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烟叶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对策

2006-11-23来源:《湖北烟草》
    湖北是全国产烟大省,烟草种植种类齐整,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利烟草的生长发育。烟叶原料是全省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烟叶的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烟草行业的发展后劲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烟叶生产要解决质量和产量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局提出的烟草行业科技发展中长期计划的基本思路,抓住机遇,超前思维,迅速行动,明确湖北烟叶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和制约瓶颈,制定相应对策,以解决湖北省烟草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一、制约湖北省烟叶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
 
  近年来,该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决贯彻实施国家局科技兴烟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革和完善科技体系。所有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该省烟草农业科技进步,“十五”期间该省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推广了一批农业实用先进技术,对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烟草优良品种的应用,“三化技术”的研究推广,实现了该省烟叶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优质白肋烟大面积生产试验示范、香型烤烟引种鉴定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白肋烟适宜烟碱高香气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湖北省政府、国家局、国务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并投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累计示范面积达20万亩以上,创造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大规模生产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是,从全省烟草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看,与全国先进省份对比还有较大差距,可以说纵向比,进步快,横向比,差距在拉大,远远不能适应烟草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和生产优质烟叶的技术需求。尤其在白肋烟科研和生产技术开发方面形势更为严峻,由于市场萎缩和烟叶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全国白肋烟种植总面积,已由“九五”期间年种植规模100万亩,减缩到目前的40万亩。该省白肋烟种植规模也由过去的40万亩,减缩到15万亩。从国家局发布的科技情报资料看,湖北白肋烟氮碱比偏低,香型风格不显著(无可可香味),劲头较大,刺激性强,烟气柔性差,烟碱含量高(达4.687.2%),成为该省白肋烟降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烤烟生产存在烟叶种植区域不合理,生产技术与烟区的生态特性的适应性较差,烟叶的风格特色不突出,上部烟叶可用性较差,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烟叶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还不够等问题。从国家局发布的科技情报资料看,湖北烤烟外观质量较好,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宜,糖、钾、氯含量符合要求,香气尚足,可用性明显提高,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达4.165.7%);同时,湖北烤烟原料的研究和生产存在着如何适应卷烟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新需求,必须适应当前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1.品种单一、种性退化是制约该省烟叶生产发展的瓶颈。
 
  2005年湖北省烤烟种植面积64.29万亩,主要栽培品种是国内外引进品种。其中:K326种植16.96万亩、云烟85种植13.91万亩、云烟87种植22.44万亩、占栽培面积的85%左右。烤烟主栽品种存在抗病性差,适应性差等问题,近几年来病毒病、赤星病、青枯病等在不少产区蔓延,时有发生。2005年该省白肋烟种植面积14.95万亩,以鄂烟一号面积最大,达11.79万亩,但已连续种植二十多年,品种单一,多年一贯制,种性退化严重,多数植株叶芽分化数不足20片,导致烟叶产量、品质下降,烟农经济收入减少,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而该省可提供生产的后备品种,非常匮乏。同时,品种单一问题,也对卷烟原料多样性的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该省烟叶生产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强品种的原创性研究,创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种植密度同一,叶片单薄,干物质少,上部叶片烟碱含量高。
 
  要针对使用品种的特征特性,实施综合配套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从品种、育苗、调整栽培密度、调配水肥、合理留叶、适时打顶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应适当扩大行距,调整株距,增加田间通透性,改善下部叶片光照条件,促进中下部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形成。克服技术单一,综合配套技术不完善,盲目求新求奇,追求不切实际的“飘逸”现象,扎实工作,真正把实践证明是成熟的技术应用到每家农户和每一地块,发挥效能,产生效益。
 
  3.平衡施肥研究推广力度不够,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该省烟叶整体质量不高,香气不足,烟碱含量偏高,淀粉含量偏·高,在国内市场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未能对平衡施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对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品种、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在品种不变的前提下,气候和土壤条件是难以用人工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最佳生育期,选择最佳适宜区,尤其是对土壤肥力的调控技术,改善土壤调节水、肥、气、热和生物群落的能力,实现烟株的平衡营养,最终达到改变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份的目的。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研究投入力度,并着手建立示范模型,加快平衡施肥研究成果的推广步伐,提高该省烟叶整体质量水平。
 
