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于世的平南朱砂塄烟叶

2005-11-29来源:广西烟草学会作者:黄祥进

     朱砂塄烟原产于平南朱砂塄村,始种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朱砂塄村种植的烟叶以其独特的品质而声名鹊起,后来该烟叶被命名为朱砂塄烟。

      据《清代文字狱档案》记载:“清乾隆年间,广西平南县种烟者十居其半,大家种植一、二万株、小家亦不减二、三千株。”而这种植的烟叶,以朱砂塄烟为主。据考证,清代陈琮的《烟草谱》,张耀、蔡家琬的《烟谱》、赵古农的《烟经》和王诉的《青烟录》均提及“南烟”,这“南烟”就是朱砂塄烟。

  民国时期,朱砂塄烟叶不仅销往梧州、广州等城市,而且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被誉为“烟中王子”。 以朱砂塄烟叶加工而成的“齐丝烟”烟丝细长如丝,整齐柔韧,色泽金黄,烟味香醇浓厚。制作时首先将烟叶除掉烟骨,然后将烟叶叠压成1尺厚,至结实不松弛为止,即放入切烟机的刨,烟刀涂擦花生油,使刀具润滑。做完这些工序后刨丝。操作时用力需均匀,不偏不倚,一刨到底。每刨一次,移动一次烟条至烟槽平面,只有经过这些特殊的操作过程,才能刨出丝长柔韧、大小均匀的烟丝。当时在大安创立“正大”商行专营烟草的香港人朱老板说:“外国人对‘齐丝烟’爱惜如命,既适宜烟民口味,又是馈赠亲朋的精品。”曾出现各地客商云集大安收购“齐丝烟”的现象,产品远销广州、港澳等地区。民国29年“齐丝烟”产量6000余担。

  1949年后,朱砂塄烟一直是各种名烟的主要原料。60年代开始进入全国优质烟行列。 1963年朱砂塄烟送广交会展销,与广东南雄烟一起深受港澳、东南亚客商青睐,把她们比喻为“姐妹烟”。1974年,平南烟丝厂以朱砂塄烟叶生产“大安烟丝”,由于上乘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喜爱。1974年投产当年生产烟丝1326担。1975至1978年平南烟丝厂生产的烟丝分别是2055担、3333担、3477担和1164担。1987年经贵州省烟草研究所检验,确认朱砂塄烟所含的化学成份比例协调,劲头适中,香味浓,无杂味,余味舒适,燃烧性强,主要指标均达优质烟标准。1988年,在全国烟草鉴定会上,朱砂塄烟被列为名稀特优产品。1993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全国名晒烟,收入全国晒烟名录。

  据了解,朱砂塄烟种植面积自1952年起突破千亩,产量计0.11万担。1990年种植面积达9000亩,产量达到2.04万担。1993年,种植面积2.1万亩,为1952年的17.5倍;产量突破6.02万担。90年代中后期,由于烟叶市场的变化,朱砂楞烟种植逐渐减少。1998年至2001年,种植面积一直在3000亩以下。2002年,朱砂楞烟主产区丹竹镇、东华乡、赤马镇重新被纳入广西烟叶生产计划,计划种植面积7500亩,由贵港市烟草公司烟叶科负责管理。2004年,朱砂塄烟叶收购1.29万担,其中上中等烟占81.3%,下等烟占18.7%,原料供应河南、甘肃等省的卷烟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