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共促和谐。烟草作为国家经济税收的主要产业之一,构建“和谐烟草”势在必行。
和谐烟草的构建,涉及到行业的每一个环节。笔者认为,稳定烟农队伍,提高烟农积极性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基础和关键。
商业企业能否生产出厂家需求的优质烟叶,工业企业能否取得足够的、符合品牌配方需要的优质原料已成为烟草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知道,烟草行业正逐步由原来的地域垄断向市场竞争方向发展,单个烟厂的竞争正逐渐向省级和地域集团级发展,数量竞争逐步向品牌竞争发展。在如今的“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的环境下,工商企业正逐步密切合作,掀起了联合创办烟叶基地的热潮。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厂办基地应运而生,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经过笔者的调查、观察发现,厂办基地收到的实效不尽人意,有些甚至流于形式,商业依然按自己的思路组织生产,工业没有具体参与,烟农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实惠,烟农积极性慢慢降低,以至生产面积减小,生产水平降低,烟叶收益也随之下降。有些产区的烟农大量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儿童,劳动力的严重缺失给烟叶生产带来极大的甚至致命的影响。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堪忧。
而与此同时,广东五华县却涌入大量福建烟农,大力种植烟草,收入相当可观。据《闽西日报》报道,去年以来,福建永定前往广东租地种烤烟的人数增多,种植户达到240多户,每户种植40亩至100亩的烤烟,这些种植户一年累计最少要赚500万元回家,永定人称这是“异地生金农业”。
这种情况的出现,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如果说烟草种植利润低,那永定的农民为何赚钱了致富了?如果说烟农受外界诱惑,对种烟失去了积极性,那永定的烟农为何乐此不疲?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而笔者认为,这与当地烟草公司和政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是分不开的。
五华县政府和烟草部门的良好服务是留住永定农民的关键。五华县烟草部门除了不折不扣执行各项优惠政策外,还给予了永定农民特殊“服务”。比如帮烟农建设烤房、积极借款给烟农,解除他们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另外,烤烟能手“传、帮、带”,他们成立互助小组,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和处理。而且对烟叶生产成绩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烟农积极性,烟叶生产蒸蒸日上。
广东五华县能做到的,其他烟叶产区一样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的更好。笔者认为,在提高烟农积极性,稳定烟农队伍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工商建立烟叶基地,加强交流与合作。烟厂以品牌指导基地建设,当地烟叶公司以卷烟配方需要指导生产。
2、工商企业、当地政府加大对烟农的技术和资金扶持 ,并签订收购合同,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为烟农解除后顾之忧。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烟水工程、烟路工程和烤房改造等。这样不但可以改善基层的生产条件,方便了烟农,也为烟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秸秆还田和轮作套种。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案。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改良土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投资、增加农民收入。
5、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烟厂聘请烟草专家到基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烟草公司也要对基层烟技员和烟农进行指导培训,生产上责任到人,一名烟技员负责几个农户,并指导农户成立学习互助小组,保持信息沟通和生产互助。对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负责人收入直接与烟农收益挂钩,奖罚分明。
6、搞活公益事业,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很多农民家庭贫困,子女无法上学或继续学业,工商业可以与当地政府一起兴办希望学校,为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等,让烟农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7、提高种植集中度。鼓励烟叶大面积连片种植,这样便于管理和技术推广,提高烟叶质量可控度。此外,对种植面积大,技术好,烟叶产量大的农户进行奖励。
当然,要想真正的提高烟农积极性,稳定烟农队伍,我们需要在生产实际中深入烟田,走入农户,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所思所想,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烟农积极性。烟农积极性提高了,生产优质烟叶就有了保障,有了优质的烟叶,才能顺利进行其他环节的烟叶生产,“和谐烟草”才能成为有源之水,烟草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