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烤烟:做大做强的“秘诀”探索

2005-10-15来源:烟草市场
    曲靖,“云烟之乡”;
    曲靖,“烤烟王国”;
    曲靖,中国烟叶的一个知名品牌;
    曲靖,中国烤烟生产的又一块试验田;
    曲靖,作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烟叶基地,烤烟产量约占云南省的1/3、全国的1/10,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新世纪伊始,曲烟人便以放眼世界的目光寻求自己的发展定位和起跳的支点。早在1999年,他们就与美国菲莫公司开始了烤烟生产技术合作;2001年,其国际型优质烟叶经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家田间评审,名列6省9点第一名;2002年,他们大力实施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项目,迈开了追赶国际优质烤烟的步伐。特别是2003年以来,曲靖抓住工商分开的战略契机,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由烤烟大市向烤烟强市的转变,基本生产出接近或达到国际优质水平的烟叶,争创全国一流的地(市)级烟草公司之一的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两年过去了,曲烟人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截至2004年年底,全市收购烟叶329.89万担,担收购总值18.89亿元,农特税及附加税4.15亿元,“两烟”销售收入45.55亿元,实现税利11.79亿元,比云南省局(公司)下达的税利指标增加4.36亿元,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竞争优势大幅攀升,经济效益创1998年“双控”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曲靖烤烟稳健发展、步步攀升、由大到强的“秘诀”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去发现“秘诀”吧!
 
秘诀之1  :确定新目标     中国加入WTO后,烟草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审时度势,为了进一步明确工商企业各自的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做大做强烤烟、卷烟品牌,高瞻远瞩地作出了云南省烟草企业工商分开的重要决定。
 
   2003年6月25日,原曲靖烟草企业实行了10年的“三合一”体制工商分开。6月30日,独立运行后的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召开了第一次职工大会。会上,党委书记、局长(经理)高体仁代表领导班子,从国内外烟草行业发展大势出发,紧密结合曲靖烟草的实际,明确提出了“1363”工作重点,即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六个突破,建立三个体系,实现曲靖烟草的跨越式发展。
 
     “一个目标”,即根据曲靖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三年内完成由烤烟大市向烤烟强市的转变,生产出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的优质烟叶;“三大战略”,即科技兴烟战略、质量强烟战略、市场旺烟战略;“六个突破”,即培育壮苗、土地轮作、平稳施肥、成熟采摘和科学烘烤、收购等级和纯度、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三个体系”,即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考核保障体系。之后,又提出了三年内力争使曲靖市烟草公司成为全国一流的地(市)级烟草公司之一的奋斗目标。
 
    新目标的制定,表明了新的领导班子不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缩小与烤烟生产先进国家的差距,探索国际型优质烟叶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
 
秘诀之2:制定新规划    曲靖烤烟1997年曾达到600多万担的生产规模。因此,企业为盲目生产付出了一定的代价。1998年“双控”后,全市烤烟生产每年保持在300万担左右。按照生产优质烟叶的要求,根据可耕地面积及自然、社会等条件,曲靖烤烟生产稳定在300万~350万担之间,比较符合目前的实际。
 
    由于曲靖过去对烤烟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缺乏有效全面的保护,一些地方的耕地年年种烟,无法轮作,导致烟田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粘重板结、养分严重失调,使部分烟叶质量退化、香气风格丧失。2003年,曲靖进一步优化烤烟布局,落实连片区域,调整水田和利用多年未栽烟的地块种烟,轮作面积达89.42万亩,占总面积的72.7%。
 
    针对各地土壤成分不同的特点,全市化验土样526个,调整使用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方20个,测土施肥面积96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8%。陆良、沾益、师宗等地积极推广条施与环施相结合的施肥方法,部分地方实行了监督施肥和量具施肥,有效地保证了烟株养分供给和烟叶内在成分的协调。
 
