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烟草发展史

2006-01-12来源:《中国烟草百科全书》
  烟草(晒、晾烟)传人我国的时期,一般认为在公元16世纪中叶。《明实录》正德十二年五月条:“两广奸民,私通番货,勾引外夷,与进贡者混以图利”。明朝名医张介宾(公兀1563—1640年)在他所著的《景岳全书》中说:“此物烟草在当时称为淡巴菰、淡肉果和相思草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1573-1620年)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矣”。
 
  1980年,广西博物馆文物队在广西合浦县上窑的明窑遗迹发现了三件明代瓷烟斗和一件压槌,压槌上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造”十三个字(见郑超雄“从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草传人我国的时间问题”,《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这一实物的发现,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烟斗实物证据,不但在烟草传人我国的路线问题是上了新的看法,.而且也表明了中国在1549年以前已经有了烟草和吸烟的习惯,比传统的说法提早了50多年。广西烟草的栽培,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
 
  烟草(晒、晾烟)在合浦传布后,很快向广西境内传开。其传布路线有如下几条:首先向毗邻的博白等县传布,然后扩展到玉林、北流等县。据最早见于清康熙年间的《博白县志》卷十二物产二十六页,把金丝草(即烟草)列为该县固有的特产,可见康熙以前博白县已经大面积栽种烟草,直至今日烟草仍然是该县大宗的传统产品。玉林县很早以前就成为广西名晒烟产地。据《烟经》(道光九年己丑春刊)载:“玉林根子:根子出广西之玉林州属,大略与粤新会之如思相仿,其色深黑如熟烟,丝细而绵,亦须明火啖之,味虽辣而犹醇也。”(华南农大农史研究室)。
 
  《北流县志》载:“烟草春种夏花……附城、民安、民乐、新圩各处出产,每年可获银数万圆,大破心石吼之烟叶,尤枝细叶润色黄,经年不变”(清光绪二十年)。
 
  其次是沿浔江水路逆流而上,传布到藤县、平南和桂平,再沿黔江至武宣、迁江(今属来宾县)、柳江和柳州市一带。
 
  据《清代文字狱档》载:“广西烟草以浔州府为最盛。”又“清乾隆时广西平南县种烟之家十居其半,大家种植一、二万株,小家亦不减二、三千株……。”(吴英拦与献策案第五辑)。
 
  《藤县志》载:  “大碑山在四十三都罗平村,东连三十九都,周七八十里,其土宜烟……里人多耕于此。”(清嘉庆二十一年)。
 
  《桂平县志》卷四地理三物产十三载:“烟草……于是烟客烟铺买卖纷然。烟筒烟袋装点粲然,以消闲遣兴之吹嘘,夺朝夕饔飧之生殖,此亦留心民食者所慨然而无可如何者也。”(民国三十一年)。
 
  《武宣县志》第四编四十九章载:“出口烟叶五百万斤,值四千元毫币。”(民国二十二年)。《迁江县志》物产载:  “黄烟叶种者极多,邻境均来此贩,为利甚大。”  (光绪十七年)。
 
  《广西商业志柳州市场篇》:“柳州早在300年前的明代就有烟草业……1928—1933年烟丝店有10多间,日产销量3000多斤。”柳州附近的柳江县,所产的“太骨尖烟”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晒红烟。
 
  其三是由陆路传布到广西腹地的武呜,直达边陲的百色等县市。武鸣县早在1842年前已有关于烟草栽植的记述,如《武鸣县志》卷10第113页,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岭山农事纪候咏》:  “离离小米傍烟畦,一派新秧漾绿烟。”  (民国四年黄彦坊编)。到1914年,《武鸣县志》卷三《地理考物产》第四十三页载:“货属生烟叶至今为出口货大宗,全县以重量计,年度丰歉不等,近年大约增至六七百万左右,业农借以此瞻足口用者,颇为不少。谨按县境物产,为类甚多,不胜枚举,穷其最裨益于人生日用者,惟生烟叶为出产大宗。”(民国四年温德傅编)。
 
  《百色厅志》卷三载:“草之时尚得值者,有烟叶,颇繁多。”
 
  在抗日战争前后,烟草在广西境内已从沿海到内地,从平原到山区,几乎遍及全省。据《广西外销农业》(1942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湘桂办事处)载:“广西产烟县份达九十县。”   
 
  据《广西年鉴》第二回、第三回和《广西经济地理》(张先辰,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版)载:“广西栽培烟草颇盛,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调查,全省晒、晾烟种植面积为17.21万亩,产量14.31万担,在全国仅次于四川、山东、河南、贵州、湖南、浙江、江西和广东,而居第九位;其后有显著增加,1937年产量为29.95万担,1938-1939年产量下降到26.74万担,1934年回升到28。63万担,1945年再回升到30万担,1947年总产增加到37.9万担。”   
 