  4.采收成熟度差,调制不当,不能体现田间规范化种植结果。
 
  世界著名烟草生产国,均把烟叶采收成熟度作为制定烟叶质量的第一因素,对不同部位,不同叶位的烟叶都有十分明确的采收标准和采收间隔期,实行逐叶分次采收,成熟一片,采收一片,把成熟采收标准落实到每个叶位,对增加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提高烟叶原料的可用性非常有利。因此,应转变烟叶质量观念,把成熟度作为制定烟叶质量标准的第一要素,坚决废除粗放的整株、半整株收获调制方式。这种收获方式,一是违背了植株自下而上逐渐成熟的生长规律,烟株打顶后,烟碱含量呈峰线上升,待到上部叶片成熟时,叶片中烟碱己大量积累;另一方面若以中部叶片成熟作为采收的标准,则上二棚叶和顶叶,基本为不成熟叶片,对下二棚叶、脚叶而言,则形成过熟,甚至枯焦失收,对产、质损失较大。应积极推行成熟一片,采收一片的剥叶采收调制技术,这是保证每片烟叶充分成熟的关键,也是保留烟叶香气特征的关键技术。
 
  二、加强科技管理,完善推广体系 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管理重点是计划管理、成果管理、重大项目监控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工作必须归口省局科技处统一管理。科技计划管理一是合理调配资源(人、财、物);二是疏通计划管理渠道,逐步建立起与国家局、湖北省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联系,同时加强横向联合,多渠道开发科技项目。成果管理重点是按照科技成果管理法规,严格项目管理程序,从项目实施、成果的验收、鉴定、登记、公布、报奖、科技成果推广等环节跟踪服务。
 
  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方面,要逐步建立以省局科技处为轴心的科技体系架构,在烟叶重点产县(市)建立和恢复烟草试验站或技术推广站。建立全新的烟草科研、技术推广体系,直接关系该省烟草生产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对该省由产烟大省向烟草经济强省过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烟叶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要针对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范,当地适宜生产什么类型的烟叶,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色?科研部门应与产区联合攻关,使科技成果转化为适销对路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科研部门与产区要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研究推广体系。同时,加强与全国重点卷烟企业和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深层次联合。应兼顾各方利益,实行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科研技术开发模式。
 
  三、湖北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根据该省烟草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从研究的领域和烟草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湖北烟叶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未来5年内解决以下关键技术:
 
  1.采用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3~5个优质丰产并兼抗主要病害的品种,并结合品种特性实施配套技术研究,力争在“十一五”计划内实现白肋烟、烤烟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并从现在着手,开展优质、丰产、抗病、适烟碱、高香气新品种的选育。为2010年前后品种更新换代打下基础,争取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明显改善,烤烟烟碱降到3%以内,白肋烟烟碱降到4%以内,使单产提高15~20%,达到国际优质烟质量标准。
 
  2.在2~3年内建成全省烟草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并对各产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监控和防治,使病虫损失减少5~8个百分点。
 
  3.采用引进品种、品种改良、类型区划、平衡施肥、改进烘烤、晾制技术等综合手段。在“十一五”计划内,使该省烟叶质量显著提高,香气质香气量明显改善。烤烟平均单产达到150~160kg/亩,其中上等烟比例≥35%,等级合格率80%以上,烟叶可用性高,配伍性强,能进入名优卷烟产品主配方。白肋烟中上等烟比例达到90%,平均单产达到160~180Kg。
 
  4.全面展开节肥节水技术研究,在3~5年内使烟草肥料的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人工调控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
 
  四、“十一五”期间该省烟草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
 
  1.确保全省烟草行业“十一五”发展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把加速成果转化,推广成熟适用新技术作为重点。办好示范窗口,示范指挥田,科技示范园,使之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基地和人才培训中心,努力提高覆盖面积和示范规模,尽快形成品牌,形成产业。
 
  2.以提高烟叶整体质量水平为目标,把良种、优质配套技术、优化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调制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3.结合湖北名、优、特,分类选择一批优良新品种,实施配套技术研究,使几种主要类型烟叶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烟草品种资源研究,积极开发优势资源。该省白肋烟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应是国际优质填充型。因此,技术力量、研究经费应向重点产区倾斜。在品种、资源、育种、引进国际优良品种等方面应加大力度。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烟草科学技术,尽快提高该省烟草农业科技水平。
 
  5.烟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对该省目前已搜集到的烟草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遗传分析、人工改良和创新,尤其是利用野生种、地方农家品种和国外引进的优异种质,创造出一批更适合烟草育种所要的中间材料,为育种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奠定种质基础。
 
  6.烟草重大病虫害防治,重点研究烟草重大病虫害的消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出准确的中、长期发生预报技术和量化灾害风险预测技术,研究改进烟草重大病虫害的关键防治技术,研究病虫害的抗药性监测预报技术,开展高新技术在重大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加强对农药、肥料的监测评价、施肥技术和安全、高效施药器械研究以及对生物农药的研制。
 
  “十一五”期间是该省烟草科技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瞄准重点,安排好次序,选准重点项目将有利于这个时期全省烟草农业科技和烟叶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