   2004年,他们加大了烤烟生产布局的优化调整力度,全市栽烟乡(镇)103个,比去年减少5个;栽烟村委会1039个,比去年减少85个;在50个乡(镇)、98个村委会规划了80万亩优质烟生产区,调出多年未栽烟的25.2万亩水田支持轮作,轮作面积104.5万亩,占移栽面积的80%,比2003年提高了7.3个百分点。烤烟大田面积100亩以上的连片数4494片,共108.4万亩,种植集中度比往年有了较大提高,基本杜绝了零星种植,为优质烟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两年的择优布局,曲靖烤烟生产计划逐步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生产水平和种烟积极性较高的地方倾斜。
 
   2005年,曲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云南省局(公司)关于建立基本烟田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的精神,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促进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全市基本烟田建设规划,即:按园区化的标准,每年建设优质烟叶生产园区60万亩,用5年时间完成300万亩基本烟田的园区化建设,最终使优质烟生产园区达到生态条件适宜、耕地质量优良、烟水配套、能够满足优质烟生产的要求。
 
    为了把规划落实好,他们在年初即作出重大调整,确定60个乡(镇)、100个村的100万亩土地为优质烟生产区,安排30万亩田烟支持轮作,全市3000亩以下的乡(镇)、500亩以下的村不再种烟,100万亩优质烟最小连片面积不能低于100亩,百分之百实行轮作,其余30万亩烟田轮作面积必须达80%以上,最小连片面积不能低于50亩。
 
    他们还把种烟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与烟水工程、烤房、烟区道路等基础设施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有利于建设以烟为主的现代园区生产基地,形成优质适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烟叶生产体系,满足烤烟生产的质量要求。
 
秘诀之3:创造新模式 陆良是曲靖烤烟生产的一面旗帜,曾在全市创造了许多新方法、新经验。笔者到陆良县采访时,问县烟草公司分管烤烟生产的副经理卢振华:“你认为陆良烟叶生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卢振华立即回答:“年年有创新,年年有亮点,这就是陆良最大的特点。”
 
    其实,勇于开拓,创新求变,不仅是陆良的特点,也是整个曲靖烤烟生产快速发展的特点。2003年工商分开后,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本着精简高效和扁平化管理的原则,快速完成了机构组建,并抽调精兵强将到烤烟生产管理岗位。 全系统3300多名干部职工以振兴曲靖烤烟事业为已任,加大科技兴烟力度,烤烟生产呈现了“三个进步”、“三个突破”的良好态势。
 
    “三个进步”:一是区域化布局和烤烟轮作有所进步;二是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有所进步;三是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取得实质性进步。
 
    “三个突破”:漂浮育苗技术推广实现了突破。全市漂浮育苗8.41亿株,移栽大田面积72.62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59.04%,同比增长了40%。烟叶成熟度实现了突破。全市大田生产期在120天以上的烟地99.4万亩,占总面积的80.82%。“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实现了突破。入库烟叶质量综合合格率达83.6%,受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局(公司)的好评。
 
    2004年,曲靖加快创新步伐,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总结近年来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创新并全面推行以“技术服务到田、烘烤指导到炉、预检把关到包、信誉评价到户、质量管理到组”为主要内容,以“组织指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经济考核体系”为重点支撑,以万名烤烟科技员为载体的“曲靖优质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简称QTP模式),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50个乡(镇)的80万亩优质烟及与德孟公司技贸合作的8万亩优质烟为突破口,切实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带动烤烟生产上台阶、上水平。
 
    与此同时,他们还创新了“集中育苗、统一管理、村组经营、以苗养苗”的商品化育苗管理模式和“统筹规划、建管结合、以水养水”的水浇地建管模式,采用薄盘直播漂浮育苗技术,全面推行并完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和“初烟全封闭二次密码验级入库管理模式”。烤烟调拨销售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市场开拓、统一合同签订、统一复烤加工、统一调拨计划、统一调拨价格、统一结算账户。烟叶收购期间,运作资金25亿元,首次实现了“零贷款”收购。
 
    机制创新使曲烟人更加懂得科学管理的真谛。2005年,党政一班人决定积极稳妥地启动定岗定员、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深层次上解决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打造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管理。
 
