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烟:“四个中心”建设系统推进

2007-05-08来源:中国烟草作者:石开
    加强“四个中心”建设,是实现企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行业进一步深化了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卷烟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省级工业公司要实现由管理为主向经营实体的转变,能不能尽快转变,能否转变到位,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行业向“两个10多个”迈进的进程中,“四个中心”建设需要不断加强。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中烟)在发展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断优化中烟“总部功能”,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按照扁平化管理、精简高效的要求,调整组织机构,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起畅通的信息渠道和良好的管理系统,实现了高效顺畅运作。
 
    技术中心:突出创新
 
    2006年12月21日,江振声出了趟远门,他们一行15人去了青岛海尔集团。在人们的预期中,他们的这次 远行,似乎会带来什么。
 
    需要交代的是,江振声是湖北中烟技术中心的常务副主任(湖北中烟总经理彭明权任主任),他的麾下人才济济,拥有正式员工11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1人,本科64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50人。该中心是于2006年4月由湖北中烟科技部牵头,以武烟集团技术中心为主力,整合全省优势技术资源组建而成的。
 
    江振声一行青岛归来后,人们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技术中心考核机制和分配机制建设的加强:部门及员工工作计划以月为单位,实行“月清、周清、日清”,每月根据考核情况评出“金牌部门”、“金牌个人”和最差部门,并给予有效的奖励和惩罚。
 
    “这大大地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曾获国家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熊国玺说。他认为,目前湖北中烟技术中心能充分调动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属不易。
 
    “考核机制和分配机制建设”只是湖北中烟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的“管中窥豹”,更多的工作都在悄然进行。国家局副局长张保振曾言:“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最关键的部门。”关于湖北中烟技术中心“最关键”的体现,曾有这样的版本——“黄鹤楼,不伤喉”。“不伤喉”是消费者对于“黄鹤楼”品牌的一个通俗而又生动的评价,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工作的肯定:“不伤喉”也正是湖北中烟所致力的。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对“不伤喉”的解释就是:充分利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降低卷烟对人体尤其是对喉部的危害和影响。
 
    2006年11月10日,以湖北中烟技术中心为主体,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郑州烟草研究院、湖北中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共同参与组建的“天然植物烟用研究实验室”正式全面启动,他们充分利用神农架等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借鉴中医传统经方、验方、中医经典理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烟草和功能性天然草本植物进行有机融合,深入开展中草药及其提取液在卷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处方遴选、中草药提取、纯化等,开发出适用于中式卷烟的新型中草药香原料,推动中草药及其提取液在卷烟中的应用。
 
    目前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在天然植物烟用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经验积累,“对呼吸系统具有正面作用的草本提取液”技术成果已在雅香型产品中成功转化应用。
 
    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不伤喉”只是一个代表,湖北中烟技术中心还积极构建无边界研发中心,广泛利用各方研究资源加强技术研究工作。技术中心特聘韩焕章、汤桂芝两位资深专家为技术中心高级工艺专家和高级配方专家。韩焕章、汤桂芝两位专家年近90岁,曾在武烟技术部门工作三十余年。就“建立无边界的技术平台”,江振声认为目前各部门间虽然加强了联系,但不是很紧密,还没有完全实现技术上的资源共享,下一步要适当调整、增加各部门职责,使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达到技术最大集成目的。
 
    “新产品开发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两个部门的事,而应是与技术中心等多个部门共同的工作,如需要市场研究部负责产品的策划、工艺装备部负责产品的工艺、质量控制部负责产品的检验等。”江振声说。
 
    “创新”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顺应时代潮流,更要挖掘市场、引导市场消费。目前湖北中烟技术中心在产品开发、工艺研究、原料技术、香精香料、包装设计、品牌文化技术等方面有了较好的开局和提升的势头。如“黄鹤楼(漫天游)”就充分体现了创新给产品、给企业赋予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活力。之所以有这样较好的局面,其中,得益于技术中心内部组织结构的完善,以及研发体系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的提高。湖北中烟技术中心通过加强“九所一室”的组建工作,正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指导和完善“九所一室”的运行和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营销中心:重心下沉
 
    湖北中烟在加强营销中心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营销组织体系建设,使资源要素集成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首先,突出营销责任主体的作用,营销重心下沉,适应了以地市级公司为经营主体的行业改革需要,提升了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分散了营销风险,培育了营销骨干,保证了人力、财力、计划、政策等有限的营销资源向适应“黄鹤楼”、“红金龙”品牌培育需要的责任主体市场倾斜。其次,建立起以业绩考核为基础、以发展趋势为重点的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按照工作职能的不同,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对营销责任主体实行按访销量计提绩效工资和销售费用,对管理部室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提高了绩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流动。在总监、经理、协管经理抓好具体市场营销工作的同时,于2006年9月份安排23位管理和营销骨干充实到营销一线中去,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
 
    在营销中心建设过程中,湖北中烟通过不断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市场调控能力与操作能力得到增强。营销中心把提高品牌研发与营销策略的市场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增强适应市场能力的工作重点,加强市场诊断与调研,提升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比如,在浙江,他们联系技术中心快速开发出适应浙江消费习惯的雅香“黄鹤楼”新产品,推动了浙江市场“黄鹤楼”品牌的快速成长;完善品牌进入及退出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品牌市场导入前景预测机制与品牌市场退出分析评估体系,科学指导品牌导入、推介与置换工作,全力扭转“品牌开发拍脑袋、品牌准入拍胸脯、品牌退出拍屁股”的“营销游击主义”习气。通过建立“套餐式”的市场策划模式,以终端建设为重心,集成市场调研、前期预热、选点(扩点)、品牌推介、宣传促销、后期跟进、信息收集等规范化流程的操作模式……
 
