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 三明 南平烟区

2006-01-09来源:《海峡烟草报》作者:林伟
  20世纪50年代永定烤烟崛起,带动了福建烤烟的发展,60—80年代初期,形成了以永定为代表的闽西烤烟区和以漳州冬烤烟为代表的闽南烤烟区;到了80年代中期,以宁化为代表的三明烟区崛起后,闽南烟区逐渐衰落;其后,90年代中期,以邵武为突破口的南平烤烟区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在全省形成龙岩、三明、南平三大烤烟区鼎立的局面。
 
  龙岩是老烟区。1957年,永定烤烟被定为“清香型”(全国烤烟三大类型之一)烤烟的代表,从而声誉大振,成为国内配制“熊猫”、“中华”等高档卷烟的重要原料。龙岩烟区的烤烟由此迅速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全区各县全部转为烤烟种植。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龙岩烤烟种植面积与收购量一直居全省第一。永定、上杭烟叶收购都曾达到18万担以上。9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永定、上杭烤烟种植出现滑坡,1992年全区种植烤烟37.5万亩,收购60余万担,1993年后被三明超过。2004年龙岩烟叶收购61.5万担。
 
  三明烟区的烤烟生产发展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宁化、清流两县开始试种。80年代初,宁化县选育成功烤烟品种“翠碧一号”,该品种逐渐演变成具有地域风格的知名烤烟品牌,成为三明烤烟的旗帜。1987年三明地区全面发展烤烟,1990年通过调整布局,突出重点,集中抓好大县、大乡、大村、大片、大户、大烤房群,使烟叶生产从分散经营走向规模经营。1993年全区种植烤烟47万亩,收购烟叶78.5万担,从此三明烤烟种植面积与收购量均跃居全省首位。
 
  2000年三明在中国率先注册了“金三明”烟叶商标,烟区发展开始进入品牌运营阶段。“金三明”烤烟因其独特的个性,成为众多卷烟企业青睐的烤烟品牌之一。2004年三明市收购烟叶突破百万担,达104.9万担,烟叶供不应求,实现零库存,并有14家卷烟企业在三明建立烟叶原料基地。
 
  南平的烤烟种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只有顺昌等县少量种植,因为种植和烘烤技术不过关,不久便中断。1988—1993年,南平地区烤烟由试种、扩种到形成一定的规模。1996年邵武市烟草公司与美国菲莫公司进行烤烟生产技术合作,成功地开发国际型优质烤烟,所产烟叶大部分能替代进口烟叶。
 
  1998年全国烤烟市场低迷之际,南平烟区抓住机遇扩大烤烟种植规模。1999年以邵武经验为借鉴,建瓯、松溪、浦城、武夷山等县市与世界最大的烟叶采购商国际环球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并与厦门卷烟厂、龙岩、安徽芜湖卷烟厂等建立了厂办基地,同时借助武夷山的名气,树立和培育“武夷山” 品牌烤烟。
 
  起步虽晚,武夷烤烟却因其优良品质声名鹊起,成为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抢手货,2004年南平烤烟收购量突破50万担,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种植区域发展到邵武、松溪、武夷山、光泽、浦城等10个县市。目前,南平烟区已跻身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烟区之一, 2010年南平烤烟将发展到100万担,成为福建成长最快的烟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