秘诀之4:提供新服务 种好烟,离不开烟农。40多万户烟农是曲靖烤烟生产发展的生力军。怎样提高烟农的科技素质,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曲靖烤烟的前途和命运。
 
    多年来,曲靖在生产政策、物资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粮烟比价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种烟的积极性。为此,曲靖市烟草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诚信务实的意识,维护烟农的根本利益。他们把烟农看作公司的编外职工,当亲人一样对待,从政策措施、资金物资、农田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方面切实加强服务,并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烟农的积极性。他们2003年在全市推行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2004年创新并全面推行的“曲靖优质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工作,充分体现了对烟农服务的新思想、新观念。
 
      宣威市来宾镇朱屯村委会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民增收的渠道较多,过去每年种烟300多亩,土地大量闲置。2004年,烟草公司在朱屯村委会建起烤烟科技示范园,投资兴建排灌沟渠13000多米,机耕道路6000多米,铺设灌桩管道5000多米,打机井两口,建烤房71座,并从杨柳、双河等地引进10个种烟大户,承包烟田900余亩,动员当地的6个大户租地种烟,辐射带动烤烟生产。朱屯村委会的种烟面积迅速扩大到2700多亩,并与相邻的河东村委会形成1000多亩的连片,总面积达3200亩。
 
    为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掌握技术、增加收入,烟草公司派出科技人员和招聘的烤烟科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烟农家中指导生产收购,并为种烟大户和没有烤房的烟农无偿提供烤房和服务。烘烤期间,宣威市烟草公司生产科技术员刘兴和两个月一直在下面蹲点,挨家挨户指导烟农科学烘烤,受到了烟农的称赞。
 
    通过烟草公司、各级政府和烟农的共同努力,2004年,宣威烤烟生产在全市名列全茅,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从田坝来朱屯承包150亩烤烟的种烟能手尹德江,亩产值达2000元,纯收入约15万元。就连初次承包200亩烤烟的当地种烟大户陈永元,纯收入也达到了12万元左右,其他330多个零星种植户总的纯收入达50多万元。
 
秘诀之5:探索新出路 作为全国最大的烟叶基地,曲靖烤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相对稳定的市场。但是,曲靖市烟草公司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生存发展,必须尽快缩短与美国、津巴布韦、巴西等烟叶生产先进国家的差距。
 
    1999年,曲靖便未雨绸缪,在陆良与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以下简称“菲莫公司”)进行了生产技术合作,开始了生产国际型优质烟叶的探索。
 
    基于双方发展的共同需要,菲莫公司欲扩展中国市场,向中国生产商灌输菲莫所需产品的价值观念,而曲靖方面则希望通过和国际大集团的合作,吸收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双方都非常重视“第一次接触”,菲莫公司派出以著名烟草专家史密斯为组长的农艺小组,专门负责合作事宜,农艺师奥托先生则长期驻扎在陆良,与中方一起工作。
 
   2000年,陆良县参照菲莫公司的技术标准,种植了2000亩国际型优质示范烟。2001年,陆良、罗平承担的2200亩国际型优质烟叶,经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家田间评审,名列全国6省9点第一名。2002年,2000亩国际型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经国家局评比,又荣获全国11个省17个点的第二名。据菲莫公司的评价,陆良烟叶的农药残留量等非烟物质均在允许指标之内,烟叶质量被评为亚洲地区最高级别的四星级。
 
    按照国际惯例,为保证烟叶产品能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菲莫公司不直接与生产商发生商业贸易往来。2002年12月,美国的德孟公司在云南省烟叶进出口公司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曲靖陆良,表达了合作意向。2003年,陆良县烟草公司按照GAP质量管理模式,正式与德孟公司开展技术贸易合作,合作面积2650亩。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收购烟叶417吨,由德孟公司全部买进。
 
    2004年2月,德孟公司与曲靖市烟草公司协商,合作范围扩大到陆良、师宗、罗平、马龙4个县的11个乡镇,合作面积达8.23万亩。合作期间,德孟公司邀请菲莫公司、英美公司、日本帝国烟草公司的专家先后来曲靖视察评估。专家们深入烟田和烟农家中,看到了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的优质烟叶,高度称赞曲靖的烟叶质量,对合作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在英美公司全球SRP测评中,陆良居前五名。
 
