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难题,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局(公司)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烟叶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固烟叶基础、加快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三大重点,以积极打造龙江中式卷烟“不可或缺”特色优质烟叶、推进全程机械化、建立产业综合体、推广粮烟轮作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多措并举,全力建设现代化烟草农业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寻找推动黑龙江烟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优答案”。
创新驱动推进综合体建设
近年来,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全面破解烟叶产业发展课题。
为探索解决“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的问题,牡丹江烟叶公司紧扣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生产组织方式、作业方式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综合体示范带动作用,为烟农长期稳定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四化同步”破解发展难题
2020年,牡丹江宁安市政府投资建设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在运行过程中,综合体通过实施“四化同步”,破解烟叶产业发展难题——
规模化种植。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他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与当地村委会集中签订为期8年的土地流转协议,实现3000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
专业化服务。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修建农机服务中心,组建各环节专业化服务队13支,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规模化促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绿色化生产。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烟叶生产方式,紧紧围绕植烟土壤保育、绿色高效植保、低碳精准烘烤等内容,推广55套烟夹、建设50座新能源烤房,持续深化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区域化、全程化、轻简化绿色防控新模式。
机械化作业。综合体内现有各环节机具、机械69台套,覆盖烟叶生产各环节,重点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达100%,亩均用工从16个降至9.46个,种烟成本每亩可节约1158.7元。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如今,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已成为集烤烟种植、高效农业、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省领先的烟区产业综合体。
“育苗、起垄、移栽、田管、采烤、分级都能在这个园子里完成,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还有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帮忙,实在是太省心了。”综合体内烟农谢云智高兴地说。
创新驱动作业方式转型
“有一段时间,综合体的发展后劲确实有些不足,我们认为再这样下去会打击烟农种烟的积极性。”说起综合体运行中遇到的发展瓶颈,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负责人刘洋介绍。
为此,牡丹江烟叶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发展转型的思路,并于2021年年底在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正式启动了智慧烟叶项目建设试点。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形成烟叶生产全链条、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工、商、研信息互联、资源共享。
“技术太先进了!智能设备、物联网、虫情监测、精准气象预报、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的集成应用,优化了烟叶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远程监管及溯源管理。”作为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的网格员,唐天宇很骄傲,“通过智慧烟叶‘驾驶舱’和手机App,无论我在哪儿都能看得到实时采集的数据及历史数据的统计信息,并且还能对75座大棚的瓜果蔬菜进行全方位监测。”
通过推进智慧烟叶、智慧烘烤、智能分级、智慧收购,综合运用“云大物移智”等先进信息技术,如今,综合体内实现了生产管理全过程精准管控,让数据多跑腿、让人少跑路,有效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
与此同时,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通过对烟叶烤房、育苗大棚闲置期的综合利用,以及在烟叶轮作期间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开展“烟叶+无土栽培绿色蔬菜”等特色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烟叶+非烟产业”总产值超过1400万元,累计为周边农户增收495万元,有效促进了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为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牡丹江烟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石岩烟区产业综合体的基础上,新建宁安军马场、林口朱家、东宁土城子、穆棱福禄4个产业综合体,落实烟叶种植面积4907亩,与85户烟叶种植户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由综合体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致富的烟区产业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推广“烟豆轮作”种植模式
2022年,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响应“稳粮扩豆”号召,发挥产业优势和大豆种植的政策优势,大力推广粮烟轮作、配套种植。他们因势利导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烟区家庭农场建设工作指南”,发挥烤烟家庭农场土地规模流转的优势,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开展烟豆轮作,推行“家庭农场+全程机械化”特色模式,为加快烟叶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秋收时节,绥化烟区烤烟家庭农场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农场里,大家都忙碌在烤烟挑选整理的各处现场;烟田中,各种机械正在有序开展烟叶采收、大豆脱粒等工作。烤烟家庭农场主杨孝臣已经种了二十多年烟,也琢磨了二十多年的“烟豆轮作”。“我是普通的农民,不会讲啥大道理,以我多年种烟经验来看,目前‘烟豆轮作’是我们本地烟农最好的选择。种大豆能改良土壤,再种烤烟,地就更有劲儿了。”杨孝臣说“,烟豆轮作”让种地和养地相结合,土地变肥了,庄稼收成好了,烟农们的腰包更鼓了,烟叶和大豆的轮作组合简直就是“绝配”。