    新的营销战略目标、新的市场环境,必然对营销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营销中心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当前营销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营销管理精细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存在着现行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和市场需要等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营销工作的整体推进;部分责任主体把握市场的能力与当前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由于“责任主体”运作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之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公司的管理未能完全到位,导致部分责任主体难以承担营销中心赋予的任务。这些问题正是湖北中烟强化“四个中心”建设中,营销中心下一阶段所瞄准的目标。
物资采购中心:强化管理
 
    按照目前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局物资采购中心建设的要求,湖北中烟确定了全省行业物资采购管理体制按照“管理集权、采购分散”的原则进行整合。
 
    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湖北中烟提出了省烟草行业物资管理新的模式和物资采购新的工作流程,并在2006年6月份召开了全省卷烟材料管理工作座谈会,研究并确定了湖北中烟工业公司《卷烟材料经营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便是:全省专卖品卷烟材料实行集中统一经营;非专卖品卷烟材料通过集中招标、议标采购方式确定采购渠道、价格,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对供应商分点考评、集中资质认证,统一省内供应商的引入与退出机制;各烟厂负责材料的落地检验、货款结算、车间配送和供应商日常考核登记等工作。
 
    该《办法》明晰了湖北中烟物资部和各生产点物资部门的定位和职能,既强化了集中管理,又调动了各烟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物资采购的应对速度,避免了积压和浪费。经过实践,新的物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运行良好。
 
    统一管理、分点采购模式实施后,全省物资管理同质性要求与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便突出出来。为此,物资采购中心一是全面推行卷烟材料资质认证采购管理办法,按统一标准、分类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重点加强卷烟生产企业的供方考评工作。同时,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为了规范采购,防止超计划采购造成的积压浪费,实行了企业月度采购计划审核备案制。在加强对企业采购计划控制的同时,还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各生产点之间、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帮助各生产点调剂消化库存积压物资,尽量减少损失,避免浪费。不仅如此,他们还协助技术中心对全省卷烟材料技术标准、计量单位进行了全面整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全省的卷烟材料价格进行了梳理和统一,保证了各生产点材料使用标准的同一性和材料采购的规范性。
 
    生产中心:优化流程
 
    生产中心不同于其他中心,不能把人员集中在一块,怎么管理,对于湖北中烟来说,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产中心部部长聂广军谈到,湖北中烟统一计划管理,根据各生产点情况安排生产,统一销售计划,给烟厂明确生产计划,把月计划(品牌、规格、数量)分配给烟厂,统一组织生产,生产中心起到组织、协调、监管的作用,在计划下发后进行生产监督,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考核,比如对生产成本、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产品质量、计划执行情况、调拨的及时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在生产组织上,湖北中烟实施两级管理,于每月中下旬安排下月的生产计划,各生产点根据月度计划安排生产,保持进度的平衡。同时,根据生产能力安排,通过生产组织来平衡不同时期的生产和发货。各生产点在下达的计划总量的范围内,可自主安排生产浮动,以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但是企业的停产安排,设备的大修都要申报中烟公司来批。具体做法便是,每月12日报下月的生产预计计划、物资原料需求,生产中心开始安排物资调运,18日下达下月正式计划,之后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适时调整(某一个厂的生产整顿、休息、故障都可能影响供货的情况)。
 
    湖北中烟加强多点生产的组织管理,统筹市场需求状况以及各生产点技术设备、工艺质量控制水平,对全省所有卷烟品牌(规格)实行定点生产,导入竞争机制,将产品的生产质量、制造成本、服务质量与生产点的生产计划、利益分配挂钩,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月月通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湖北中烟各个生产点都在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武汉卷烟厂立足自我创新,精心组织量身定制“黄鹤楼”特色工艺线调试生产;三峡卷烟厂科学安排制丝线完善工作;襄樊卷烟厂不断优化生产作业流程;广水卷烟厂以强化现场管理、完善工艺技术为抓手,促进生产作业率提高;红安卷烟厂加强内部考核,建立质量长效保障机制;清江卷烟厂克服山高路险等不利因素,较好地按进度完成了生产计划,确保了货源的及时有效供应。
 
    目前,湖北中烟正在招标管理咨询公司,在一个集团多个生产点的情况下,优化机构设置,优化作业流程,优化对多个生产实体的管理。
 
    湖北中烟在“四个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国家局的统一要求,结合湖北卷烟工业实际,做强技术中心,做活营销中心,做实物资采购中心,做精生产中心,为企业由弱变强提供重要支撑。
 
    湖北中烟通过“四个中心”建设,有效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围绕品牌的整合,实现了技术的整合;围绕市场的整合,实现了营销的整合;围绕管理整合,实现了队伍的整合。加强“四个中心”建设,为湖北中烟整合资源提供了支撑,把“四个中心”建设作为资源整合的载体,一定程度提升了市场响应能力,提高了运行的效率,湖北中烟正朝全面提升水平的目标努力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