    2004年,陆良还按照生产欧洲型烟叶的要求,与德孟公司在芳华镇的芳华村、小百户的炒铁村各搞50亩试点,以此辐射4000亩烤烟,统一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开展生产欧洲型烟叶的试验。
 
    曲靖市烟草公司通过和菲莫、德孟公司的技术、技贸合作,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窗口,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市场所需产品的了解,以及生产这种产品必须遵循的规则、应用的技术。同时,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他们逐步树立了GAP管理理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提高烟农素质,注重对环境和生产人员的保护,注重对农药、烟用物资及非烟物质的合理运用控制,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条走向国际市场、带动曲靖烤烟生产水平整体提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秘诀之6:寻求新提升 曲靖烤烟生产一直在追求新的突破。2004年,全市紧紧围绕“三年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型优质烟”的奋斗目标,坚持科技兴烟,推动了全市烤烟水平的整体提升。曲靖市市长李培在2005年烤烟工作会议上把它概括为“九新九提高”:
 
    一是发展优质烟的认识有新进步,可持续发展意识有所提高。进一步统一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营造了加快烤烟生产发展步伐、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良好氛围,烟叶可持续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
 
    二是组织管理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近年来优质烟开发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曲靖优质烟生产管理模式。狠抓基层干部、烟草职工和烤烟科技员队伍建设,在全市招聘9540名烤烟科技员,为农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是择优布局有新进展,规模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筛选了50个乡(镇)、98个村委会种植80万亩优质烤烟,辐射带动全市烤烟生产。积极扶持种烟能手,发展了一批种烟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大户,种植集中度明显提高。
 
    四是田烟种植有新突破,轮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下决心调出25.2万亩水田支持轮作,全市轮作面积达104.5万亩,占移栽面积的80%,较上年增长了7.3个百分点。
 
    五是整地理墒工作有新进展,移栽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市4月25日整地理墒面积达60%,5月1日至15日移栽113.22万亩,5月17日移栽基本结束,移栽集中度为历年最好。
 
    六是技术创新有新亮点,政策技术措施到位率明显提高。创新了“集中育苗、统一管理、村组经营、以苗养苗”的商品化育苗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建管结合、以水养水”的水浇地建管模式,推行薄盘直播漂浮育苗技术,狠抓各项政策技术措施的落实。
 
    七是重点示范项目有新成绩,规范化栽培水平明显提高。基地烟长势良好;替代进口烟受到国家局检查组的肯定;省优质示范烟综合名列全省第一;与德孟技贸合作试点面积比上年增加了7万多亩,烟叶质量得到菲莫公司的高度评价,实现了主料烟出口的突破;各县(市)区严格按照规范化栽培的要求种植烤烟。
 
    八是烘烤工作有新突破,烟叶烘烤质量明显提高。烟草公司投资3242.5万元资金,相当于1998年至2003年6年烤房改造的总和,新建集群标准化烤房1269群、15695座,QJ2004型烤房99座,发挥180人的专职烘烤技术队伍的作用,烟叶烘烤损失较历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取得历史性突破。
 
    九是收购工作有新转变,等级纯度明显提高。烟叶收购工作呈现出“三高(聚约式烟叶收购运行效率高,烟叶收购纯度高,烟农交烟积极性高)、三稳(烟叶收购标准把握平稳,烟叶入库工作平稳,烟叶收购秩序平稳)、两快(烟叶收购进度快,烟叶销售工作快)”的特点。收购期比上年缩短了一个月,为历年最快。烟叶纯度好于往年,收购等级经国家局、云南省局抽检,综合合格率达81.92%,上等烟合格率达81.66%。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次次奉献,一次次升华;一步步积累,一番番跨越。执著开拓的曲烟人总是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躬行实践,奋力前行。我们相信,在烟草行业的重要调整时期,他们一定会浓墨重彩写下辉煌的一笔!
 
来源:中国烟草市场摘自《东方烟草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