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铸就金色产业

2006-08-15来源:云南烟叶科技信息网作者:云南省烟草昆明市公司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全市总面积2.11万平方公里,土壤属高原红壤地区,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市年平均温度超过15度,5至8月平均温度在20度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2400多小时,无霜期达230天,是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昆明生产优质烟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昆明烟区生产的烟叶香气怡人、口感醇和。昆明市人口578万,作为云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旅游风景区,是云南省工业企业卷烟的重要市场。
  目前,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下辖十三个县级公司。全市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年收购量180万担左右,全市共有20多万户烟农参与烤烟生产,近13000户卷烟零售客户,2006年卷烟销售计划19.2万箱。昆明市自1998年起,由于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烟”战略,烟叶质量逐年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和可用性都得到明显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已达到95%以上,1997以来,昆明曾6次获得国家局评为“全国烤烟生产及收购先进地区和省级烤烟生产先进地区的荣誉称号。卷烟销售和专卖管理方面,以国家局网建验收指标为标准,不断推进昆明市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和专卖管理,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200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局网建验收,并获得“二OO五年云南省内卷烟销售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全市烟草工作显现出一个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昆明市烟草事业的发展,多年来得到了国家局、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得到了中国烟叶生产购销总公司和省局的支持帮助。国家局领导多次听取昆明烟草工作汇报,对昆明市烟草工作提出了要求;省市党委政府领导和烟草公司的领导每年都要深入昆明市了解情况,安排工作,使烟草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得以顺利、充分的贯彻落实。
  一、强化科技,主攻质量,依托科技树立“昆明烟叶”品牌
  烤烟生产,是昆明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广大烟农心中的金色产业。为了让这个支柱更加强大,让这份金色更加纯正,打造出昆明烟叶这一金色品牌,昆明市制定了长期的“科技兴烟”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烟叶内在品质和可用性,具体执行中,确定了“优、早、熟、肥、管、烤、高、新、实”的科技实施方针,即使用优良品种区域化种植、把握移栽节令适时早栽、烟叶成熟采摘、测土平衡施肥、规范化栽培管理、烤房改造及烘烤技术的完善、使用高新技术促进烟叶生产技术科技创新、加大管理和技术培训力度确保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到位。
  (一)、优化烤烟品种结构,合理区域化种植
  昆明市烤烟生产坚持“原料服从配方,产品服从市场”的原则,从98年起就按照工业配方对烤烟品种的需求,做到良种区域化种植,一个乡镇种植一个品种,集中连片,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烟叶实行单收单调、分别保管,使农艺与工艺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为充分各品种区域化种植的合理性,从1999年开始,在昆明市5个县选取有7个代表性的试验点,连续多年对K326、红大、云烟85等10个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应性较强、适应范围较广、适合昆明市大面积生产种植的品种5个:K326、红大、云烟87、云烟85、K358。通过对各个品种烟叶的产质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并运用计算机模拟出各个品种在昆明市的适宜种植区域,完成了昆明市种植区划,同时确定了昆明市各烟区的最适种植品种。
  (二)、大力推广漂浮育苗“高茎壮苗”配套技术,加快育苗标准化进程
  昆明市自1999年起开始进行漂浮育苗的试验示范,在推广运用中,我们结合昆明地区的自然条件逐步研发出以培育“高茎壮苗”为目标,低成本,易操作的漂浮育苗标准小拱棚育苗体系,2006年全市推广55.69万亩大田面积,占全市植烟面积的86%,其中宜良、安宁、西山、官渡等县(市)推广面积已达100%。
  在此项技术的推广中,我们根据烟苗大田生产实际,确定了了“苗高20-25厘米,茎高12-15厘米,茎围2.2—2.5厘米,叶色浅绿、清秀无病。根系发达,茎杆柔韧性好”的壮苗标准,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出包括防虫、保温、光照调控等措施在内的一整套完整技术操作规程。现在,我市的漂浮育苗出苗后经过75-85天的管理,烟苗便可以移栽。
  由于使用“高茎壮苗”技术,一是移栽时烟苗大部分茎杆埋入塘土中,埋入的茎杆产生大量的不定根,有效增加烟株根系的数量,增强烟株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二是由于烟苗茎杆较高,移栽后根系能充分接触耕层土壤湿土层,能够有效促进根系生长,三是烟苗茎杆健壮,加之锻苗措施,能有效增加烟苗束缚水含量,增强烟苗抗旱性,四是由于采用高茎深栽技术,要求大田必须进行深耕细耙和确保不低于30厘米高度的理墒质量,极大的促进了烟草生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烟叶生产技术的提高。此外,在集约化育苗上,我们也做了有益的探索,2006年全市共有7片5000亩以上(大田移栽面积)连片的育苗场地,采取集中商品化育苗模式,为今后集约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三)、以增强烟叶可用性为中心,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为有效提高施肥水平,提高烟叶内在品质,增强烟叶可用性,昆明市从2000年开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全市种植烤烟的地块取土样进行土壤成份分析,并根据土壤实际成份制定相应施肥方案。到目前共测土样3664个,跨越全市10个种烟县区,有效覆盖了全市的植烟土地。启动了“昆明市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的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建设计划,根据土壤结构分析结果制定了10余个施肥配方,在施肥量上坚持“控氮、降磷、稳钾”的原则,合理调整了氮、磷、钾的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烟叶养份吸收、提高烟叶内在品质。