  据解放前的农林部烟产改进处编印的《烟讯》第3期转载1947年6月21日《东南日掀载:  “据财政部税务署统计,三十五年(1946年)烟类税收概况,土烟税第一位川康,第二位广东,第三位广西,以上共占总额55%。”当时广西生产烟叶最多是武鸣、桂林市、临桂、全州、贺县,其次是北流、平南和贵县等。
 
  桂北是广西晒烟重点产区之一,《桂林市年鉴》第一次(民国三十八年)载:“民国三十五年全市烟叶生产概况:种烟农户数为2178户,占总户数的35.65%,平均每户种烟2.09亩,总面积为4553亩,总产量为8995.5担。”
 
  又《烟讯》第7期转载1947年10月5日《上海烟业日报》的登载:“今年桂省烟叶收获特别丰多,桂北一带产地可达30余万担……贵阳、广州等地烟厂纷纷来采购,烟叶身价十倍,烟农每担可善沽念万元,估计广西全省烟叶销售可获收人一千亿元(金元券,编者)”。
 
  广西的烟草生产分为烤烟、晒烟和晾烟三大类。伴随着春烤烟与冬烤烟的更迭过程,晒、晾烟在发展中也经历了几度兴衰,其间道路是曲折的。
 
  J‘西烤烟生产经历了春烤烟(1952—1963年,共12年)、冬烤烟(1964—1984年,共2]年)和春烤烟(从1985起)重新全面恢复发展的过程。
 
  (一)春烤烟的试种、推广和发展时期(1952—1963年)   
 
  早在1938年,广西农事试验场(在柳州沙塘)曾由美国、南洋等引进烟草多个品种,计有HiekeryBfibht、YellowDfinoco、YeHwPryor、Adeock、Conqueror、南洋烟、美国鹤山系和Bonoanza等8个,并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但没有进行示范推广。到了1951年,由广西省农林厅派出19名技术干部前往河南许昌烟区和许昌烟草试验场考察、学习,并带回401、黄苗榆、竖棒、高棵和大柳叶等5个烤烟品种,1952年春季在武鸣、邕宁、玉林、北流、平南、柳州市、柳江、武宣、宜山、全州、临桂、贺县、蒙山和田东等14个县(市)试种。由于遭受到长期低温、阴雨和光照不足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兼之“北种南移”,缺乏种植经验,大部分县种下的烤烟,出现严重的早花而减产,同时品质也差。只有武鸣、北流、平南、柳江和柳州市等县(市),由于季节掌握得当,管护及时,烟株生长比较正常,栽种的1.5万多亩,获得产量1.3万担,首次在广西种植春烤烟获得成功。
 
  为了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以点带动全面,广西以后在武鸣、北流和平南3个县建立了烤烟生产示范点,烟田面积缩小到4000多亩。同时为了加强技术传授,先后聘请河南、福建和云南省的农民技术员到烟区传经送宝,当地农民学到一些种烟技术,生产出现了成效。到了1957—1958年,”烟区逐步扩大到武宣、宜山、玉林、博白、桂平、贺县、蒙山、田东、临桂和全州等10千县,种植面积上升到4.7万亩,收购量为3.2—4.0万担,以后烟区逐渐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广西的农民逐步掌握了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增施服料等种烟技术和科学烘烤的经验,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实践证明,在广西能种好烤烟,  并生产出好烟的。从1952年到1963年的12年间,全区春烤烟总收购量为22.98万担,其  中1957—1958年,每年收购分别达3.2—4.0万担,实现了烤烟原料生产自给,除了满足’区内卷烟工业的需要外,还略有剩余(当时广西仅柳州烟厂一家,生产能力较低,如在1955-1956年,每年需要烟叶原料约为2.5—3.0万余担)。1957年外调优质烟5.2万担支援上海、广州、武汉、南京和徐州等5家大烟厂。.由于烟叶质量优良,得到各烟厂的好评。
 
  广西虽然在50年代就开始推广春烤烟生产,对推广烤烟是有成绩的,但总的来说,生产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发展步骤不够稳,一开始就较大面积推广,这时群众种春烤烟的经验不足,以致大部分地区发生早花,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大,挫伤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以后群众经过一段时间才恢复种植春烤烟的信心。同时,在对春烤烟的领导、政策和价格等关键性问题上,解决得不够好,也使群众在扩大种植春烤烟时徘徊观望;再加上春烤烟在广西的栽培措施尚未探索清楚,引进的烤烟品种、存在多、杂、乱的问题,很多是不适应广西的生态条件的,都影响到春烤烟的发展。以后到了60年代,粮食欠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粮食压倒其他作物生产,春烟与早稻争地的尖锐矛盾十分突出,为了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减少春烤烟面积。在当时看来,春烤烟不是烟草发展的方向,所以春烤烟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减少了。
 
  (二)冬烤烟的鼎盛时期(1964—1984年)
 
