在人们说,在弥勒只要是好玩的、美丽的地方,都有红烟的奉献。
 
  湖泉生态园建成后,红河烟厂员工自发作了多首《贺湖泉生态园开园》的诗,朴素感人,其中李云贵写的《红河烟厂回报社会》的诗,表达了红河烟厂全体员工以责任为怀,感恩社会的心声:“红河辉映湖泉娇,河甸峨峰笑弯腰。烟波轻吟龙舟行,厂兴勿望众乡邻。回眸凝思今日景,报国治境洒我情。社区人民齐翘指,会战商海立旗帜。”另一员工汤文伟的《滋润弥勒春常在》的诗,表达了红烟人共享红河,共建弥勒的豪情:“巧借灵气造碧海,引领春风山河改。涛涌日月影徘徊,景夺天地映瑶台。巨石突起争变化,金沙平地忽分来。青山苍翠秀可滴,滋润弥勒春常在。”
 
  红河魅力无处不在,红河魅力令人感怀。云南著名报人夏雨先生参观红烟后触景生情,写下了《红烟即景》:“红烟碧水草萋萋,生产生活两相宜。借问桃源何处觅,建设小康事可期”。老诗人李鉴钊少年诗心,唱出了《红烟赞》:“滇中名烟数红河,奔牛精神传新歌。馨云醇雾大自趣,求真务实勤开拓。”不少到过红烟的诗人作家对红烟都作了热情的礼赞和颂扬。
 
  红河魅力四射。不仅员工歌唱红河,诗人作家颂扬红河,经营者和消费者也赞美红河。有代表性的是,早在1994年6月20日,红河卷烟厂在昆明饭店举行的新销区客户座谈会上,湖北天门市烟草公司马之炳经理就作了一首《共同发财唱红河》的诗:“昆明饭店开烟会,工商一堂话红河;创业八年多艰辛,‘红河’名牌誉全国;科技进步出质量,开辟销区奏凯歌;祝愿‘红河’红满天,共同发财唱红河。”此诗情真意切,赞美了红河,抒发了情感,表达了心愿。
 
  红河魅力无穷。红烟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姜成康到红河视察时要求红河:“发挥优势,勇创一流”,努力“超越、拓展、提升”。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视察红烟时强调:“红烟要不断努力,在管理上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在开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狠下功夫;要注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吸取经验,作出新的贡献。”
 
  红河奔腾二十年,不舍昼夜永向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烟正在昂首迈向明天。只争朝夕往前冲的红烟人喜欢赢。他们深刻认识到软实力在红河生存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决心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苦练内功,通过打造红烟软实力来提升红烟的竞争力。因为他们深刻的感受到,员工队伍构成的软实力要比强大的硬件体系更能决定企业的命运。随着创业20周年庆典和集团成立,红河将走进更新的阶段。对此,邱建康表示应尽力将制度、机制及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在产品及品牌经营方面:红烟要在快速加强产品研究,营销和精细制造的能力上下大功夫。
 
  瞩目远方,常说“只有方向,没有目标”,并信奉“想象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未来”的邱建康,日前在代表红河烟厂企业行政高层会议向新一届两代会作行政报告时表示:红河二十年,已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及其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继续坚持勤奋不懈的努力,红河仍将不断进步,继续发展!为中国烟草、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红河的明天会更美好!
 
  尾声
 
  啊,红烟,二十年,您很自豪!啊,红烟,二十年,您正年轻!研究您的过去,历史辉煌!预测您的未来,前程灿烂!探访您的源头,令人神往!沐浴您的雄风,心宽胆壮!欣赏您的奇迹,人人称赞!领略您的魅力,放声歌唱!
 
  啊,多娇红河!我们为您光荣的历史纵情起舞!
  啊,红河多娇!我们为您诱人的明天放声歌唱!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挥别过去,红河二十年创造的奇迹,誉满华夏;放眼未来,坚信红河人将以勇往无前、只争朝夕的创新精神,不遗余力去创造新的奇迹!
 
  正是:
 
  创业拼搏二十春,红河奔腾无限情。
  今日献上歌一曲,再领风骚要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