  (四)、全面实行规范化栽培,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昆明市认真抓好烤烟移栽和田间管理工作,以提高烤烟质量。全市烤烟移栽适时集中,在谷雨节令至立夏节令中五天完成大田移栽,周期控制在25天以内,部分县区在15天内,保证了全市烤烟长势的整齐一致。在移栽过程中,做到高杆壮苗深栽。
  昆明市政府,昆烟企业领导对大田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要组织召开1—2次中耕管理现场会,针对当年实际,找出薄弱环节和工作重点,制定有力措施,在揭膜、提沟培土、清除杂草、病虫害防治和封顶打杈上下功夫。在大田管理中,我们根据烟株长势进行适时揭膜、浅锄、清除杂草和底脚叶,大田期要求进行中耕培土2—3次。烟株在现蕾后适时封顶,合理留叶19—22片,并进行化学抑芽,2006年昆明市推广化学抑芽面积65万亩,占全市种烟面积的100%。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格执行中国烟叶生产购销总公司《烟草农药使用推荐意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此还成立了市、县两级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站,及时汇总分析各监测点的数据,对全年各种烤烟病虫害的发生及流行做出科学预测,以指导全市烤烟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各项措施,使整个大田管理做到无花、无杈、无大田杂草、病虫害轻,施肥合理,水分充足,墒高35厘米以上,为养成熟烟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成熟采摘,加大烤房改造力度,大力推广烘烤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收获成熟烟叶,各地安排技术人员指导烟农掌握好成熟等级的标准,采用下发成熟采收通知书到各家各户的方法做到成熟一片采收一片,指导烟农做到下部烟叶适时采收,中部烟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叶片4—6片成熟后一次采收。
  烤房作为烟叶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烤房性能的好坏是影响烟叶烘烤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市烟草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共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通过4年的努力,共新建、改造立式炉平板式烤房22万多座。烤房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极大的促进了全市烘烤水平的提高。在烘烤技术中在全市普及了“三段式”烘烤工艺,新烤房升温灵敏,控温稳定,节约燃煤。
  为适应新形式下对烘烤技术的要求,从2004年开始,依托烤房群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集约化、自动化、密集化、专业化”烤房示范工作,掀起继平板立式炉烤房改建以来的又一轮烤房建造热潮。通过烤房群的示范工作,一方面使我市烘烤组织管理模式逐步向“集中、规范、专业、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在原立式炉平板式烤房的基础上增加热风循环或动力自控等辅助设备进一步提高烤房烘性能。同时通过烤房群的示范,使烤房群成为各县(市)、区烘烤技术的培训基地,为全市烟叶烘烤培养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烟叶烘烤水平和烟叶品质,打造昆明烟叶品牌。
  (六)、加大基础建设,为优质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为完善基础,保证最佳节令集中移栽,扩大烤烟轮作规模,提高我市烤烟生产整体水平。昆明市从1994年开始建设烤烟水浇地工程,几年来,昆明市各级烟草企业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加上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全市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农田受益面积达到679091亩,为解决山区、半山区等缺水地区烤烟移栽用水问题,从2004年开始全市又投入近2亿元进行烟水工程建设,通过各地艰苦细致的工作,建成小水窖30526个,沟渠工程176件,管网工程258件,使全市27.7万亩农田受益,受到了各地烟农的欢迎,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水浇地工程的不断增加,全市农业水利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烤烟大田移栽节令得到保障,生产水平也逐步提高。
  从1999年开始,昆明市就着手进行标准化烟叶基层站建设工作,通过调整布局、完善设施,强化管理,加强建设。现在,所有站点都实行收购预检制和全封闭式密码收购,通过与烤烟生产MIS系统相配合,成为规划合理、经济实用、功能齐全、制度健全、队伍精干、收购手段现代化、服务一流的标准化烟叶基层站。烟叶基层站标准化建设已100%通过省局组织的检查验收,84个烟叶基层站已全部建成标准化烟站,为昆明市烤烟生产、收购及“两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应用高新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提升烟叶生产技术创新水平
  为进一步加快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昆明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在品种选育方面,2001年成功选送了3个主栽品种种子搭乘神州号飞船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现已进行到第四代种子系统选育;在栽培技术方面,为研究烟叶生产中水肥配合与烟叶品质关系,引进最新喷灌、滴灌设备在宜良县开展了相应的试验;在烘烤技术方面,在总结气流上升式、气流下降式等各种烘烤工艺的基础上,引用了微电脑自控设备,将烘烤工艺模式编制相应的程序,成功研制开发了KMZ-1型烘烤自动化控制仪,实现烘烤工程中的随动排湿。