说起多年来“烟豆轮作”的实践探索,绥化烟区网格烟技员刘国辉认为,烟茬种大豆产量高、品质好,上秋就有人主动上门收,根本不愁卖;豆茬种烟,肥力足、烟质好,能多卖钱,前期整地还省工、省时,节约了烟农种植成本。今年,杨孝臣的家庭农场种植烤烟160亩、大豆450亩,烟叶质量好,综合收益近133万元,实现了“双合同、双订单、双促进、双提高”。
近年来,为稳固烟叶发展基础,绥化烟区充分发挥土地平坦、宜机化水平高、户均面积大的地域优势,结合产区近年来打造家庭农场稳步推进的实际,在优化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通过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业,逐步形成了“家庭农场+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加快了烟叶生产模式转型升级步伐。目前,绥化烟区已建成家庭农场5户,具有符合家庭农场发展条件的39户。通过烤烟家庭农场生产模式的推广,该烟区在降本、减工、增效方面有明显提升,亩用工已由19个降到如今的12个。
日前,黑龙江省局(公司)依据“黑龙江省烟区家庭农场建设工作指南”,围绕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专业化作业、政策支持、非烟产业发展五个方面,对全省家庭农场建设工作进行了验收评估,10个烤烟种植家庭农场顺利通过验收。与普通种植户相比,这10个家庭农场亩收入提高近120元,亩用工成本减少近400元。值得一提的是,绥化烟区张迎文的家庭农场通过验收后,率先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注册,取得了营业执照。
在黑龙江烟区,“烟豆轮作”的种植模式既稳住了烟农的“钱袋子”,又保护了国家的“粮袋子”,不但拓展了烟农增收空间、稳定了种植规模和烟农队伍,也为保护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在家庭农场和“烟豆轮作”的实践探索中,这片黑土地正焕发着新的活力。
多措并举稳产增收
近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烟区各烟叶收购站,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正在交售烟叶的烟农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近年来,牡丹江烟叶公司紧紧依托行业产业优势,自觉服从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因地制宜处理好基本烟田与基本农田、烟叶产业与粮经作物、烟农增收与乡村振兴三方面关系,持续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协同 稳固产业基础
围绕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牡丹江烟叶公司与牡丹江市乡村振兴局多次召开座谈会,把烟叶作为特色产业纳入《牡丹江市乡村振兴产业与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以稳固烟叶产业基础、促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牡丹江烟区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出台基本烟田保护政策,划定基本烟田32万亩,出台烟叶发展扶持政策32项、相关文件22份,进一步强化基本烟田保护与高效利用。同时,为妥善处理烟叶产业与粮经作物关系,烟区进一步完善轮作制度,统筹烟叶与玉米、大豆轮耕轮作,今年共落实“烤烟+大豆”轮作6402亩,有力推进烟粮产业协同发展。
“基本烟田轮作的主要是玉米和大豆,这不仅可以让烟农获得收益,而且为第二年烟叶种植提供了较好的茬口。”牡丹江烟叶公司宁安分公司生产经理朱富国介绍。
为真正做到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牡丹江烟叶公司聚焦政府政策惠农、行业补贴惠农、企业服务惠农,在争取相关政策的同时,持续提升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精准性,落实产前投入补贴,有效保障烟农收益。同时,积极研究落实2023年补贴政策,帮助烟农消除种烟后顾之忧;沟通协调政府和第三方保险机构,为烟农提供低息贷款和相关补贴,做好烟叶灾害救助工作。此外,为进一步强化烟农生产服务,牡丹江烟叶公司持续推动“我为烟农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285支,搭建“烟农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烟农烟叶生产各环节用工提供了优质服务。
降低强度 拓宽增收渠道
“你瞧,这台机器可真是帮了我大忙啦!”前不久,看着料斗式大型采收机四垄同时高效作业,宁安市烟农李兴海不由感叹道。
为进一步减工降本,解决烟农雇工难、雇工贵、无人雇的问题,牡丹江烟区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全程机械化。随着宁安分公司成功改造中耕打孔揭膜一体机、新型培土机,林口分公司研发三垄覆膜机、三垄刨埯机,勃利分公司双行液压可调式覆膜机、牵引式三行烟田揭膜机投入使用,以及宝清分公司成功研发智慧型起垄机械,产区烟叶生产作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
“机械化作业的大面积覆盖,使得现在平均每亩用工从16个降到了10个以下,每亩种烟成本节约1000多元,一个千亩产业综合体至少可以降低成本100万!”牡丹江烟叶公司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唐婷婷介绍。
近几年,牡丹江烟叶公司以“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为目标,合理利用烟用基础设施的闲置期,探索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烟农增收渠道。
育苗设施闲置时,从最开始的西瓜、香瓜等传统棚内作物,到现在种植葡萄、辣椒、香菜、茄子、豆角、白菜……各分公司积极组织开展水果、蔬菜种植。
“我们主要利用密集烤房开展黑木耳菌袋培育以及其他粮经作物的烘干,现在菌袋培育已经成为促农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东宁分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人陈页磊介绍。
与此同时,牡丹江烟区还大力发展养殖业,拓宽烟农副业选择;开展烟蚜茧蜂繁放工作,实施绿色防控,帮助烟农降本增收;在育苗设施内种植反季作物时雇用烟农,组织烟农参加育苗等季节性烟叶生产工作,以此增加烟农多元收入……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牡丹江烟区多元化经营总产值就达48.85万元,净收入29.96万元。通过全面开展烟农多元化增收工作,2019年至2021年,“烟叶+非烟产业”累计带动烟农增收2788.81万元,年均增收10%以上。
下一步,牡丹江烟叶公司将继续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强化多方合作,深入推动“烟叶+非烟产业”融合发展,横向拓展主业、延伸产业,纵向布局烟后、轮作产业,构筑烟叶全产业链,不断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促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