  1958年以后,广西在桂东南的博白、北流和玉林等县,开始试种冬烤烟,获得了成功。由于冬烤烟是利用冬闲稻田轮种的,能实现早稻、晚稻、冬烟的一年三熟制,充分利用土地潜力;而且烟田经过深耕改土,种烟后土壤遗留肥料的残余,都有利于早稻的生长,特别是烟茎、烟芽可以还田,既有肥效,又有药效,都大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既能达到烟、粮生产两不误,又得到钱、粮齐丰收的效果。据测定:每亩可产烟秆、烟芽3110-6520斤,每100斤烟秆含氮2.45%,磷0.66%,钾4.09%。据1980年在武鸣县太平公社凤阳大队第一生产队调查,采取冬烟——早稻——晚稻轮作形式的。
 
 
  如果不种冬烤烟,按习惯种双季稻的,即早稻——晚稻连作形式,其经济指标如下表上述两者对比,冬烟——早稻——晚稻三熟制,全年纯收入为283.0元;早稻——晚稻两熟制·,全年纯收入为47。8元,前者比后者增收235.2元,增收达4倍。
 
  种植冬烤烟的田,早稻选用杂优种,增产则更为显著。如风阳一队1981年种冬烤烟31.74亩,亩产471.6斤,·亩值483.3元。收烟后种早稻杂优(共6亩),平均亩产1108.7斤,比广选3号(亩产680斤)每亩增产428.7斤。
 
  1985年以后,政府对广西的晒、晾烟开始有所重视,建立了武鸣、贺县、全州、宾阳和三江等县的重点晒、晾烟生产基地,并在资金、肥料和农药等方面给予扶持,促使了晒、晾烟生产的发展。1985年晒、晾烟的种植面积为12.73万亩(0.85万公顷),产量为15.49万担(0.78万吨);1988-1989年持续上升到15.43万亩和17.1万亩(1.03万公顷和1.14万公顷),产量分别为19.00万担和24.16万担(0.95万吨和1.21万吨)。
 
  武鸣晾烟(相毗邻的上林、隆安和宾阳三县也有少量、零星生产)和浙江省的桐乡晾烟是“姐妹烟”,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著名晾烟品种。武鸣晾烟在国内外早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历史上畅销埃及和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传,埃及总统纳赛尔爱好吸食武鸣晾烟。武鸣的晾烟在当时成为中东和东南亚烟的珍品。
 
  武鸣晾烟历史最高年产为6-7万担;到1949-1951年仍保持在2.6—2.7万亩,产量2.8-2.9万担,盛产于武鸣县城的东部四区——罗波、陆斡、马头和两江等乡(镇),烟区方圆约50里,集中连片。这些地方种植晾烟,由于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烟叶质量特优,商品价值高,因而是该四乡的经济大头,“穷其最裨益于人生日用者,唯生烟叶为出产大宗。”《武鸣县志》成为武鸣“富裕之乡”。晾烟与中稻轮作(习惯种‘香粳谷’)。每当烟叶销售旺季,市场一片繁忙,农民卖烟赶圩归来,手提“三大串”——肉、鱼、豆腐,成为“粳饭鱼肉喷喷香,三碗能上明山岗”的佳话(大明山海拔1700米,位于东四乡的背后,山路险峻,难于爬上岗巅)。更为奇特的是,当地还有“种烟作嫁衣裳”的习惯,即家里出生了女儿后,从小就为她划出0.5—1.0亩田地,专门栽上晾烟,将每年卖得的烟钱积攒下来,为女儿作私房钱,一年复一年地买纱织布,缝制新衣裳,直到成年出嫁,就有了十分丰盛的陪嫁妆,使女儿一世不愁穿用。这种习俗传统,已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60年代初期还是如此。东区有民谚:“女子出嫁不用愁,八方男子登门求”。这是晾烟产区生活比较富裕的景象。
 
  60年代以后,耕作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单季中造改为双季稻,春烟改为冬烟。晾烟是春种夏收的,不宜于冬种,同时烤烟生产的面积日益扩大,晾烟的种植面积被逐步挤掉。加上在政策上得不到扶持,武鸣晾烟生产便陷入低谷中。1968年晾烟面积仅有123亩,产量60担。到70年代,只剩下社员自留地零星种植供自吸而已,一代名烟濒临于灭绝边缘。在这段时期,中国广州出口商品展销会上,埃及、菲律宾等外商代表团,特地前来洽购武鸣晾烟时,见到仅有展品而无货品供应,“有名无实”,无不引为憾事。
 
  近年来,由于领导开始重视晒晾烟的生产,加强了领导,采取扶助措施,武鸣晾烟栽培面积也由1984年的293亩到1988年恢复到5500亩(367公顷),产量由440担增加到8250担(41.25万公斤)武晾烟自此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开始发展,供应区内外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