  (八)、切实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增强科技措施落实到位率
  为加大“科技兴烟”步伐,加速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市、县各级烟草部门围绕新品种推广、漂浮育苗、平衡施肥、烤房改造及烘烤工艺改进等实用技术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在烟叶生产中各阶段采用集中现场授课、电视讲座、广播、VCD、黑板报、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各个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广大烟农进行全方位培训。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组织市、县两级科技服务队伍深入生产第一线,现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的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0多期,培训人数60余万人(次),通过几年来的技术培训,广大烟农和技术人员的对推广应用的各项科技措施有了深入的了解,确保了生产技术的落实到位率。
  二、更新观念,加快步伐,依靠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卷烟销售由传统商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2003年7月以来,随着昆明卷烟厂和市局(公司)的工商分离,昆明市卷烟网建工作按照国家局、省局“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总体要求,围绕“集约经营、量化管理、规范专销、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以整顿卷烟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卷烟体外循环为契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实施网建巩固提升工程为突破口,在卷烟网建工作中,市公司更新观念,高度重视网建中的科技创新,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卷烟销售由传统商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一)夯实基础,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
  按照ISO—9000:2000的标准和要求,整理、完善了工作业务流程和相关管理规定,完成了昆明卷烟销售网络标准化文件的编写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程序,实现各流程的无缝连接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全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以建设国际先进的卷烟销售网络为目标,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力争搭建质量好、效率高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平台。设计了《昆明市烟草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vpdn技术,为各级客户服务人员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提供了优异的平台。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运行,集中化管理了客户的基本信息,电话订货系统、资金结算系统中客户信息统一由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通过数据共享使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客户的销售能力分析、赢利能力分析、品牌结构分析、客户需求分析、销售趋势分析、销售均价分析等得到及时反映。同时,也提高了反映业务发生情况的及时性、正确性,客户经理及市场经理根据得到的客户分析,对客户的品牌结构进行合理化指导,从而提高了客户的盈利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得到客户意见、客户投诉等,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并反馈给客户;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详尽的客户资料,在客户生日时以短信的方式对客户进行祝贺,根据客户的不同兴趣爱好,组织客户进行活动,从而拉近了客户和烟草公司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更好地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
  (三)建立新型工商关系,搭建工商信息共享平台
  以“共同发展”作为搭建工商互动平台的总体目标,昆明市公司积极加强与工业企业的信息联通,采用三层架构,支持多级权限管理,安全性有稳固的保障。采用Internet合法IP地址,并对访问数据类型、端口、时间、内容进行监控、管理,实现网络安全。采用VPN技术,保证同客户企业的通信安全。为工业企业提供卷烟销售、品牌分析、库存等信息查询平台。工业企业可以对昆明市公司销售及库存信息及时查询,为工业企业提供最及时、准确的数据,与工业企业真正做到了“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工业企业通过对昆明市公司销售及库存信息的掌握,及时调货,保证了市场供给,保持了库存合理性,也降低了我公司库存资金成本。
  (四)“高效率+低成本+优质服务”的物流经营模式
  1、实行“一库式”仓储,集中分拣到户
  将原先13个县市区公司的库存卷烟全部集中到物流中心统一存储,统一调节。对全地区零售客户所订购卷烟在物流中心分拣车间统一分拣到户,6条分拣线配备半自动电子配货系统,速度快、差错率小,劳动分配合理,每个区位都对高频品牌和次高频品牌优化了存放区域,使得分拣线得以高效率运行。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保证了对客户的送货服务。
  2、采用了JIT送货方式(准时性送货)。
  在配送路线的选择上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旅行商问题”(TSP)解决方案,即:线路最优化,调度便宜化,成本最低化,合理安排送货方式,降低了运输成本;
  3、在统一电子结算的基础上,协助银行加快应用并完善银行贷记卡的功能完善,解决卷烟零售户货款的资金占压,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4、数字化仓库建设。
  坚持在物流作业流程最合理的基础上实现“两高一低”,即:高效率、高水平、低成本。通过进行业务流程优化研究,借鉴高架库的设计思路,使用电子标签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按照实用、高效、先进的原则,对卷烟的收货处理、卷烟实托盘入库处理、仓库管理、物流调度、卷烟实托盘出库处理、接口服务等进行全面优化设计,使昆明市公司卷烟销售物流仓库管理进入了智能阶段,卷烟出、入库效率提高,业务单据锐减。2005年,该项目通过了省局组织的验收鉴定,并作为科技成果申报。
  经过几年的努力,昆明市卷烟销售网建工程已初具规模,已成立、完善了五个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电话订货中心、物流中心、电子结算中心、专卖稽查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市卷烟零售客户电话订货100%,全市卷烟零售客户物流配送100%,全市卷烟零售客户电子结算100%。全市逐步建成了一套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为一体的高效益、低成本、专业化的具有电子商务特征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卷烟销售由传统商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三、提高认识,锐意进取,充分运用“数字烟草”信息化技术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昆明市局(公司)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依托科技创新全力打造“数字烟草”,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将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结合起来,逐步完成了电话订货前台系统、电话订货后台管理系统、库存信息管理系统、配送系统、分拣系统、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GIS系统、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开创出一条以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以信息化支持销售网络现代化、以信息化促进经营集约化的新路。
  (一)使用烟叶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全市烟叶生产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昆明市的烤烟生产管理水平,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2002年基本建成了一个全市范围的“昆明市烤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系统)。该系统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交换与数据处理为核心,集成IC卡技术、POS技术、加密技术等多种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形成三层平台:市公司决策平台、县公司管理平台和烟站操作平台。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实现档案管理、生产过程管理、收购调拨管理、物资资金管理。现在,昆明市已通过MIS系统进行合同管理、烤烟收购和烟叶调拨管理,烟农在烟站就是通过IC卡、POS机和MIS系统交售烤烟。MIS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昆明的烤烟生产管理水平,也使烟叶收购工作进一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烟农利益得到更好保障,受到广大烟农的欢迎。
  (二)研发昆明烟草提升卷烟销售和专卖管理工作水平
  卷烟销售网点(烟草专卖许可证)和销售卷烟品牌的合理化分布,是烟草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是提高零售经营客户获利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值得专卖局领导关心的问题。一直以来,处理这些问题的数据可以部分的从以往的其他信息化系统中获得,但使用这些数据分析,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计算机人员实现,使这些业务数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处理以后的分析数据缺乏直观性、动态性、准确性。
  为此进一步提高卷烟销售和专卖管理水平,昆明市组织技术力量,针对昆明市卷烟市场的特点,成功研制了一个结合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接口技术的先进的卷烟零售点GIS系统。零售点GIS系统根据此行业发展需求,将销售网点,销售卷烟品牌,各类相关实时数据等等融合,并且新增加了业务分析的最最重要的地理位置属性(GIS系统),使他们有机结合,互补利弊,借助GIS所提供的地图信息,可以很直观准确地将各卷烟零售户的分布情况进行定位,使合理布局规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性,也便于专销人员及时开展检查和访销服务。按照不同需求查询,通过对满足条件的卷烟经营户在GIS中的展示,增强专卖日常监管工作的直观性和针对性。此外,通过完善目前在用“金沙烟草专卖管理系统”和“电话定货系统”的信息和卷烟零售点的地理信息整合,增进专销信息的互享性和日常工作中的结合力度,进而为企业决策层、企业具体业务负责人、民众提供了统一而又互有轻重的标准平台,将经营分析数据直观的展现给决策者,更加高效,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专卖数据的直观性、实时性、动态性、认知性和民众说服力。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形成,知识开始成为主要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也必将对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烟草作为昆明市主要的支柱产业,面对国内外烟草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的严峻形势,我们将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局、省局(公司)的领导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